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之十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之十

…… ……

碑文(37)

(萬)物斯覩 ,功高大

舜,勤深伯禹,絕

後光(殘缺)前,登三邁

五。握機蹈矩,乃

↑↑覩:古同「睹」【書法】古代碑帖大多寫作「覩」。偶有寫作「睹」 如蘇孝慈墓誌,趙孟頫洛神賦。

↑↑髙: 簡化字「高」。古時指台觀類建築。【書法】上面的「口」本不是「口」字,隸書字體變扁,兩豎變短,演變成口。魏碑唐楷依古。

(見本帖拓片:4、23、37、46)

↑↑舜:【書法】頭部的兩種寫法,交替見於各種碑帖。兩種寫法都是因為形變與古字差別較大,無法判斷正確與否。

大舜:對 舜 的尊稱。

↑↑勤:【書法】古時書寫,左側上多寫成「艹」下寫成「土」,各少一橫。魏碑下多「心」字

伯禹:即夏禹 。禹代鯀為崇伯 ,入為天子司空,以其伯爵,故稱伯禹。

↑↑絕:【書法】右側「色」,古時多寫作「刀」頭下加「巳」的寫法。

光:空,盡。

登:上,加,勝於。

三:指傳說中的三皇。

邁: 簡化字「邁」。 超過。

五:指傳說中的五帝。

機: 簡化字「機」。

握機:掌握天下的權柄。《後漢書·祭祀志上》:「昔在帝堯 ,聰明密微,讓與舜庶,後裔握機。」

蹈矩:遵守禮法。

碑文(38)

(乃)聖乃神,武克禍

亂,文懷遠人。書(殘缺)

契未紀,開闢不

臣。冠(殘缺)冕並襲,琛

乃:既,又。

↑↑聖: 簡化字「聖」。 【書法】「聖,聖」兩個字古時不同意。但意思接近,混用, 「聖」拜祭土神,「聖」更接近現在的意思,所以常見碑帖大多數用 「聖」。依據隸書篆書結構看,「聖」下面並非「王」字。

(見本帖拓片:14、19、21、28、32、38)

↑↑禍:【書法】早期演變模糊,從比較接近今字的戰國包山楚簡看,隸變的過程中,部分筆畫位置定位不同,造成了不同寫法。右側的兩筆有時是「人」,有時是「十」,有時是橫折,有時在上,有時在下。下面的「口」不變,直到今字取消。

↑↑亂:簡化字「亂」。【書法】左側「冂 」內「厶」下或寫成「寸」(見於隸書),或寫成「廾」,或寫成「又」。

↑↑懷:簡化字「懷」。【書法】從早期篆書來看,右側下部不是「衣」而是被簡化成的「一」和 「衣」 的下一半,而上面的「十」才是 「衣」 的上一半。而那多出來的「一」是由一豎和兩邊個兩點簡化而來。

(見本帖碑文拓片:9、21、33、38)

↑↑遠:簡化字「遠」。【書法】小篆寫法,中間是「口」。隸變之後均寫成「厶」。有將下筆撇延伸取代 「厶」 的點,有的乾脆 將「厶」 只寫成一撇。

(見本帖碑文拓片:9、11、38)

↑↑契:【書法】下面將「大」,寫成「廾」,應該是沿襲魏碑寫法。

開闢不臣:開天闢地或指有記載以來未曾向中國臣服的。

冕:【書法】上面並非「日」,而是帽子形狀。

↑↑並:同「並」。挨著,連著。【書法】注意「並」和「並」二字都較早出現,從字形上看「並」意為並行,有動作意味。「並」意為並立強調狀態,或寫成「竝」。今皆用「並」。

(見本帖碑文拓片:10、38)

↑↑襲:簡化字「襲」。本意指龍(蛇)蛻之皮,後指死者穿的衣服。再引申為多層衣服,層層疊疊等意。此處指層疊。【書法】「衣」縮小右移,上面簡化成「巳」。都是寫法上的變化。帛書,魏碑,楷書多使用。

琛:珍寶。

碑文(39)

(琛)贄咸陳。大道無

名,上德不德,玄

功潛運, 幾深莫

測。鑿井而飲,耕

贄:簡化字「贄」。古時初次拜見尊長所送的禮物。【書法】目前只看到歐陽詢將 「贄」 上「執」左側的「幸」寫成「圭」。

△上為乙瑛碑,下為張遷碑

↑↑無: 簡化字「無」。【書法】「無,無」兩個字古時不同意。「無」字意早失不用,所以所見大多為「無」, 「無」只做 「無」的簡化字。也偶有混用如張遷碑,乙瑛碑,魏碑。其中馬王堆帛書中多用「無」,楷書多用「無」。

(見本帖拓片:7、19、21、39、40、43、44)

↑↑徳:【書法】右側從「直」從「心」,「直」在周時加下面豎彎,後演變成橫,「德」字則保持了古「直」字的寫法,到了漢朝晚期說文解字採用帶下橫的「直」,漢隸中還是沒有短橫的「徳」。後期楷書也多採用沒有短橫的「徳」。而德的異體字很多比較接近的有:??徳恴悳惪。

(見本帖拓片:9、29、34、39、41)

↑↑潛:【書法】資料不全,無法考證,幾種寫法,僅供參考。

運:簡化字「運」。

(見本帖拓片:36、39)

幾: 簡化字「幾」。此處通「機」(機)玄機,玄妙,樞紐。

↑↑鑿:簡化字「鑿」。【書法】鑿字上部左側寫法,從篆隸的結構上看,顏真卿的寫法更合規矩。

飲:簡化字「飲」。

碑文(40)

(耕)田而食,靡謝天

功,安知帝力。上

天之載,無臭無

聲。萬類資(殘缺)始,品

靡:不,無。

載: 簡化字「載」。承載,施行。此處指大道之運行。

△上為乙瑛碑,下為張遷碑

↑↑無: 簡化字「無」。【書法】「無,無」兩個字古時不同意。「無」字意早失不用,所以所見大多為「無」, 「無」只做 「無」的簡化字。也偶有混用如張遷碑,乙瑛碑,魏碑。其中馬王堆帛書中多用「無」,楷書多用「無」。

(見本帖拓片:7、19、21、39、40、43、44)

聲: 簡化字「聲」。

↑↑萬: 簡化字「萬」。【書法】萬,萬古時本來是兩個字。萬,本意是蠍子。「萬」字型待考(一說萬是「卐」字元演化而來,表示無窮盡。)魏晉時開始用「萬」替代「萬」,但楷書大多寫作「萬」,魏碑中多寫作「萬」。

(見本帖拓片:26、29、36、40)

↑↑類: 簡化字「類」。【書法】左側下方應為「犬」,隸書變化導致筆畫位置變化,形態模糊,魏碑楷書多吳寫作「分」。

資:依賴

始:生長,生存。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每篇整理碑文拓片四頁,共計十二篇,另有譯文參考及拓片簡述兩篇。共計十四篇。

《九成宮醴泉銘》之十

《九成宮醴泉銘》之十一

《九成宮醴泉銘》之十二

《九成宮醴泉銘》全文及參考譯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乙自學堂 的精彩文章:

堅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華夏,東西二京

TAG:小乙自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