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其實我們都有病」

「其實我們都有病」

全文共計2852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這是西晴的第33篇原創文章

1

我叫劉可樂,東七門非自由撰稿人,同時在做兩件事,一件是一元錢出租自己,別人可以花一塊錢租我為他做一件事情;另外一件事是在微博做樹洞,就是指陌生人可以跟我說秘密。

自從做了出租和樹洞之後,我每天的生活就變成了宇宙收音機和一個相當於真人版故事會的生活。今天要分享的和以上沒太大關係,主要是想和大家說一下我高三得躁鬱症的經歷。

先跟大家說一下這是什麼病?躁鬱症,叫做雙相情感障礙,既有狂躁的一面,也有抑鬱的一面。抑鬱的一面就是每天都很想自殺,狂躁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在站在世界之巔,靈感突發,精力又超旺盛,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我就在這兩種狀態中切換,這是非常難受的狀態。就相當於把你從萬丈深淵啪嘰一下拉到高空,然後太陽火辣辣地打在你臉上;又好像是從冰窖突然到了火爐,所以說他其實是比抑鬱症更糟糕的病。

確認那天,在醫院辦入住手續時,我一個耷拉著腦袋趴在醫生的桌子上,旁邊一個實習醫生可能是看我有點可憐,就走過來對我說,我覺得你就是沒有見過什麼世面,得這個病的80%的人智商都在150以上,你不信可以去查一下,像梵高、費雯麗、舒曼,無數的藝術家和文人得的都是這個病。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實習醫生在我面前簡直散發著智慧的光環,天使的光芒。接著我就一個躲到角落裡掏出手機來測自己的智商,結果才90。

於是我毫無防備地成了那20%的人。真是第一次體會到那句話,

叫做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還用門夾了你的腦殼子。

2

我就懷著這種矛盾的心情住院了。住院的第一天,我看到一個長得像花朵般的女孩,跟她交談發現就是青春期的煩惱,喜怒哀樂。但是她的家認為她患有雙向情感障礙,所以她就關在那個屋子裡,哪兒都不能去。

我很震驚,就求我媽說,我可不可以不住院了。後來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因為我意識到一件事情就是當你百分之百認定了貼在你身上的標籤後,你就失去了自愈的能力。

於是我就一邊吃藥,一邊看心理醫生。我看了將近20多個心理醫生,每一個都是不歡而散,因為當時我糾結一個問題是我找不到生活下去的意義。

當時的心理醫生無非給我兩種答案,一種答案是你覺得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覺得這不是耍流氓嘛,我就是找不到才問你的呀。

另一種答案是恩,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我就更絕望,我說我知道沒有標準答案,可是我想找一個讓我滿意的答案。

3

我媽就沒轍了,她就替我找了一個當時美國哈佛雙向情感障礙研究所的醫生,我是飛去找他的。

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好笑,我帶著這麼個疑問是既然你這麼厲害,我就想看看你到底能不能給我個滿意的答案。

他當時聽到,歪頭笑了一下。他說,我每次被問到這樣問題的時候,我都會問說,意義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我當時啪的一下就被驚到了。

後來我出租自己的時候,特別巧,第一個租我的人也有躁鬱症,她也同樣糾結於同樣的問題。我就把這個醫生的答案告訴了她。她的反應讓我有點意外,她說這個回答好形而上。

於是我就把這個答案戳我的那個點跟這個出租我的人說,我說他通過一個簡簡單單的反問,直接把我拉到了這個問題最本質最本源的地方。

我就像赤裸裸地站在這裡,第一次那麼深刻地意識到追求意義本身是一件多麼荒謬的事情。而活著本身又是一件多麼荒謬的事情。

因此,活著本身不正是意義本身嘛!

