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日洞見】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重溫他與鄧穎超的動人愛情故事!

【每日洞見】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重溫他與鄧穎超的動人愛情故事!

原標題:【每日洞見】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重溫他與鄧穎超的動人愛情故事!



今天,是周恩來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在此特殊日子即將到來之際,我們不妨來聊聊周總理的那些動人往事。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十二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你不是喜歡海棠花嗎?解放初期,你偶然看 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你住了二十六年了,我比你住得還長,現在已經是三十八年了。


——鄧穎超


上面這段文字出自當時已84歲高齡的鄧穎超之手。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廳海棠盛開之際,鄧穎超睹花思人,寫了這篇散文,題為《從西花廳海棠花憶起》,懷念逝去12年的周恩來。他們在「五四」運動中相識天津,並不是一見鍾情,卻在一生的相伴中逐漸積澱成深沉的愛。2006年,《三聯生活周刊》曾刊載了《周恩來和那個年代的感情》,文章根據曾經為總理工作服務了21年的趙煒的回憶,深情款款地追述了周恩來和鄧穎超的真摯深沉的革命愛情……



1、


情書:要做革命伴侶


「『那個戴鴨舌帽、穿西服、白皮鞋的就是周恩來』,有一次開學生大會,一個同學指著台上的周恩來告訴大姐。大姐說,喲,她當時就覺得周恩來長得很漂亮。」周恩來去世後,鄧穎超經常在與趙煒的閑聊中,講起她與周恩來當年的那些片斷。


周恩來與鄧穎超相識於「五四」運動。當時,從日本留學歸國的周恩來,在天津學生界已很有名氣;而在北洋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的鄧穎超,是「女界愛國同志會」的講演隊長,鄧穎超後來在文章中形容「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有趣的是,周恩來喜歡演話劇,而男生的學校沒有女生,所以他就扮演女生,而鄧穎超所在的學校沒有男生,她穿長袍馬褂、戴一頂禮帽,扮演男新聞記者,周恩來還指導她們演話劇。不過鄧穎超一直相信那時的周恩來把她看成小妹妹——那一年,她只有15歲。一年後,周恩來作為197名赴法勤工儉學的留學生中的一員前往巴黎,鄧穎超則到北京師大附小當了教員。兩人鴻雁往來,但仍沒有往那一方面想。「大姐說,『我知道他那時有一個女朋友,人長得比我漂亮。所以後來恩來跟我提出時,我根本就沒往那方面想』。」1923年,鄧穎超突然收到周恩來從法國寄來的一張明信片,在這張印有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畫像的明信片上,周恩來寫道:「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台。」1956年的一天,周恩來的侄女來訪,大家坐在客廳里聊天。侄女好奇地問起兩人當年的往事,周恩來坦誠相告,當年在法國的那個美麗的朋友,「對革命也很同情」,「但是,我覺得作為革命的終身伴侶她不合適」,在周恩來眼裡「堅持革命」的小超便成了終身伴侶的最佳人選。



2、


恩愛:特別喜愛她的大眼睛

1925年,他們在廣東結婚。鄧穎超後來告訴趙煒,結婚時,周恩來正好在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得知此事後,大家紛紛嚷著要他們請客,她和周恩來就請了兩桌,張治中、何應欽、鄧演達、陳賡、李富春與蔡暢等都來賀喜。張治中要鄧穎超介紹戀愛經過,「因為我個子矮,他們還讓我站在板凳上,當時恩來特別擔心,怕我應付不了。其實,我什麼也不怕,站在板凳上把我和恩來相識、相愛的經過從頭到尾講了一遍,還把恩來寫在明信片上的一首詩背了出來。」


在世俗的眼光里,鄧穎超的外貌似乎與有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周恩來有些差距,「鄧大姐經常說,『我們也沒有計較誰的長相,恩來長得比我漂亮,我長得並不漂亮。』」趙煒回憶,鄧穎超後來也告訴她,周恩來追求她的舉動「連我自己都有些納悶」,他們結婚後一直沒時間談到過當年相識的事情,直到解放後十幾年了,有一次閑聊,周恩來突然說:「還記得當年在天津開大會嗎?你第一個登台發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兩隻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鄧穎超後來說,她「理解恩來」,「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輩子從事革命工作,能經受得住革命的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的伴侶」。從這一點上講,為革命而挑選伴侶的周恩來被證明是有眼光的。



3、


遺憾:穎超曾經懷過兩胎


一次閑聊時鄧穎超跟趙煒提起了孩子這個話題。1925年結婚後不久,鄧大姐發現自己懷孕了,她當時是何香凝的秘書,一心一意要把工作做好,所以自己跑到街上買了一些中成藥,想把孩子偷偷打掉,結果一個人痛得在床上直打滾。周恩來知道此事後,發了很大的火,說:「你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是我們兩個人的後代,你應該跟我商量,這是我們兩個的大事,你為什麼不跟我商量?」鄧穎超告訴趙煒,她是第一次看到周總理髮那麼大的火,「現在想起來,我那時也是太輕率太幼稚了」。



