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斗」真的扶不起?

「阿斗」真的扶不起?

《三國演義》中的蜀後主劉禪,為人懦弱愚鈍、寵信閹人而不思治國,最終兵敗國亡而落得個寄人籬下、苟且偷生的下場。在世人心目中,劉禪無疑是個平庸昏饋之主。扶不起的阿斗,也成為人們對庸人的稱謂。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將劉禪塑造為平庸昏聵是文藝創作的需要。陳壽的《三國志》中《劉禪傳》,不過是後主的年度工作簡介,也很難讓人知曉劉禪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君主。而《三國志》注者裴松之詳實的註解,倒是能讓我們從側面了解劉禪的為人與處事。其所引《諸葛亮集》中,有劉備給劉禪的遺詔:「……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

諸葛亮並非阿諛承迎之臣,劉備亦非徒好虛名之主,他們是不會把一個平庸的人硬說成「智量甚大」的。另所引《魏略》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曹爽與司馬懿爭權被殺後,夏侯霸恐受株連而入蜀,劉禪親自出迎。夏侯霸的父親夏侯淵曾為老將黃忠所殺,劉禪向他解釋道:「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並指著自己的兒子說:「此夏侯氏之甥也。」原來,劉禪之妻乃張飛女,而張飛之妻又為夏侯淵的從妹,故而劉禪有此說。此後,劉禪對夏侯霸「厚加爵寵」。劉禪對夏侯霸這一套懷柔拉攏的手段,即使其父劉備在世,大概也不過如此,足見劉禪絕非平庸之輩。

縱觀歷史,劉禪於公元223年在位至公元263年降魏,稱帝四十一年,是三國時期所有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在當時群雄割據、兵禍連年的動亂時代,能執政這麼久,沒有相當的才智是不可能的。也許有人會認為劉禪之所以能安穩地做這樣長時間皇帝,應歸功於諸葛亮的輔佐。其實不然,諸葛亮死於公元234年,輔佐劉禪不過十一年,劉禪在他死後還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而且在這三十年里,劉禪先後任用蔣琬、費禕、董允等賢臣為相,若要說他平庸,實在是委屈了他。蜀將姜維在諸葛亮死後,曾多次兵進中原,說明劉禪並不滿足一隅之地的苟且偷安,亦有統一天下之志。

世人之所以認為劉禪是平庸昏聵之主,主要還是受《三國演義》影響,最著名的便是那個「樂不思蜀」的故事。劉禪降魏後,司馬昭與他宴飲,並在宴席上表演蜀地歌舞。劉禪的隨從們觸景生情,無不感傷,唯有他卻嘻笑自若。司馬昭見此情景,對手下賈充感嘆道:「人之無情,乃可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後問劉禪:「頗思蜀否?」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此事最初載於《漢晉春秋》)乍看,劉禪只知吃喝玩樂、心甘情願做「忘國奴」,無恥到了無可救藥地步。細想,劉禪如此回答,何嘗不是一種大智慧?司馬昭為人,陰險毒辣,不光專權奪勢,且欲謀篡帝位,就連魏帝曹髦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若想殺劉禪,易如反掌。身為階下囚的劉禪,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若想保全性命,就必須讓司馬昭覺得他懦弱無能、不足為慮。以「此間樂,不思蜀」來應司馬昭的「頗思蜀否」,正是他假作痴傻、故意麻痹司馬昭的策略和計謀。周壽昌在《三國志集解》中評價此事:「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自全耳。」事實亦如此,劉禪的養晦之計,迷惑了司馬昭,也保全了性命。司馬昭非旦未殺劉禪,還封他為安樂公。

陳壽在評價劉禪時說:「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暗之後。」劉禪晚年寵信宦官黃皓是不對,但也不能僅憑這一點,就說他是昏暗之主。許多被後人稱道的明君,都難免有「偏聽偏信」之時,又何必苛求劉禪一人?

劉禪雖不是什麼明君聖主,但絕不是羅貫中筆下平庸昏饋之輩。

昔日,在成都謁武侯祠,我發現蜀國君臣文武,上至劉備、關羽、張飛及諸葛亮,下至傳說人物周倉,甚至無名侍者,均能找到他們的塑像,唯獨沒有後主劉禪。也就是說,劉禪不享受後人的祭祀。

劉禪無祭,當然與其是否平庸並無關係,而是因為他的屈膝降魏。據有關史料記載,唐宋時期的武侯祠或昭烈廟裡都是有劉禪像的(今日武侯祠中的塑像乃清時所修)。國人以漢人統治為正統的思想,是在明清之際才最後形成並達到頂峰的,這種「大漢族主義」思想自然也會反映到學術研究上,最為典型的如對待後漢三國,就形成了以漢室為正統、「揚劉抑曹」的史術思想。劉禪降魏,在唐宋時也許算不得什麼,北宋便有兩個皇帝成為金國的階下囚;明清之際就不行了,劉禪降魏對以漢室為正統、「揚劉抑曹」的人來說,無疑是漢人莫大恥辱,所以清時所修的武侯祠,就沒有劉禪的塑像了。

倘若今日重修武侯祠,我想還是應該添一尊劉禪像,以還歷史的本來與歷史的完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父亂彈 的精彩文章:

TAG:漁父亂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