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輯佚家都得是雜家

古代輯佚家都得是雜家

原標題:古代輯佚家都得是雜家



在古籍的研究和整理工作中,從現存文獻輯錄已經散佚的文獻,以求完全或部分恢復散佚文獻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簡稱輯佚,古人也常用「鉤沉」一詞指代輯佚工作。

我國有極為輝煌的文化史,彙集前人智慧結晶的古代典籍十分豐富,而在歷史上,古代典籍文獻受到戰亂、水淹、火災、蟲蛀鼠咬等厄運,散佚數量巨大,以致當年《四庫全書總目》的編纂者有著「隋以前遺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的感慨。


可以這樣說,古代典籍的散佚和後世對文獻的輯佚是一對「孿生兄弟」,歷朝歷代,總有「憫今世學者不見古籍,乃徧(同『遍』)校唐以前諸儒撰述」的輯佚工作者,歷盡心血輯佚亡佚典籍。


輯佚工作者必是精通古籍之人。雖然典籍本身已經亡佚,但仍有零星片段曾經被別的文人引用,從而散存於其他典籍中,輯佚者將其他典籍中有關這本古書的資料搜集起來,重新編輯整理,以求最大限度地恢復亡佚古書的原貌。


輯佚古書的工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文人開始著手進行,但遺憾的是,這一時期的輯佚工作者缺乏辨偽知識,輯佚作品的水平較低,無法和後世從事該項工作的學者相提並論。中國較早從事輯佚工作的是南宋學者王應麟,他有感於《易》學獨傳王弼,《尚書》只存《偽孔傳》,便從群書中輯出有關鄭玄《易注》《書注》的資料編成《鄭氏周易》《鄭氏尚書注》,他又感到四家之《詩》只有《毛傳》流傳,便從群書中採集其他三家詩說的資料,編成《三家詩考》。事實上,輯佚的過程並非僅僅是翻閱古書、摘抄原文,因為很多現存書籍雖摘引亡佚書籍的文字,或因年代久遠,這些文字被多人轉摘,難免發生張冠李戴,或存在丟字添句的現象,輯佚工作者若想輯出一本古籍,不僅需要博覽群書、旁徵博引,還要熟悉目錄學、版本學、考據學和訓詁學的知識,並善於辨偽。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態度務必嚴謹,要一字一句地認真考證。


自元以後,明清兩代輯佚工作發展迅速,並出現了一批畢生貢獻給輯佚事業的輯佚家,例如,嘉慶年間的嚴可均輯出一本《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書746卷,共收3497位作家的作品。在書中,嚴可均為每位作家加註小傳,又遍檢群書,一字一句,無不校訂。這本集子耗費嚴可均27年心血,中國唐以前的文獻皆薈萃於此,對保存和傳播唐以前古文獻有著重要的作用。



此外,明代的《永樂大典》對於亡佚古籍的輯佚也做出過巨大的貢獻。這本書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並收錄元代以前諸多佚文秘典,被西方人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雖然其正本在明末戰亂中亡佚,但其副本在清代乾隆年間編纂《四庫全書》時,尚保存全書的90%。乾隆年間,人們從《永樂大典》中輯佚亡書,包括經部66種、史部41種、子部103種、集部175種,使這批亡佚古籍得以流傳,這也是明清兩代人對於保留中國文化成果的一項可喜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如何擇書而讀
宋版《陶淵明集》《陶靖節先生詩注》遞藏源流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