4

我把這些告訴翠翠之後,她沉默了一個晚上沒有回復,第二天沒有回復,第三天她發來一個消息說,可樂我想了一天一夜,我想通了,也許問題沒有答案才是答案。

我把這個告訴了美國醫生之後,他很驚訝,他沒有想到可以通過我去幫助其他人。

另外特別想感謝幫助我的人是我在高中時遇到了我三個男朋友,我媽對我說我做人要有所保留,不可以把病情告訴別人。

好,那我就反著來。於是我就坦誠地告訴了這三個男朋友,他們反而沒有嫌棄我,而且神之巧合,如出一轍地跟我說了一段話。

他說哪怕你以後再一次感到絕望,又一次對自己失去信心,都不要放棄自己。哪怕你放棄了自己,也不要放棄給別人一個幫助你的機會。

哪怕你對所有人都感到絕望,哪怕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分手了,都請你答應我一定要來找我,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幫助你。

我會盡我全力幫助你,哪怕我的幫助不能夠讓你滿意,你也不要因為對我的失望而對下一個人失去信心。

他們三個人讓我第一次感到一件事情是信任的成本是最低的

5

當你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信任,會更有可能得到回饋。真誠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我另外想說的是一般得這個病,至少要吃五到六年的葯。而我,只吃了兩年就自己把葯停了。

因為每次在看心理醫生之前我都要做一個測試,那個測試的最後有兩道題很神奇,

是問你覺得你有雙向情感障礙嗎?

你覺得你需要治療嗎?

會有三個選項,分別是:是的,我覺得我有;可能吧;不,我覺得我不需要治療。

一開始我對這道題是疑惑的,因為難道我覺得我不需要治療就可以不治療嗎?每一次我就選擇了最後那個按鈕。

那個醫生看到了就跟我說,你知道設計這道題的初衷嗎,它其實是想拷問你你到底還在不在乎你自己對你自己的看法。

於是我再一次被驚到了。原來很多時候,從某種程度上說躁鬱症是社會貼在你身上的標籤。

如果你接受了那個標籤,恰恰就忽略了你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忽略了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是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

6

這個世界之所以有如此的條條框框,就是告訴你不必格格都入,不必每時每刻人地皆宜。

我在這裡並不是要質疑所有的躁鬱症都是扯淡,所有的躁鬱症都是被製造出來的。恰恰相反,我太懂得那種感受,就是你想自殺,然後你又嗨到頂點,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你。

我太懂得那種感受。但我想說提在你最脆弱最絕望的時候,你都不要忘了你自己的內心仍舊埋藏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也不要忘了你自己才是你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更不要忘了脆弱也許是你的軟肋,但它可能也是你的出口。所以,不用去抗拒脆弱,去擁抱它。

如果重來一次,讓我可以不得這個病嗎,我不會選。因為我覺得躁鬱症和其它所有我生活當中經歷的挫折一樣,它可以是一個詛咒,也可以是一個饋贈。

所以如果你問我,你現在好了嗎?我不知道。問題是我也不在意我到底有沒有好,就像我不在意我到底有沒有得這個病一樣。

那既然你不在意,為什麼今天還要來分享,分享了還會被打上躁鬱症患者的標籤。一開始我是猶豫過糾結過的,後來決定分享是因為我在出租之後遇到了很多讓我意外的人,我或多或少地幫助了他們,我無法一個一個回復,那我今天就在這裡做這個分享。哪怕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有感同身受。

7

我特別喜歡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詩叫,

哪怕我能使一顆心免於破碎,我這一生就沒有白活。

當然我也特別喜歡奧斯卡王爾德的另外一句話是,

心就是拿來碎的。

所以我今天在這裡並不想講什麼苦難就是財富,我認為痛苦本身沒什麼好歌頌的,而是我們對痛苦的反思和反擊,才是價值所在。當然可能,我們在反擊了之後,只是生活的倖存者而已。

人生就好像你手裡捧著一盞水一樣,你看著它一直在漏,能做的只是讓他漏得慢一點而已。

所以我承認我過不好這人生,我承認我可能所有的努力就只是完成了平凡的生活,或許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吧。

以上原文記錄於《奇葩大會第二季》第2期,因為我喜歡,願你也一樣喜歡

2018年開年第一篇更文,謝謝你還在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書桌 的精彩文章:

你我不知道的《西遊記》

TAG:小書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