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自心靈、用音調錶達的思想是好的音樂

來自心靈、用音調錶達的思想是好的音樂

年齡越大,學得越多,我們將聽說更多關於經典音樂、經典藝術和經典書籍的知識。從一開始讓我們記住這一點,我們的責任之一是找出經典和非經典之間的不同之處。然後我們會有一個恰當的理解。一位英國藝術作家說:「經典流派的作家和畫家以自己的習慣、用最完美的方式寫下真實的東西。」

我們已經知道,來自心靈、用音調錶達的思想是好的音樂。另一方面,不是出自心靈、不用音調錶達的思想只能創作出不好的、一般的音樂。門德爾松在他的一封信中寫道,「如果我在創作一首曲子感覺就像它是從我的心靈噴涌而出一樣,我就完成了我的職責。」然而不論是用文字還是音調寫作思想,除了心靈的命令還要增加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對頭腦的訓練。做到這兩點,我們就能夠聰明地工作和判斷。

一個擁有非常純粹的思想和意圖,但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是不能夠為別人寫作的;受過一點教育的人只能進行部分正確的寫作。這會帶來一場最有趣的談話。讓我們試著把它變得清晰簡單一點。

我們能很容易想像一個真誠的、優秀的人,他既不會寫字也不會拼讀。幸運的是,近來幾乎所有年齡足夠大的人都會寫字和拼讀。我們會明白這個人可能擁有美好的思想——一個真正的詩人或藝術家的思想——但由於不會寫字也不會拼讀,他不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寫在紙上以便別人閱讀和學習。思想以這種方式被保存下來,製作成書籍,使人們獲益。

因此,對於我們談到的這個人來說,他需要得到某個知道怎麼寫作思想和拼寫辭彙的人的幫助。然後,他們會一起談論思想,選擇恰當的辭彙,組成樂句,並把所有的內容正確地搭配在一起,每位作家一定渴望使自己的寫作清楚明白。但更有可能的是,書寫者往往無法做到這些來令思想者滿意。這隻會有一個結果:擁有美好的思想的人會常常希望自己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學會寫字和拼讀。那麼他就可以自己完成這些事,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準確地把自己的思想展示給其他人。

現在很清楚的是,有些人可能擁有美好而有價值的思想但不知道怎麼把它們寫出來,另一些人可能擁有寫作的能力卻沒有值得保存的思想。顯然一個人必須同時擁有美好的思想和寫作思想的能力。

門德爾松的信件中的提到,一個作曲家要做的事就是在自己的心中找到想要說的東西,當我在讀這一段時,你有思考嗎?我們已經發現,那樣做是不夠的。為了說明門德爾松不害怕艱苦的工作,讓我們閱讀他另一封信的一小部分。[圖]門德爾松已經決定在德國工作來養活自己。「如果發現我做不到這點,那麼我一定前往倫敦或巴黎,那裡的生活更容易。我確實知道在哪裡我會更受尊敬,比在德國生活得更歡樂、更無拘無束,在哪裡你必須奮力向前、辛苦工作而且沒有休息——儘管如此,如果我能成功,我更喜歡後者。」

我們現在可以明白對於文字思考者和音調思考者來說都是一樣的。美好的思想和對它們恰當的寫作構成了經典。

從這個想法可以得出另一個想法,即:源自內心的思想得到了恰當的表達,以此創作的作品最經久不衰。更進一步的是,一個真理直通另一個真理。只有心存經典的人才能欣賞經典作品。他們的心靈一定擁有真實的感覺、溫柔的情感。甚至一個孩子也能擁有那樣的品質。他們一定將頭腦鍛煉得可以用最真誠、最好的方式表達思想。每個孩子都應當開始學習這麼做。因此我們看到一個孩子有可能稱得上經典。不論我們的能力如何,我們都永遠不能認為我們比其他人更好,更優越。一個人擁有的才華越多,他會受到越多的期待,承擔更大的職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越樂觀越幸運 的精彩文章:

TAG:越樂觀越幸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