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退潮——新幾內亞戰役影響歷史的三個事件

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退潮——新幾內亞戰役影響歷史的三個事件

1943年,日軍在瓜島受挫後,便開始採取守勢,將軍力退回索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進行固守。

同年6月,美澳盟軍兵分兩路,開始向日軍發起進攻。

最終日軍遭遇了二戰最慘一敗,20萬隻存活1萬,95%的戰損比給麥克阿瑟的軍功章上面狠狠的記了一筆。

新幾內亞戰役並不是二戰最著名的戰役,但在戰役期間發生的幾個事件,卻是深深的改變了二戰的走向。

美軍由麥克阿瑟和哈爾西兵分兩路進攻


一.山本五十六的殞命

1943年4月18日早晨,面對美軍的大兵壓境,山本五十六親自坐飛機前往布干維爾島(索羅門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進行視察,並鼓舞部隊士氣。

同時在美軍瓜島機場,一個中隊的P-38戰鬥機被授命緊急任務,18名飛行員被告知他們即將攔截一名「重要的軍官」。

山本護航的只有6架零式戰鬥機,雙方遭遇後,由於戰力不足,山本座駕被美軍擊中,瞬間喪命。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破譯日軍密碼,得知山本具體起飛時間的,正是中國國民黨重慶軍技部。

山本戰死後,接替他出任聯合艦隊長官的是古賀峰一。

相比與山本五十六這一位出色的冒險家,古賀峰一完全是一個庸才,已無力帶領日本海軍放手一搏,反敗為勝了。

山本五十六


二、「蛙跳」戰術

在戰役的初期,美軍仍然使用傳統海戰的方法,一個島一個島的進行攻克,這樣死板的戰術給美國人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在和日軍纏鬥過程中,麥克阿瑟、哈爾西等人便逐步形成了他們對太平洋戰術的指導思想:「蛙跳」戰術

所謂「蛙跳」戰術,就是收復一個島嶼後,跳過下一個島,尤其是日軍防守堅固的島嶼,而去攻佔下下一個島。

這樣通過跳島佔領,以海空封鎖孤立跳過的島嶼,封鎖島上的日軍的補給,聽任他們自己去「枯萎」。

「蛙跳」戰術的應用,是建立在美國人強大的海空力量基礎上的,用絕對優勢的制空權和制海權進行封鎖,充分發揮了美軍的資源優勢。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錢啊。

「蛙跳」戰術的發明,是美軍太平洋戰場上的勝利之鑰,稱的上二戰最著名戰術之一。

「蛙跳」戰術的主要貢獻者:麥克阿瑟


三、絕對國防圈

面對美軍的如潮攻勢,日本帝國大本營終於明白其過去對情況的樂觀估計都必須修改。

首先脆弱的經濟基礎已經不能補充足夠的飛機和艦船來應付美國的挑戰,同時也已經不能保護海上的交通線。

其次在廣袤的佔領區上,日本的兵力分布實在太過單薄和分散。進攻的美澳聯軍有20個師,但在新幾內亞和所羅門上駐守的日軍卻只有5個師。

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戰場上我國軍民的誓死抵抗,讓26個師陷入泥沼。

同時日本在滿洲還保留15個師以防備蘇聯,所以說日軍的弱點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分布。

為了克服這一點,日本帝國大本營在1943年9月中旬提出了「絕對國防圈」的新戰略,縮短戰線,以保障最基本的佔領區不丟失。

「絕對國防圈」是起自緬甸沿著馬來半島以達新幾內亞西部,然後由此經過加羅林、馬里亞納直到千葉群島為終點。

這意味著,目前日軍固守的索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大部已決定要放棄,現在的抵抗只是為了爭取建立「絕對國防圈」的時間。

雖然後面的馬里亞納海戰突破了「絕對國防圈」,但這一戰略思想卻有一定的正確性。如果日本在中途島後便著手建立該圈,相信會給美軍帶來更多的麻煩。

絕對國防圈

所羅門戰役是太平洋上美軍確立勝勢的關鍵一役,也是日本退潮的起點,上述的三個事件就發生於其中,並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之銅鑒 的精彩文章:

《紅海行動》中「一隻耳」用的狙擊槍,你可知道它的來歷?

TAG:史之銅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