沒多久,鄧穎超又懷上了第二個孩子,預產期在1927年3月,之前周恩來已赴上海工作,鄧穎超的母親來廣州陪她分娩。3月21日鄧穎超生產,但因為胎兒過大又是難產,生了三天三夜也沒生下來。最後醫生動用了產鉗把孩子夾了出來,嬰兒的頭顱受了傷,剛生下來就夭折了。此後,鄧穎超再沒有懷上過孩子。但鄧穎超的內心仍有做母親的渴望。解放後,鄧穎超曾化名到北京協和醫院請著名的婦科大夫林巧稚做過一次檢查,當時沒有認出總理夫人的林巧稚認為她不太可能再懷孕。在得知鄧穎超的真實身份後,林巧稚曾動員她做一次輸卵管疏通,以增加生育可能,但鄧穎超最終還是放棄了。


4、


訣別:輕輕吻了他的額頭

1975年11月,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手術的周恩來點名讓趙煒陪鄧穎超到醫院。跟鄧穎超進了病房,周恩來從被子里伸出手,「趙煒,咱倆握握手吧!」趙煒趕緊說自己手涼,不用握了,但周恩來卻很堅持地說,「要握」。趙煒伸過手去,周恩來輕輕地說了一句,「你要照顧好大姐。」



「(1976年)1月8日早上一上班,我打電話告訴醫院值班人員,說8點半鄧大姐吃早飯,上午先不去了,下午再去,然後問情況如何,對方告之還可以。但半個小時後,值班打電話來,語氣一連串的急促?押『趙煒,快來快來!不好了,不好了!』」趙煒一下子明白,最後的時刻已經到了。這時鄧穎超正在刷牙,問趙煒怎麼了。趙煒努力平靜地說打電話,要馬上到醫院去。鄧穎超匆匆前往,下汽車快步向病房走去。趙煒緊緊扶著她,怕她摔倒。兩人一推開病房的門,登時傻了眼,醫護人員、工作人員都站在旁邊哭。來遲了!沒來得及跟丈夫作最後告別的鄧穎超一下子倒在周恩來身上,邊哭邊喊,「恩來!恩來!」醫生仍在搶救。9點57分,監視器上畫出一條直線,總理走了。病房裡原本隱忍的哭聲頓時成了一片號啕,鄧穎超哆嗦著雙手摸著周恩來的面頰,輕輕地吻了一下他的額頭,無限哀傷地哭著:「恩來,你走了……」



鄧穎超與周恩來總理的遺體作最後的訣別


5、


周恩來侄女:


伯父的遺物我只有一件中山裝,幾支鉛筆


在2017年全國兩會的會議間隙,全國政協委員、周恩來最年幼的侄女周秉建向中國新聞社記者聊起了她與周恩來總理之間的一些往事。


資料圖:全國政協委員、周恩來侄女 周秉建


「周家孩子都很清楚,絕不能給伯父添麻煩」,周秉建告訴中新社記者,所以大家都很遵守西花廳的規矩。周恩來的遺物她只有一件穿了20多年的老中山裝和幾隻用過的紅藍鉛筆。「其他的沒敢要」,周秉建說,因為她知道這些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屬於國家的。


周秉建是周恩來最年幼的侄女。周恩來自己沒有子女,但對胞弟家的六個兄弟姊妹視如己出。周秉建在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進出西花廳(周恩來和其夫人鄧穎超生前工作處所和居室)。


已60多歲的周秉建笑聲爽朗。「從第一次進西花廳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不可以在伯父家追跑打鬧,這樣會打擾伯父工作」,周秉建說,「上學以後,就開始要求我們不可以對外透露和他的親屬關係。」


周恩來對自己的家人要求十分嚴格,讓他們跟北京的普通百姓一樣,住衚衕里的四合院,大人坐公交車上班,孩子們就近入學,不能搞「特殊化」。周秉建回憶說,自己夏天會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捉迷藏、跳房子,冬天要去副食店排隊買大白菜和土豆。



少年時代的周秉建與伯父夫婦合影


「伯父一直希望我們都能做普通勞動者,更希望家裡能有孩子去工廠當工人、去農場當農民」,周秉建說,所以自己初中畢業之後,就立刻報名去內蒙古插隊。


周秉建說,兩年半之後,她應徵入伍,回到北京,看望伯父。「沒想到他看到我之後第一句話就是『你能不能脫掉軍裝,回到內蒙古去』?」周秉建笑著說:「當時我一下子就懵了,沒敢吭聲。」雖然一時想不通,但是始終認為伯父講的話是有道理的,「我必須得回去」,周秉建說,於是只當了3個月的兵,她就回到了大草原。


就在這一年,周秉建的蒙語水平突飛猛進,騎馬、牧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真正在草原紮下根來。

對於家規,周秉建透露,周恩來確實有類似的要求,但並不是用文字來表述的,大都是以引導的方式告訴家人,他也不會用那種命令的語氣說話,周秉建說,成文的「十條家規」是後來人們總結出來的。


她還給記者講了個故事。三姐周秉宜之所以在當年高考時放棄報考中央美術學院,而選擇了中央工藝美院是因為伯父的一番話:我們國家的出口商品,因為包裝質量上不去,損失了很多外匯。「這話她一聽就明白了,二話不說就報考了工藝美院」,周秉建說。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總是把國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周秉建告訴記者,從小學時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五四時期的「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從法國勤工儉學時的「我認定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伯父的一生都在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嘔心瀝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知行 的精彩文章:

【每日洞見】做人,贏在格局輸在計較;做事,贏在人品輸在「聰明」 !
【家族簡史07】摩根家族:世界頭號金融大亨!(下篇)

TAG:洞見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