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fo繞過滴滴,質押單車向阿里借款17.7億補血

Ofo繞過滴滴,質押單車向阿里借款17.7億補血

傳聞許久的Ofo小黃車融資消息終於落地,只是方式有些出乎意料。

Ofo小黃車通過動產抵押向阿里借款17.7億元,這距Ofo小黃車上一次超7億美元融資時隔8個月。

前所未有的擴張速度並未將共享單車推入合併快車道,伴隨多方巨頭的交叉入局和錯綜複雜的資本架構,讓兩家企業一次次陷入合併僵局。如今看來,阿里的再一次加碼再增合併變數,與此同時也讓阿里、滴滴與Ofo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微妙。

誰的Ofo?

記者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發現,Ofo已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先後兩次將其資產共享單車作為抵押物,換取了阿里巴巴共計17.6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工商信息顯示,ofo兩筆動產抵押的交易主體均為「上海奧佛合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戴威,唯一股東為「OFO(HK)Limited」。

第一筆抵押發生於2018年2月5日,上海奧佛合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將位於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四地的共計444.75萬輛自行車作為資產,抵押給了「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債權數額為5億元人民幣。資料顯示,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螞蟻金服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螞蟻金服CEO井賢棟。

第二筆動產抵押發生於7天後的2月12日,上海奧佛合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將未確定具體數量的共享自行車抵押給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浙江天貓」),債權數額為12.66億元人民幣。

雖然對於這一金額,Ofo小黃車方面向第一財經表示不予置評,但根據以往披露的單車投放數量粗略統計,Ofo基本抵押了目前運營的所有單車。

以共享單車來抵押融資實屬罕見。那麼,Ofo為何選擇動產抵押的方式進行融資?有媒體報道稱,用自行車作抵押融資是無奈之舉,原因在於,Ofo的主要股東之一滴滴拒絕簽字,使得阿里和Ofo的投資事宜一直處於擱淺狀態,阿里方面只能通過貸款方式馳援。

滴滴與Ofo的隔閡也由來已久,滴滴一直希望將Ofo融入自己的大出行版圖之中,變為滴滴業務的一部分。而以戴威為首的創始團隊則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能夠獨立發展。

伴隨滴滴派駐高管的集體「休假」,滴滴則開始重新謀劃自己在共享單車的布局。收購小藍單車,全面接管小藍單車的運營。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在成都上線,同時滴滴共享單車平台也上線。據悉滴滴內部還成立了代號為「黑馬」的事業部,在杭州內測共享電單車,這些項目也是Ofo一直在內部嘗試的項目。

有觀點認為Ofo向阿里抵押借款是希望脅迫滴滴退出,若Ofo經營不善進行破產清算,阿里可以通過債權優先權清算拿走Ofo旗下所有共享單車,留給滴滴的則是一堆爛攤子。

不容置疑和滴滴一樣,阿里同樣對大出行和移動支付有著自己的野心。阿里曾兩次投資Ofo,螞蟻金服2017年4月戰略投資Ofo,7月阿里巴巴領投Ofo的E輪融資。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雖然阿里兩次投資Ofo,但投資偏後期,並沒掌握控制權,這也是阿里投資哈羅單車的原因之一。」

阿里依舊想要在共享單車領域尋找到一枚具備控制權且能與騰訊抗衡的棋子,質押單車Ofo借款補血,則讓阿里和滴滴的矛盾擺到了明面。

價格戰中止

新年過後,不少共享單車用戶已經發現,摩拜和Ofo小黃車不約而同地停止了價格戰。

從現在的APP上可看到,Ofo關閉了1元月卡購買通道,包月卡的價格上調到了20元,摩拜單車的月卡也從每月2元、4元、5元、10元恢復到了20元,包年240元。對於此次價格調整,雙方企業告訴第一財經「只是限時折扣取消,恢復原有服務價格」。

雙方不約而同選擇在同一時間結束價格戰,也意味著長期燒錢大戰需要告一段落。一方面,雙寡頭格局已經清晰,根據極光大數據,Ofo小黃車2017年12月MAU(月活躍用戶數)為2693萬人,摩拜單車為2378.2萬人,兩家佔據了共享單車超過80%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從去年開始,押金管理也一直在趨嚴,據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向第一財經透露,交通運輸部和銀監會等有關部門已經前往共享單車企業進行調研,並將制定針對押金和預付金的監管辦法。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再次提及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押金難退等現存問題,這也意味著共享單車企業必須擺脫依靠押金運營的狀態。

監管、融資和後期運維作用下,要想在僵局中勝出,共享單車必須開始嘗試有效的盈利方式,而這似乎是一場更難的戰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供給進一步收縮,支撐這個行業利潤大幅增長!
央行:希望歐盟當局重新考慮設立中間母公司的相關要求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