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倒洗澡水,別把孩子一起倒掉呀!也說各種減負新招,教育新政

倒洗澡水,別把孩子一起倒掉呀!也說各種減負新招,教育新政

春節期間,被新華社文章《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來臨》,小震驚了一下下;

我想教育部掀起的這輪超級猛烈的減負熱潮,也是聽到了我們這些家有上學娃,日子好辛苦的媽媽們的聲音。

據北京青年報3月3日消息,日前,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整治校外培訓班行動,引發大量關注。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華杯賽」)已確定暫緩舉辦、備受關注的「學而思杯」今年也不再舉辦,由培訓機構主辦的多項數學「杯賽」被緊急叫停。除了各種比賽被叫停,連長期參與培訓的家長微信群,為了防止被查,都連夜改了微信群名,刪掉「數學」、「牛娃」等敏感辭彙。

身處教育圈,又是孩子家長,我看到了很多努力培養孩子的家長,常見的論調:「四歲珠心算、五歲數學思維、六歲奧數培訓」,更有恐怖言論,有的家長問:「五歲學珠心算,可以不可以?」所謂專家回答:」晚了。」看了簡直讓人毛骨悚然,脊背發涼。

所以這次整頓校外機構,我支持不支持?我肯定支持其中一部分內容。給學齡前的小朋友們正常寬鬆的發展環境吧。

那麼上學之後呢?如果教育目的功利化,手段高壓化;教育成為拼做題量,拼考試技巧,拼時間體能金錢,不從教育本質出發,不遵循教育規律,這種惡劣的趨勢絕不可放任。那篇「劇場效應」的熱文,也的確讓大多數家長心裡一緊。

劇場效應最早是由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提出:一個劇場,大家都在看戲。每個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員的演出。忽然,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看戲(可能是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為身高較矮),周圍的人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求助劇場管理員,管理員卻不在崗位。於是,周圍的人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來看戲。最後全場的觀眾都從坐著看戲變成了站著看戲。

有什麼區別嗎?

先站起來看戲的人在短時間內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來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來幾乎相同。

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著看戲,所有人都更累了。

所有人,比原來付出了更多的體力成本,得到了和原來一樣的(甚至更差)觀劇效果。

更悲劇的是,雖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會有任何人選擇坐下來看戲。

因為,誰選擇坐下來,誰就啥也看不到。

相反,還會有人開始站在椅子上看戲,引發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戲。

於是,一種空前的奇觀出現了,某處的椅子不是用來坐的,而是用來站的。

結果,破壞秩序的人沒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則是受害者。

表面上,要怪那個破壞秩序,先站起來的觀眾,是他,首先破壞了秩序。

實際上,真正的責任人,應該是劇場的管理員,畢竟,他是秩序維護者。

是的,我們已經很清楚的看到教育的種種不合理之處,但是沒有人敢於讓自己的孩子坐下看戲。而現在,劇場管理員出來了,把所有人都按下去了,但是卻不排座位,不管是坐地板還是坐前排,統統集中在劇場中間。管理員的初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管理手法卻需要再好好商量商量。

一陣是全民奧數,一陣是全民禁賽,一陣是好未來上市創造輝煌,一陣是學而思杯馬上停辦。我覺得我國教育體系再如此「彈性」運行下去,我們這些未來的花骨朵,一會水大,一會幹旱的,也挺讓人擔心的。

到底什麼是秩序呢?

因材施教是最大的教育規律,每個人的學習和成長都是獨特的,每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科領域、不同心智狀態下能夠接受的學業挑戰度千差萬別。

以某種平均水平對待所有孩子,低於平均水平者感覺吃力和沮喪,高於平均水平者感到無聊和無精打采。這種方式也有好處——方便了管理,畢竟一刀切比一根一根修剪,又高效又整齊,看起來真美。

減輕學業負擔這個大命題到了一線教師這個層面,絕對不能單純地降低學業挑戰,而是應該轉化為要實施更好的教育——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學素養,因材施教,激活學習。

回憶起我們自己那一代,也是有奧數,有競賽的啊,但是絕沒有蔚然成風,我清楚地記得我自己在初三的時候,被學校選去參加某科競賽培訓,當然最後沒有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高中之後這個科目上我的表現,也說明自己的確沒有此領域的特長。

但是,我沒有感到什麼不可承受的壓力,也沒有因為參加比賽而在升學中有什麼優勢。

20多年前,進展得很平穩的事情,為什麼在20多年後完全變味了呢?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把所有孩子都拉到一個水平線上,真是是符合他們成長需求的么?

每個人學習不同科目的能力不同,心智發展速度不同,興趣方向也不同,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公立學校、公辦少年宮及其師資恰恰是應該在這個方向上提供教育機會,或者說提供給孩子們找到自己興趣方向的嘗試的可能。發現孩子特點之後,應有進一步培養的渠道和方式可供家庭選擇。

再者,符合選才規律的競賽、測試要視作國家選才系統的一部分以充分的規模定期實施,既不能泛濫,也不能取消。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回歸教育規律,擺正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自己各所應當的位置。

雖然我家的娃,現在20以內加減法還沒有折騰太利索,但是不妨礙我為那些真正有特長的孩子發聲,為那些精心準備了很久,想去參加比賽的孩子們(很多比賽三月中旬開賽,卻在三月初發布停賽通知),鳴不平。

同樣,我也覺得,一刀切是割不掉各種暗流的,對於機構的大力清繳,也許就是單飛老師的春天。畢竟一顆向上求學的心,如同驚蟄之後的種子,總會破土而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喬一 的精彩文章:

TAG:我是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