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為了什麼而「活著」?

人,為了什麼而「活著」?

人生啟示:時間不老,此生未完,有夢不怕遲,暮年也能追。

人「活著」不應該是為了完成:

「25歲,該結婚了。」

「30歲,該生孩子了。」

以此類推……

「60歲,該頤養天年了。」

人,又是為了什麼而「活著」呢?

為了實現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標、慾望和價值。有的人找到了答案,有的人不需要答案,而有的人成為這個問題的迷徒。

蘇格拉底說:未經過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人總歸會死去,這是自然規律。

假如我知道自己會在那裡死掉,我將永遠不會去那裡。如果我們還活著,就要好好活,用力地去活著,而我們最終能夠留下來的就是活在別人心裡。

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

2016年的春節在外地沒有回家過年,2017年才回到家鄉過年,家鄉依然與以前一樣,並沒有什麼變化(近十年沒有變化)。

家鄉的生活狀態,安逸、壓力小、也沒有過多慾望。容易為一些很小的瑣事起口舌,生活完全在預定的軌道上,在可以看見的未來,不會有任何大的變化。

人生基本上是早早的結婚,早早的生小孩,看著小孩早早的長大,然後催Ta結婚,催Ta生小孩。若與他們討論生活的意義或個人成長,多半會換來異樣的眼光,日子就這樣輪迴,一代又一代。

盧梭說:我們生而自由,而又無時無刻不在枷鎖之中。

當我思考人生意義開始,就被困在這個問題枷鎖之中。不斷尋找答案,就像上學考試那樣,企圖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以前上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很差,那時候以為讀書是為了家人。出社會後,以為努力賺錢就能解決所有的煩惱。後來一度以為為理想而活,可光有理想不行,還得有責任,所以最後總結為,帶著責任實現自己的夢想。

隨著經歷和思考的深入,發現責任和理想也不能解釋人生的意義。

開始向更廣闊的世界尋找,得到的結果各種各樣:

為了孩子

為了傳承

為了事業

為了成就

為了找到愛與幸福

為了美好的生活

為了享受人生

為了國家復興

為人類世界的大同

為了尋找活著的意義

......

得到的答案越多越發現,不同經歷的人有不同的感慨。

其實,人生的意義靠賦予,是自己對情感的寄託,是人對事物認識的再創造。

當我們能從不同角度理解人生意義的時候,就會發現,所有的意義都是我們自己賦予的。

比如,過生日,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生日那天有意義,因為我們對生日賦予了很多東西,假如父母說,你是撿來的,生日是哪一天根本不知道,你是不是會對生日的意義重新認識?

人喜歡為自己的所做所為,找一個理由,賦予一個意義。人生的意義,不是尋找到的,而是自己賦予的。

寫在最後

人「活著」首先面臨的是生存問題,學本領,學技能是人生意義的第一步,有了本錢才能有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實現。

你能成為誰,取決於你能接觸到什麼,而你能接觸到什麼,又取決於你是誰。環境塑造了人,而人的行為又影響了環境。我們的大腦控制著身體的行動,環境控制著大腦的思考。

人為了什麼而「活著」,大家有各自不同的選擇,都會得到正向或反向的結果。

惟願我們都能夠活在當下,活在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豌荳荳 的精彩文章:

TAG:豌荳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