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是內道朗讀篇

佛法是內道朗讀篇

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摘自《回歸本然》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回歸本然》39

我們已經明白了善業和惡業的因果規律,那麼,業是靜止不動的嗎?是每一個行為代表一定程度的善業或者惡業嗎?其實,不論善業還是惡業,都會因為發心強烈而成千上萬倍地增長。

就拿殺生來說吧,有些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生,有些人因貪慾而主動殺生,動機各不相同,但如果一個人在心中生起了猛烈的嗔恨,以這種心殺害了一個生命的話,業就特別可怕。就如同《入菩薩行論》中所說:幾個大劫中積累的六度萬行功德,能被一剎那的強烈嗔恨毀滅。反之,如果心中的利他之心特別猛烈,以這種心從刀下救出了一個必死的生命,這種善業的果報也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在學習佛法以及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小心翼翼地清凈自己的貪嗔痴。培養大悲心、菩提心、四無量心,並且使它越來越強。以利他之心,哪怕是救下一個小小的生命,功德也是大得不可思議的。

還需要強調的是,在聞思佛法以及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時時反省自己,觀察自己做事的動機是不是清凈,行為是不是如法。如果我們的行為能做到動機清凈,手段也清凈,不管身邊有多少惡人,出現多少可怕的惡行,自己身上都不會被沾染。所以,不要抱怨環境,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動機清凈、行為如法、依教奉行,在因果方面謹慎取捨。做事能夠把握這樣的原則,具備這種能力,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不會讓我們墮入惡道。

那具體該怎麼實修呢?

在聞思佛法的過程中,在業及因果方面,最重要、最關鍵的修持方法就是要自凈其意,這也是噶舉歷代上師們都非常注重的。如果自己無法反省,不能保護自己的身口意,即使佛陀親手用水給你灌頂,也無法清凈你的惡業;親手給你摸頂,也無法去除你的罪障;佛陀更無法把他的功德和證悟搬運到你心中。唯一的方法就是依教奉行、自凈其意。

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每個人做事之前都應該先思考一下:這個行為是不是違背佛法?是不是對他人有利益?即使沒有利益,最起碼不能傷害他人吧,這是最基本的原則。說話之前也要思考:說了這句話會不會傷害他人?會不會違背佛法?想清楚了才可以說。要管住自己的嘴,千萬不要惡語傷人,有時寧可不說也不能說違背佛法的話,這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思想也是一樣,雖然我們暫時還管不住自己的思想,有的惡念、妄想不能馬上斷除,但最起碼不能讓惡念發展成行動,在能剋制自己的時候要剋制自己,不能讓惡念指揮我們去說話辦事,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佛法是內道,內的意思是不往外看而向內觀照。我們的眼睛可以往外看,但是心一定要往內觀照。所有的快樂、所有的幸福都往內追求,往內尋找,所以叫內道,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比如說害人之心、貪慾、傲慢、愚痴等等,如果心中產生了這些惡念,靠外面的行為能處理嗎?吃藥可以解決嗎?做手術可以嗎?當然不行,只有靠我們的內心來控制、克服和消除。內心的問題要在內心解決,從哪裡產生就讓它從哪裡消失。

所以說,在聞思佛法的過程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要以思維、觀察、禪定、發慈悲心等方式來清除內心的惡念,使內心真正地幸福和快樂,找到內在的覺悟,才能領悟到真正的佛法。

這一章我們講的是業及因果,人們常常問:世界萬物是怎麼來的呢?器世界、有情世界,以及一切萬物,都是業及因果產生的。正如《入中論》里月稱菩薩所說:「所有形色、一切顯現都是因果產生的。」

這裡也包括眾生的種種感受——高興、快樂、幸福、沮喪、悲傷、痛苦等等,眾生不同的分類——西方人、東方人、漢人、藏人、男人、女人、幸福的人、不幸的人、富人、窮人等等,以上的種種差異都是業因果安排的,都是業因果決定的。

業因果如何安排和決定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業的另一種分類,也就是共業和別業。這怎麼理解呢?就好像我們現在同處一個地球,全人類共同生存,有時候享受共同的幸福,有時候遭受相同的災難,這就是共業。別業是指個人不同的境遇,有的人工作不順利;有的人家庭不如意;有的人心情不好;有的人感覺前途光明;有的人十分寂寥等等。每個人都想知道業因果的規律,但對於業及因果,只有遍知一切的具備大智慧的佛陀才能徹底了解,某一個業從哪裡來、從什麼時候開始、會導致什麼樣的果等等,除了佛陀,連阿羅漢和菩薩們都不能徹底了解。

所以對於我們凡夫來說,暫時不需要徹底了解因果,我們要做的很簡單,那就是——堅信因果。要堅定地相信因果的規律——善業會產生快樂,惡業會導致痛苦,這才是我們追求解脫者的大任務。但是我們回到現實看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即使相信了因果規律的真理,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做不到。心裡明明知道產生痛苦的因是不善業,產生快樂的因是善業,但行為往往跟思想顛倒,造下很多痛苦的因。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無明太根深蒂固,習氣太強烈難擋。習氣是多生多劫所積累的,力量非常強大。《入行論》里說:「妄想執著的心態太強烈,空性的境界太薄弱,所以即使發心修行,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確,這是特別可怕的。就像我們前面打過的比方,惡習就像長夜,既漫長又強大,而善念就像黑夜中的閃電一樣短暫。

雖然事實如此殘酷,但是我們也不可怯懦,應當充滿勇氣、充滿信心,並且我們有足夠充分的理由、強大的動力驅使我們前進!

首先,我們心中具備了圓滿的佛性。能知道這一點,是一件無比幸運的事。

其次,我們遇到了無比殊勝的佛法,尤其是金剛乘佛法里直指心性的大手印、大圓滿的修持,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

如果對金剛乘有足夠的信心,依靠殊勝的傳承、依靠上師的竅訣,真實地專心修行,一定能夠迅速成功。就如同一間黑暗了千年的房間,你想讓它變得明亮,並不需要等上一千年,只要點燃一盞燈,房子瞬間就會被照亮。我們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就像這千年黑屋,只要依教奉行,按照金剛乘的教導去做,當下便能夠得到光明,因此,我們一定要充滿信心。

但是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雖然我們已經有所認知,但更重要的是行動,如果不去努力修行,就會像在千年黑屋裡,有了火和油,也不知道怎麼去點燃!不去做,光明怎麼會到來呢?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TAG:太橋旦曾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