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獵殺黑山之顛——匪夷所思的直升機空戰

獵殺黑山之顛——匪夷所思的直升機空戰

原標題:獵殺黑山之顛——匪夷所思的直升機空戰


提起空戰,軍事愛好者往往聯想起風馳電掣的戰鬥機、呼嘯穿行的導彈。在電光火石般迅捷的空中對決中,緩慢的直升飛機似乎永遠是被獵殺的活靶子。不過,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位飛行員收穫了一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空戰勝利:駕駛著一架貝爾212民用直升機,擊落了北越空軍的安-2雙翼機!



空戰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幕——一架直升機擊落一架雙翼機


故事的起源,還要從美軍的利馬-85號雷達站說起。越南戰爭進入到1966年,為了有效轟炸寮國和越南邊境上的「胡志明小道」,美國政府與當時的寮國王國政府達成了一項協議,在華潘省鄰近寮國/越南邊界的黑山(Phou Pha Thi)山頂,建立一個代號為利馬-85的雷達站。

黑山的地理位置堪稱得天獨厚,雖然處在寮國境內,但距離北越首都河內只有200餘公里距離,可以居高臨下地將北越地區的空情態勢一網打盡。在利馬-85雷達站內,美軍不僅部署了「塔康」戰術導航台,還安裝了TSQ-81戰術轟炸引導雷達系統。在著名的「滾雷行動」期間,利馬-85號雷達站內安裝的TSQ-81系統引導著美軍戰機,對近在咫尺的北越軍事目標實施高精度雷達引導轟炸,令北越軍隊損失慘重。因此,北越軍隊迫切地希望徹底摧毀這個雷達站,以絕後患。



利馬-85號雷達站所處的黑山位置,靠近北越邊界,非常險要



利馬-85號雷達站,在該站的TSQ-81系統指引下,美軍的轟炸精度大幅度提高,甚至在1967年11月18日的一場轟炸中,達到了「零脫靶」的奇蹟


利馬-85號站建立在黑山的山頂,山勢陡峭,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連接山下,堪稱易守難攻的天險。如果按照常規戰術從地面發動強攻,勢必傷亡慘重。為此,北越軍隊決定,依靠空軍部隊發動不對稱打擊,從上至下一舉摧毀這個雷達站。不過,當時的北越空軍成立僅有四年時間,實力欠缺,為數不多的噴氣式米格戰鬥機專門用來對抗強大的美軍航空兵。所以,空襲利馬-85號站的任務,就交給了安-2雙翼機——二十年前試飛的老式雙翼螺旋槳運輸機!


安-2雖然老舊,但承載能力出色,越南人在飛機上掛載了120毫米迫擊炮炮彈改裝的「航空炸彈」,機翼下還安裝有蘇制57毫米火箭彈。進行了一番魔改之後,原本只能用於運輸和跳傘訓練的老爺級雙翼機,變身成為火力強大的對地攻擊機,摧毀一個雷達站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前提是避開了美軍的航空兵。


1968年1月12日,北越軍隊發起了針對利馬-85雷達站的首次攻擊。當天上午,駐紮在利馬-85雷達站附近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瞭望員向該站報告,在附近空域發現了由四架安-2雙翼運輸機組成的編隊,正朝雷達站方向飛來。



越南空軍裝備的安-2(中國生產的飛機稱為運-5),由於其強大的載荷能力而被越南空軍臨時改裝成攻擊機,參與襲擊利馬-85號雷達站的行動

靠近雷達站之後,兩架安-2運輸機轉向脫離——據分析,這兩架飛機很有可能只是誘餌,沒有配備武器。此時,另外兩架的安-2從高空直直撲向雷達站,土製「航空炸彈」如雨點一般投下,接二連三地在黑山山頂炸響。這些「炸彈」對雷達站造成了一定的損傷,但是卻沒有傷及核心設施。爆炸聲平息之後,駐守在雷達站內的操作員立刻從控制室內蜂擁而出,抄起手頭的輕武器朝天上還擊。眼見「炸彈」沒有命中目標,這兩架安-2轉過頭來,不斷發射掛載的火箭彈、猛烈轟擊雷達站。


地面上的雷達操作員開始招架不住了,在絕望之中,他們通過無線電不斷地發出求救信息,指望附近活動的美國空軍能夠派出一兩架噴氣式戰鬥機來阻止這些火力兇猛的老式雙翼機。他們很快等到了救兵,但這並不是風馳電掣的鬼怪式噴氣式戰鬥機,而是一架轉動著旋翼的民用直升機!



當時雷達站人員苦苦等待空軍的鬼怪戰鬥機趕來結尾,但是前來救援的,卻是一架民用直升機。。。


此時,民用直升機飛行員泰德·摩爾正與另外一名機械師格倫·伍茲一同,駕駛著一架美國航空(Air America)的貝爾-212民用直升機在附近空域飛行。實際上,「民用」這兩個字只是個幌子而已,美國航空是一家中央情報局全資控股的航空公司,專門負責進行一些不為人知的「黑色行動」——也就是不被美國政府所承認的情報收集、空投彈藥、滲透以及救援任務。摩爾的背景是退伍的陸航直升機飛行員,他卻以民用直升機飛行員身份執飛這些「航班」。在這架「民用」直升機上,裝載了一些其他商業航班上絕對不會看見的貨物——好幾枚準備運往臨近利馬-36號站的105毫米榴彈炮炮彈。


