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區塊鏈炒作過度已成為「兩會」委員和代表們的共識

區塊鏈炒作過度已成為「兩會」委員和代表們的共識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日3月5日上午9時開幕,2018年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對區塊鏈隻字未提,而「兩會」委員和代表們則普遍認為,目前區塊鏈技術虛火旺盛,炒作過度,數字貨幣具有風險。

部分互聯網行業的「兩會」代表委員自嘲,區塊鏈技術誕生之後,自身已屬於「古典互聯網」。雖然他們大多肯定區塊鏈技術有一定價值,但亦表示區塊鏈技術處於早期,區塊鏈炒作過度成為一眾互聯網行業知名委員代表的共識。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均表示區塊鏈技術尚處於早期,其熱度與技術現狀並不匹配。

馬化騰在會前媒體溝通會上稱:「我們在積極探索在各個場景的運用,但目前還在發展的早期,大家還在盯著數字貨幣。」他並稱,虛擬貨幣風險較高。「現在雖然很熱,但是我們並沒有參與其中。我們不考慮發幣,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李彥宏在接受《證券時報》採訪時表示,區塊鏈技術非常具有革命性,但現在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目前各個層面正研究怎麼跟現有的百度產品結合。

全國政協委員、網易CEO丁磊也認為區塊鏈技術炒作過度:「現在感覺區塊鏈存在過度炒作的情況,技術本身沒有壞處,只是不要借技術名義和噱頭來進行炒作,而應該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結合。」

全國政協委員、360董事長周鴻禕,全國人大代表、58集團CEO姚勁波則較為一致地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除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尚無較好的落地應用。

周鴻禕稱:「現在區塊鏈這麼熱,還沒看到什麼非用不可得場景,唯一就是比特幣。」姚勁波表示:「到目前為止區塊鏈只跑通了一個服務,就是發幣。但這個服務被太多人濫用。」

對於一項技術來說,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往往意味著正式被納入頂層設計,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回顧「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關鍵詞,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新興技術,往往是較為成熟後,才獲得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待遇。

比如,「大數據」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2014年、「互聯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2015年。「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都已經歷一輪項目落地。

2017年「兩會」,「加快人工智慧等技術研發和轉化」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內容之一。彼時,百度、騰訊均已有較為成熟的落地項目,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阿爾法狗也正連續擊敗人類棋手。《人民日報》曾發文評論稱:「它終於走到了從科技研發到行業應用的臨界點,蓄勢待發。」

對於尚無成熟落地項目的區塊鏈技術,要想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尚「路漫漫其修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戴爾不做電腦跨界做珠寶,你想不想戴?
馬斯克告別OpenAI,還撒了幾百萬元的以太幣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