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化騰、李彥宏、楊元慶,科技界代表委員這麼看AI

馬化騰、李彥宏、楊元慶,科技界代表委員這麼看AI

首次被寫入了全國政府工作報告一年後,「人工智慧」(AI)是2018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重點。

對於來自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委員而言,AI基本是必談話題。

今年兩會,包括李彥宏、馬化騰等在內的科技公司大佬都給出了自己對於AI的深度解讀。

李彥宏:AI中美競賽中國優勢在數據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已經是第四年提交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提案了。

從2015年的「中國大腦」計劃,到2016年希望「加快制定和完善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政策法規」,再到2017年的三項提案全部聚焦在人工智慧,今年李彥宏帶來的四項提案中,有兩項與人工智慧相關——希望國家出台政策鼓勵人工智慧的開放平台和關於無人駕駛。

而這背後,人工智慧被視作是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追趕的路上,人工智慧的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

3月2日晚,李彥宏在百度科技園內接受一財科技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這個領域應該說是第二,第一確實是美國,但是如果說其他國家和中國人工智慧水平來比的話,中國有明顯優勢。

就中美對比來看,李彥宏認為,美國人工智慧在人才、基礎理論的研究有優勢,演算法的創新絕大多數在美國發生的。而且美國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對人工智慧的重視程度也普遍於中國互聯網公司更高,所以他們的投入也更堅決、更大……這些都是美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優勢。

而中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於數據上。人工智慧對數據比較依賴的,李彥宏認為擁有7億多網民的中國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7億多人產生的數據和諧、統一,這些數據用來訓練機器學習,訓練人工智慧的模型,可以訓練出來非常有價值的結果。」

馬化騰: AI 的垂直方向已有很多機會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今年兩會期間共帶來八份書面建議,議題涉及數字中國、工業互聯網、金融安全、醫療健康、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

在3月3日晚間舉辦的騰訊2018「兩會」媒體溝通會上,馬化騰又再次圍繞區塊鏈、智慧零售、移動支付、王者榮耀等熱點命題進行了回答。

針對2017年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行業,馬化騰表示自從AI、尤其是AlphaGo起來以後,大家才意識到深度學習威力如此厲害。事實上,深度學習現在在很多的場合是完全可以落地的。騰訊目前後台很多技術,比如說廣告的精準匹配、個性化內容推薦,都採用了AI技術,只是用戶的感知還不太清楚。

馬化騰在接受包括一財科技在內的媒體採訪時透露,在未來的生產製造過程當中,在某些特定場景,就可以用AI技術,以低成本的方式來模擬一個大腦在後面進行管理,從海量的大數據里找出它的規律,通過AI技術,就像一直有一個永遠不累的大腦思考、處置一些信息。

雖然這個設想還有點遙遠。但是馬化騰堅持,如果把這個場景劃的足夠窄、足夠清晰,然後通過深度學習把它的特徵、數據了解之後,就可以開發成演算法。

「先從垂直領域入手,AI的通用或許還遠,垂直方面我覺得已經有很多機會可以做了。」馬化騰解釋道。

楊元慶:AI的「水滴」要滲透到各行各業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這次關注的焦點也是人工智慧。

楊元慶日前提交的《關於大力發展行業智能的建議》中建議用人工智慧武裝各行各業,給實體經濟插上騰飛翅膀。人工智慧的「水滴」,只有滲透到各行各業,才能創造智能未來,而推動人工智慧賦能各行各業,既要「樹標杆」,也要「搭平台」。

楊元慶的觀點是,人工智慧一定要與行業結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業智能,才能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而推進行業智能需要多方發力,包括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大力培育行業智能的領軍企業,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範;建立國家行業智能化應用服務平台,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

此外,楊元慶認為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必須與各行各業融合才能發揮作用。發展行業智能是推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重要途徑。

而快速推進行業智能,既需要人工智慧技術層面的突破,也需要加快行業應用的落地;既需要樹標杆,也需要搭平台。楊元慶認為,培育行業智能領軍企業有助於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範,而搭建國家級行業智能應用平台則有助於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

孫丕恕:聚焦AI前沿理論、科技與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在提交的《加快促進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建議》中表示,現在人工智慧應用成為熱點,但是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前沿研發,人才培養無人關注。人工智慧甚至沒有進入高等教育的學科布局當中。

在聚焦人工智慧前沿理論、科技與人才培養上,孫丕恕認為提供強大計算力是人工智慧繼續飛速發展的必要前提,建議著重規劃適應人工智慧新技術和新產業需求的裝備技術、產品,突破關鍵原創技術,實現裝備水平的大幅提升。

此外,孫丕恕認為國家應該積極布局前沿理論研究和超前技術研發。前瞻布局高級機器學習、量子智能計算等跨領域基礎理論研究,突破無監督學習和自主學習。

在加強人工智慧相關人才培養,推動創新創業方面,孫丕恕希望能夠培育和引進能夠引領AI發展的頂級創新人才和團隊。特別是建設人工智慧學科,完善人工智慧領域學科布局,從大學本科生開始設立人工智慧相關專業,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等機構合作開展人工智慧學科建設,設立聯合實驗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鰲亞洲論壇 的精彩文章:

最新日程上線!看看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都準備了哪些會?
非洲「矽谷」崛起引來美歐風投的注意

TAG:博鰲亞洲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