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大黃蜂到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為何越來越胖越來越重?

從大黃蜂到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為何越來越胖越來越重?

人的世界充滿了競爭,更快更高更強是運動員永恆不懈的追求,為了0.1秒,0.1米的優勢付出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白富美和高帥富則成了世間永恆的追求,女的愛美,男人要帥,當然最重要是要有錢!有錢了可以整容,變美變帥易如反掌。

在世界艦載機發展潮流中,一代比一代幾乎總是越來越肥越來越越重,就像世間吃貨妹子一邊貪吃,一邊追求苗條,減肥總是遠在天邊,遙不可及。

艦載戰鬥機的競爭也是如此,美國從70年代,攻擊機戰鬥機齊飛,到90年代就剩下多用途戰鬥機F18和遠程空優戰鬥機F14,90年代開始,美國海軍腦子進水,悍然拒絕了空軍F22的海軍大改方案,原因很簡單,我們是一等人,永遠只用自己開發的飛機,比如F4,A7都如此,不僅自己用,還硬塞給二等人,鹽水雞齁死你,大快人心啊,呵呵,二等人的玩野,再好也是爛貨。

美國海軍的傲嬌,故意使壞讓F22的海軍版流產,使得他們錯過了隱身和超音速巡航的時代

最終在海軍惡意的使壞下,在NATF的F22海軍版本上,增加了太多蛋疼的要求,比如變後掠翼,更大的彈倉,更大的燃油,最終造成飛機造價飛漲而直接撲街,不是我不買,而是買不起啊。

當然,海軍也不是不要新飛機,當然要啊,F18ABCD最大的問題就是,飛機降落重量嚴重受限,大部分時候的都要把飛機上外掛的彈藥丟掉才能安全降落,而且腿短,這個就是新型號的需求,為此上馬了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新的超級大黃蜂,航程增加了40%,留空時間增加了50%,空重也增加了30%,最最明顯的就是,可以掛載3噸重的武器安全著陸,而不用白白的丟在大海裡面。

F18ABCD大黃蜂戰鬥機是美國海軍第一次貫徹生存力設計的典範,不過度追求機動性,飛機非常皮實耐用,好修,世界獨一無二

超級大黃蜂使用了新的F414發動機,推力比大黃蜂的F404幾乎大了40%的推力,彌補了機體重量的飆升,由於海軍對於大黃蜂家族的可靠性讚不絕口,超級大黃蜂更肥加速更慢,機動性更差,那就忍了,反正裝備了無敵的雷達和導彈,機動性差點不算啥。

我國對於超級大黃蜂原來不是很重視,看參數不起眼,但是在美國海軍的資料不斷泄漏出來之後,慢慢的由黑轉粉,也加強了對超級大黃蜂的研究,瀋陽飛機研究所,在上世界90年代開發的某型戰鬥機,幾乎就是在蘇27的基礎上改成超級大黃蜂的模樣,最終由於各種原因而放棄。

到了最近年,某些鐵粉猛吹FC-31外貿戰鬥機,稱其價格便宜數量多,一次出動很多架,馬蜂窩戰術,封鎖空域嚴嚴實實讓敵機無隙可乘等等。

超級大黃蜂在大黃蜂技術上便宜小改,40億美元輕鬆搞定,胖肥重是第一印象,這個是追求作戰能力的結果

實際上這個是毫無科學依據,違反科學規律的。

艦載機由於在空間有限的航母,從理論上來說,尺寸越小越好,普遍採用的摺疊機翼技術縮小尺寸,重量越輕越好,理由是重量輕了,對於甲板的衝擊也更輕,但是,飛機重量越輕,代表飛機內油越小,航程越短,電子設備越差,戰鬥力越弱,一個短腿的弱雞,作戰適合就是故意送分,惡意賣萌。

換個陸基戰鬥機的例子來說,同樣執行截擊任務的飛機,比如米格21和米格31,米格-31的超音速截擊半徑是700公里,而米格-21隻有100多公里,等於一個米格-31控制範圍是米格-21的40倍大小,差距這麼多,要買40倍數量的米格21來彌補才行,而且還不包括米格31的幾十倍導彈射程和雷達優勢,算上雷達和導彈優勢,幾乎要購買400倍數量才行!

殲11改成超級大黃蜂類型發動機併攏設計,最終無疾而終

UC大魚獨家專稿,UC大魚獨家版權,轉載請得到UC大魚授權,禁止非法轉載

總想給大家整點新花樣,到處找素材,花了一整天少有所獲,更新晚了點,抱歉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察軍武 的精彩文章:

買-不買-還是買了吧
漢匈「纏鬥」三百年,為何終能成一家?

TAG:紅察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