在收到利馬-85號站絕望的呼救後,摩爾決定駕機前往當地看看情況。



美國航空的貝爾212直升機,其與美軍現役UH-1直升機的主要區別是沒有任何武裝,也沒有軍用版本的裝甲板、防彈玻璃以及自封油箱


摩爾駕駛貝爾212趕至利馬-85站空域時,兩架安-2已經結束攻擊,掉頭返航。


在看到雙翼機的那一瞬間真的嚇到我了,我還以為穿越時空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摩爾回憶說。他很想對遭到攻擊的地面人員伸出援手,但是卻是完全赤手空拳——民用的貝爾212直升機是沒有任何武器配備的。就在此時,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機械師格倫·伍茲拍了拍他,然後亮出了自己隱藏在飛機上的一件「違禁品」——AK-47突擊步槍!「我從來沒有機會問伍茲為什麼會隨身攜帶一桿突擊步槍,」摩爾回憶說,「但是當伍茲告訴我他帶了一桿突擊步槍的時候,我下定決心要把雙翼機給揍下來!


馳名世界的AK-47突擊步槍,在當時,槍械被美國航空公司列作「違禁品」禁止帶入戰區,以免落人口實


在設計之初,安-2雙翼機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258公里,理論上可以甩掉最高時速只有每小時223公里的貝爾212直升機。不過,越南人完成轟炸任務時,高度較低,而且在返航途中需要爬升飛越一個山脊,這使飛機的速度明顯降了下來。與之相反,摩爾的貝爾212處在高空,俯衝而下時,能把勢能轉化成動能,速度有所提升,這就使美國飛行員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追擊機會。


我開始追逐它們,並且進行俯衝,」摩爾回憶說,「我知道機會只有一次,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我們就沒辦法追上它了。」貝爾212漸漸地咬上一架安-2的後方,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伍茲迅速打開直升機的艙門,手持AK-47對準這架雙翼機的駕駛艙斷斷續續地射擊。這場追擊一直持續了20分鐘,伍茲一有機會,便朝著安-2駕駛艙打出幾發7.62毫米子彈。漸漸地,只見安-2的駕駛艙冒出濃煙,依然朝著前方的山脊一點一點地爬升拉起——只要翻過這座山,前方就是越南領土了!


忽然間,安-2飛機失控翻滾,最終撞在山上化作一個火球。就這樣,摩爾和伍茲聯手取得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空戰勝利——駕駛一架民用直升機擊落一架軍用雙翼機!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央情報局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空戰勝利。



空戰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幕——一架民用直升機上的機組人員,使用突擊步槍擊落一架軍用雙翼機!


幾分鐘後,直升機飛行員觀察到另外一架雙翼機也墜毀在邊界以北三英里的群山中。在戰事平息以後,摩爾駕駛著貝爾212直升機返回了基地,當兩人駕機降落之後,向上級報告了整場「空戰」的來龍去脈。美軍立刻出動大批兵力,趕往寮國/越南邊界進行搜查,終於按照摩爾描述的方位,發現了墜毀在山脊上的安-2運輸機,殘骸上的多個彈孔證明了摩爾機組的這個擊落戰果所言不虛。


隨後,摩爾設法獲得了若干飛機殘骸,作為這個難得的擊落戰果的紀念。最重要的是,在殘骸中,美方人員繳獲了一套越南空軍的電子設備。美方技術人員對其進行了反向工程,其研究成果立即應用于越南空戰的電子對抗中,摩爾對此無比自豪地表示:


這樣一來,那些米格機準備發動攻擊的時候,美國飛行員就可以提前知道了。這拯救了許多美國機組人員的性命。我想這是整件事情最好的結果。




被美軍回收的安-2運輸機殘骸



晚年接受採訪的摩爾,他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一塊來自當年被擊落的安-2雙翼機的殘片


不過,這場絕無僅有的空戰結束兩個月後,神出鬼沒的越南特種部隊完成了另外一次同樣近乎不可能的任務——發動奇襲、徹底搗毀了利馬-85號雷達站,消滅了站內大部分雷達操作員。在貝爾212機組方面,機械師伍茲在第二年死於一場直升機墜機意外。最終,只有摩爾一人挺過了整場越南戰爭。


戰爭結束後,摩爾恪守保密守則,一直沒有向別人提起任何戰鬥的細節。直到2007年,中情局解密了相關的資料,這場絕無僅有的空戰才為世人所知。隨後,一些歷史愛好者集資製作了一幅油畫,送給摩爾以作紀念,摩爾則將油畫捐贈給老東家——中央情報局。今天,這幅油畫作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所搜羅的著名的藝術作品,得到妥善的珍藏。



摩爾捐贈給中央情報局的油畫,時至今日依然是中情局收藏的油畫作品之一

作者周洪新,軍事歷史研究者,網名「唯有天使生雙翼」,曾與朋友合作在《兵工科技》雜誌發表《不列顛長矛--英國火神戰略轟炸機》、在《兵器》雜誌發表《羅德西亞戰車小考》。近年結合國內外越南戰爭史料,原創《中南半島遺事》系列網文,在超大、龍空、西西河、等各大軍事論壇發表。


廣告


航空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知識官方賬號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中國空軍史上極具特點的戰鬥機塗裝
【狗年史記】120年光陰 換了人間 原來航空如此精彩

TAG:航空知識官方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