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發性冠脈夾層不容忽視,AHA聲明要點助你輕鬆掌握!

自發性冠脈夾層不容忽視,AHA聲明要點助你輕鬆掌握!

作為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急性心梗及猝死的重要病因,臨床上對自發性冠脈夾層(SCAD)的關注遠遠不夠。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SCAD科學聲明,小編整理了ACC官網上的聲明要點供大家參考。

1.冠脈內膜撕裂致血液從真腔進入假腔,或管壁內的滋養血管自發出血而導致SCAD。有時不能及時確定內膜破裂部位。

2.SCAD初始表現可以很嚴重。2%~5%的患者表現為心源性休克,表現為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佔3%~11%。胸痛、心肌酶升高伴缺血性改變為ACS的特徵。

3.不能誤診SCAD。一些患者常常因為年齡較輕及缺乏心血管危險因素而過早出院。

4.推薦冠脈造影檢查作為ACS早期有創性診斷的一線影像方法。血管內超聲(IVUS)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可輔助診斷,但應注意其醫源性損傷導致夾層範圍擴大的潛在風險。

5.基於冠脈造影檢查,提出SCAD分型。I型:典型徵象為多個射線可透射的管腔或動脈管壁上造影劑滯留;II型:瀰漫性狹窄,2A型包括正常節段,2B型從動脈近/中段延伸至遠段的瀰漫性狹窄;III型:局灶性或管狀狹窄,可能與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相混淆。

6.IVUS和OCT可作為輔助診斷手段,但此類成像技術可能導致夾層範圍擴大,造成醫源性夾層及真腔閉塞。

7.冠脈CTA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較冠脈造影低,其陰性結果須謹慎解讀。

8.對於臨床癥狀穩定、無高風險解剖學特徵的患者,可考慮保守治療。推薦延長此類患者住院時間(3~5天),監測有無夾層範圍擴大。對於持續性缺血、左主幹夾層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可考慮緊急採用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或冠脈旁路移植術(CABG)。

9.行PCI的SCAD患者,併發症和手術失敗風險增加。避免將導管置入過深、導管尖端的非同軸定位、導管阻尼及對比劑注射過猛,可降低醫源性夾層和夾層擴大的發生風險。此外,一項回顧性研究表明,橈動脈入路發生醫源性夾層的風險較高,應首選股動脈入路。

10.PCI介入策略:(1)選擇較長的DES,可以覆蓋病變近端及遠端至少5~10 mm;(2)無需球囊預擴張直接置入支架;(3)單獨球囊擴張;(4)使用切割球囊使假腔的血液流入真腔,從而解除擠壓;(5)置入支架前閉合近端和遠端;(6)選擇生物可吸收支架。

11.對於左主幹和近端夾層、有PCI併發症或持續性缺血的患者,可考慮CABG。研究顯示,靜脈和動脈移植血管失敗率高,可能是由於SCAD血管癒合導致競爭性血流和移植物堵塞。

12.確診SCAD後,避免應用肝素抗凝。PCI術後推薦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對於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很多專家推薦接受至少一年阿司匹林治療,一些專家還推薦應用氯吡格雷數月至1年。

13.SCAD患者不推薦常規應用他汀類藥物,若存在其他適應證,可考慮應用。

14.即使沒有再發性缺血,胸痛再發也很常見。胸痛有時發生於月經周期的某個時間,可能與內皮及微血管功能障礙相關。長效硝酸鹽或鈣通道阻滯劑可緩解癥狀。

15.妊娠合併SCAD的患者,需要多學科團隊管理。生產方式的選擇很重要,常規推薦經陰道分娩。

16.心臟康復治療對發生過SCAD的患者很重要。不必嚴格限制此類患者的活動量及負荷量,但應避免高強度運動。

17.考慮SCAD患者肌纖維發育不良的發生率較高,建議對從腦至骨盆的冠脈外血管(包括頸動脈和腎動脈)進行血管成像。

18.儘管常規基因檢測的陽性檢出率較低,但仍可考慮轉診至有動脈疾病經驗的遺傳專家處進一步檢測。

參考文獻

1. 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Current State of the Scienc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8;Feb 22.

2. Melinda Baughman Davis. 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Current State. acc.or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在線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心衰管理相關指南,乾貨滿滿!
5.房顫危害,不可不知!

TAG:心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