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才成長路》歷經六年挖掘香港音樂神童之路

《天才成長路》歷經六年挖掘香港音樂神童之路

天才的成長與普通人相比,

多了勤奮,少了焦躁。

一部《

天才成長路》讓人感到天才

居然是這樣「歷練」而成。

香港是一個高度發達的金融城市。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

處處存在商機,也處處蘊含危機。

在這一個純資本運作的都市之中,

對於藝術而言缺乏一定的生存土壤。

如果您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1】藝術「誕生地」

眾所周知,香港的經濟發展

來源於金融與貿易活動。

基本上世界各大銀行

在香港都設立有分支機構。

總之,香港是一個物質富裕的社會。

在這樣的環境下,

究竟能夠誕生出藝術家嗎?

答案是肯定的。

熱愛藝術,並且做出相關成績的人

不會因為生活環境而改變人生目的。

在《天才成長路》一片中,

音樂神童黃家正的成長與學習

就很好的印證了這一切。

父親老黃是一個醫生,屬於富裕家庭。

他不僅可以給小黃購買樂器,

也能夠支付得起相關的教學費用。

但是小黃是否能夠獲得「音樂神童」的稱號

都取決於自己是否對於音樂感興趣。

在片中,老黃只是在物質上提供了外部因素,

真正獲得成功的,還是小黃自己的努力。

【2】天才少年也普通

作為一個普通孩子,

黃家正和同齡人相比

甚至有些呆板與僵化。

小平頭,穿著老土的成人化服裝,

讓自己與同齡人差距進一步拉大。

不過,作為一個熱愛音樂的「怪才」而言,

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當他坐在鋼琴面前的時候,

才能夠顯現出如同大師一般的神情。

手指頭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來回自由翻滾。

同時,優雅的天籟之音

頃刻響徹傾聽者的心扉。

在此時,11歲的黃家正

在鋼琴演奏的能力上

早就遠遠超過了同齡人!

專業水準可見一斑!

近年來,黃家正參加了多次國際性質的比賽,

並且獲得了不少獎項。

看著這麼小的孩子卻有如此成績,

相信很多家長心裡

也有了「望子成龍」的想法。

通過紀錄片,我們知曉了他父親

對於孩子的教育方法與精華所在:

細節是關鍵,反覆練習是訣竅

父親和老師對黃家正的

那種教育已經達到苛刻的地步。

小編雖然不懂鋼琴之類的樂器,

但是通過影片中父親和老師的教育,

在看到黃家正的表情。

只能感嘆一句:

天才不是這麼好當的!

【3】「魅力領袖」

當進入17歲的黃家正

不僅繼續著自己苦行僧式的訓練。

同時,自己也開始用所學進行教學活動。

他採取最嚴厲的訓練方式,

訓練這「男拔萃書院」的樂團。

樂團的孩子們都是中學生,甚至小學生。

黃家正很好的繼承了老師與父親的

嚴厲與苛刻的教學思想,

對於那些出差錯,

哪怕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差錯,

都會採取最嚴厲的責罵。

就連與黃家正最好的朋友都不得不承認,

對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嚴厲與細緻

顯示出強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

大家都認為黃家正把自己當成了「神」。

正是在黃家正的嚴要求與高標準下,

他所帶領的樂隊獲得了外界的多次好評。

在本港地區以及世界範圍的

多次音樂演奏活動中,

這支隊伍多次榮獲了冠軍的榮譽。

【4】人生目的是什麼?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有人說是獲得足夠的物質財富;

也有人說是要擁有無與倫比的權利。

在黃家正看來,沒什麼比追尋完美

要更能凸顯人生的意義。

他不相信神的存在,

但是他卻對於追尋真理

有著不一般的執著與熱情。

正如,他在「臉書」上寫的那樣——

自己是否能找到「真理」

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

過程即為尋找自我教學中成長與體驗。

至於音樂或是自己培養的樂隊而言,

只是人生尋找的一個部分而已。

音樂屬於藝術範疇,有著高雅的氣質,

而哲學卻是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道理。

兩者之間能夠進行很好的關聯嗎?

黃家正對於哲學的理解

不亞於自己自身對於音樂的追尋。

因此,他在對於《易經》的

研究中就將「八卦」與道家思想

完美的與自身的音樂融合起來。

道家思想中的「宿命論」

就是很好的一種解釋與自我宣洩。

當黃家正在音樂的「海洋」中

遨遊感到疲倦時刻,

他往往就會想到命運的學說。

他堅信自己的宿命

並且為了夢想繼續奮鬥。

因此一切事物皆可釋然。

在未來的歲月里,黃家正會

繼續在音樂的藝術中

不斷展現出自己的才華,

並且繼續以嚴格的方式領導著

自己的樂隊獲得更多的殊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綜藝咖 的精彩文章:

《電鋸驚魂8》恐怖「電鋸」再一次創意來襲!

TAG:綜藝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