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上師和本尊,在誰的面前得灌頂更好?

上師和本尊,在誰的面前得灌頂更好?

聆聽索達吉堪布法音,請可點擊以上音頻。

是上師,還是乞丐?

從前,印度的阿闍黎佛智 ,攝受了眾多眷屬。有一次他正在說法時,看到上師以乞丐的形象來到面前,穿得破破爛爛的。他覺得在大庭廣眾中禮敬這樣的上師,實在太丟臉了,就裝作沒有看見。直到下午傳法結束後,他才去拜見上師,並恭敬頂禮。

上師希望他對剛才的行為懺悔,以消除由此產生的業障,就問:「剛才為什麼不頂禮?」

他沒有體悟到上師的苦心,反而掩飾說:「當時我沒有看見上師。」話音剛落,他的眼珠就掉落到了地上。後來他請求上師寬恕,並說了實話。蒙受上師加持後,他的眼睛才得以恢復。

是上師,還是本尊?

佛智在最初依止上師時,也曾因傲慢而出現過違緣:當時,他想去五台山拜見文殊菩薩,路上遇到一個在家僧人,法衣纏在頭上,和一個醜女在田裡耕耘,旁邊還有一條骯髒的白色母狗。晚上他在他們家借宿,並拿出《密集金剛續》開始誦讀。每每念到心存懷疑之處,醜女便一臉不悅。他這才察覺到她不是一般人,於是心生慚愧,請她解除自己的懷疑。

她說:「我不能解除你的懷疑。那個在家僧人精通《密集金剛續》。」

過了一會兒,那僧人喝得醉醺醺地回來了。此時,他已斷除了邪見,並知道這個僧人是在行持密宗的特殊行為,於是在他足下頂禮,請求解除自己的疑惑。

「可以。」在家僧人說,「不過,我先要給你灌頂。」隨後,所有的本尊壇城都現前了,醜女和母狗也站在壇城前。

僧人問:「你想在誰面前得灌頂?是本尊還是我?」

佛智毫不猶豫地說:「在本尊面前。」

僧人說:「那好。」說完,他和醜女、母狗離開了這裡。本尊當下也自行隱沒,只留下了他一個人。此時,他才明白所有的壇城本尊,皆為上師的幻化。

在上師面前傲慢,

後來他們怎樣了?

另外,印度大成就者黑行大師,有一次和眾多眷屬航船渡海時,他想:「我的上師雜蘭達熱巴雖然是真正的成就者,但從世間的眷屬、受用等方面來說,還是我更勝一籌。」剛剛生起這個念頭,航船即刻沉入海中。在水中遇到極大的艱難時,他馬上祈禱上師。上師親自降臨,解除了他的怖畏。

上師說:「因你生起了很大的傲慢心,所以得到這樣的報應。實際上,我是沒有致力於尋求眷屬受用,否則,如果也將精力放在這上面,成為與你同樣的人肯定不成問題。

印度還有一個瑜伽士,他的上師是個平民,而他出身高貴,是婆羅門種姓,並成就了一些共同悉地,可自在地在空中飛行。有一次,他在空中飛行時,看到上師在下面講法,就帶著一顆傲慢心,故意從上師的頭頂上飛過。結果當下墜落到地上,從此失去了飛行的能力。

還有阿難尊者,跟在佛身邊那麼久,其他人都證得阿羅漢果了,為什麼他偏偏沒有呢?原來,他前世在迦葉佛時代是一個太子的上師,因為特別傲慢,好多次都不願意見迦葉佛。以此原因,今生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也很難得到成就。

還有涅嘉那革瑪繞,僅僅認為自己的智慧略勝上師一籌,即生便遭遇了七次危及生命的違緣。

此外,滾巴瓦格西有一位弟子,不論怎麼修行,也無法生起修證功德。後來他請教格西,格西問:「你是不是做過不恭敬上師的事?」他回答:「確有此事。」格西告訴他,必須向上師真實地懺悔。於是他按格西所說,如法地懺悔之後,又去修行,便生起了修證功德。

其實作為弟子,這種傲慢心很容易生起。比如,上師顯現上不懂建築學、不懂數學,而你比較精通這個專業,就認為自己肯定超過了他。一旦生起這種念頭,我們應立刻意識到:「上師肯定是懂的,只不過大智若愚,故意裝得那麼迷糊。」

小小因緣也能開悟

若能對上師有不共的恭敬心,就算是一個小小的因緣,也可以讓自己開悟。漢地曾有個和尚,一次給師父提水洗澡,看到水已經夠了,就順手把剩下的水潑在地上。師父見狀,氣得大罵:「笨蛋,為什麼要浪費一滴水!大小事物各有用處,何不活用?給樹樹也歡喜,給花花也歡喜,而且水也活著。」他聽了以後,當下開悟,於是將法號改為「滴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滴水和尚。

往昔出世無數佛,為什麼我們還在這裡?

要知道,上師的恩德非常大。往昔曾出世了數不清的佛陀,他們的大慈大悲也無法救度我們這些眾生,直到現在,我們仍沉溺在輪迴的大苦海中。如寂天菩薩云:「饒益眾有情,無量佛已逝,然我因昔過,未得佛化育。」昔日還湧現了不可思議的高僧大德,可我們因為業力深重、心不堪能,也沒能成為他們慈悲觀照的對境,甚至連見面的緣分都沒有。

彌勒菩薩說過:「如天雖降雨,種壞不發芽,諸佛雖出世,無根不獲善。」天上雖然降下妙雨,但被燒壞的種子不可能發芽,同樣,諸佛菩薩、善知識們雖來世間講經說法,開演了無量法門,可我們因為根基不成熟,一點一滴的利益都得不到。所以,大家一定要讓自己的心先得以堪能,否則,佛再偉大、上師再好,也不能真正度化自己。

如今佛法已到了末期,五濁橫流,許多人雖然得了人身,卻隨不善業而轉,不明取捨之理,猶如無依無靠的盲人漂泊在荒野中一樣。此時,上師以無量悲心垂念我們,相應眾生的不同緣分,以不同的身相現於世間,恩德確實不可思議。

尤其在利益我們時,上師不是用財物或地位等其他方法,而是用佛法進行饒益。《正法念處經》講過:「若人能說法,利益於他人,其人如父母,示以涅盤城。」我覺得這個教證很好,若有人用說法來利益別人,實則與親生父母的恩德一樣。父母教給我們的是人生知識,而善知識則引導我們前往涅盤大城,讓我們永遠離開痛苦。

敬摘錄《前行廣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中觀寶鬘論釋】響應上師號召,年底前自學完畢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