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庭教育中的父親

家庭教育中的父親

GIF

——讀王朔《致女兒書》

讀王朔的《致女兒書》,讓我看到一個中國過去式的父親,還有一個備受這種父性慣性影響下的想要表達愛又不知如何表達愛的父親。

他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讓我想起早年看過的他的印象極其深刻的《看上去很美》這部小說。之所以想起這部小說,是因為它描寫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以及這中生活對孩子未來這麼大的影響,讓人觸目驚心,不得不令我反思自己是不是那書裡面的那樣的老師,對照來對照去,幸虧自己不是。不然那種痛疚的心理難以泯滅。

首先就是控制自己的生理反應,依照一個嚴格的時間表進行每天的活動。對於孩子而言,突然拉了褲子,就崩潰了,剛剛獲得的一些做人的信心蕩然無存。雖然那只是書中的一個世界,或者是作者童年時代的一個陰影,但對照現在幼兒園的周圍,我是否有所改觀我沒有什麼信心。孩子依然是上課不能大小便,龐大的孩子群讓老師和孩子不得不遵守一些蠻橫的所謂的規則。有制度的背景,亦有教師自身的原因。對待一個拉褲子的孩子我們的神態應該是寬慰的、溫柔的或者是忽視這個行為的喜悅的,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人在人之初,誰都有這樣的時候,訓斥和呵止帶來的只有行為的強化或進一步惡化。

在書中,一個父親對女兒的心是真誠的、柔弱的、期盼著的,但不管如何,正如作者所說:很多有過家庭破裂經歷的人說,大了孩子都會理解的。我相信。我一點都不懷疑一個孩子將來充分觀察過人性的黑暗後,會心生憐憫,寬大對待那些傷過自己的人。那是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完善,孩子可以驅散任何罩在自己身上的陰影但那還是陰影。在黑暗中欠下的就是黑暗的,天使一般如你也不能把它變成光明。理解的力量是有限的,處於善良止於善良。沒人會因為別人的理解變回清白,懺悔也不能使時光倒流,對許多人來說,連安慰的效果也沒有。

在一個孩子的幼年時代(當然不僅僅在這個時代,而是在孩子的所有的成長階段),父母親是必須在場的,孩子需要有家的感覺。那樣的孩子才懂得溫暖和愛。不然孩子就會得諸如作者所說的皮膚饑渴症,或冷漠或茫然。很多父母言稱,現在的拚命是為了孩子更好的將來,什麼才是更好的將來呢?失去的永遠都追不回來,尤其是逝去的溫暖光陰。作者說,你從沒有對孩子愛的任何付出,你又何來期待孩子的愛呢?孩子很多成長中的時刻父母都不該錯過,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

父親,是一種陌生的稱謂?作者說,我最恨的就是大人不能理解小孩的友誼,把小孩貼上標籤互相隔離,自己家孩子是純潔的羔羊,別人家孩子都是教唆犯。挑撥孩子的關係真卑鄙。再有就是有感恩,要感恩戴德,對父母。多少年來,似乎並沒有多少改變,更有一種愈演愈烈的趨勢。一個父親為孩子端尿把屎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更不談一個父親和孩子平等地親密相處了。這或許是一種中國式的慣性父子關係?亦或是一種中國式家庭教養方式的遺傳?父親的形象就是時不時地和孩子打鬧打鬧,買個什麼玩具或吃的東西(這就算很慈愛了),或者是嚴肅地談談什麼學習要求和人生之道,或者就是人生之路的規划了。孩子的什麼遊戲、吵鬧、煩惱和感受,小事之事了!更就不談洗涮、生理和心理了。父親似乎就是高高在上的,下來了就不神聖啦?父親似乎就該是事業型的,兼顧家庭和孩子,不就婆婆媽媽啦?中國式的父親都是如此,威嚴很重要,尤其是對孩子的。

很多男人和女人都信奉男人先立業再成家。男人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別處。可當一個男人垂垂老已時才發現,人一生中忙忙碌碌,將最重要的東西永遠地丟失了。

很多時候,我們在那樣的家庭教養環境下長大,於是再在自己的家庭里時,又不知不覺地重蹈覆轍,難以抑制式的慣性行為。很多父親就是這樣。自己的父親那樣,於是做了父親也就不知不覺地如此。

更有中國式的父親似乎永遠是一個巨大的嬰兒,為什麼女人會給男孩子如此多的溺愛呢?哪怕在他們成家之後。離開母親的男人可能會獨立、果敢,一旦回歸到母親身邊,又會變成超大嬰兒,這是中國特有的現象?這就難怪男人不能擔當起父親的角色。因為這是獨立的、對他人潛心付出愛的過程。只是習慣了接受愛,還沒有學會付出愛,當然就不會做父親了。我想起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走》德國家庭里老人對待子女以及孫輩的那種明朗態度,老人也可以是獨立的,有獨立的人格,有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而不是捆綁在子女身上,象作者所說用控制第三代來控制第二代,或把第三代當成自己的精神寄託。不過在周圍這樣的現實環境之下,還是和老輩人分開住對孩子的教育來說比較適宜。陪子女走過成長,是父母應該的責任,不是老一輩人的。

剛剛昨天看一部瑞典的一部電影《最後的威脅》,十二年,多麼寶貴的孩子成長的十二年,父親和母親都得在場。電影里,那父親看著孩子的眼神:溫暖、疼愛、呵護、信任、堅定一一飽含在裡面,不是用言語能夠代替的虔誠和敬畏心意。

對孩子的愛,是一種在孩子成長時的陪伴和共同度過;對孩子的愛,是讓孩子擁有家的溫暖和呵護;對孩子的愛,是一種不期求任何回報的給予;對孩子的愛,就是一種理解、尊重……不過,最基本的,就是孩子需要父母實實在在的陪伴,和他們共同度過生命成長中的每一個時刻,直至他們能夠獨立地飛翔開去。

PS:舊文一篇,主要是回顧那些經典書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美霞 的精彩文章:

想不到名字的一天

TAG:高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