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縣級市房屋的變遷

縣級市房屋的變遷

這個假期,我針對縣級市的房屋變遷在我的家鄉遼寧省鳳城市進行了寒假實踐,通過與前輩對話,翻閱舊照片,與如今的新鳳城對比,切實感受到了家鄉幾十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改革開放的重要作用。

鳳城古稱鳳凰城,因在鳳凰山腳下而得名,城中貫穿二道河,為了便於河兩岸通行,其上建了鳳凰橋。

原鳳凰橋

從舊照片中看出,就以這一山一水一橋為參照物,在二道河南面距鳳凰山腳下約一公里處,曾經除了只有一兩個農村小土房外,幾乎全部是未開發利用的土地,土地的利用率較低;而如今覆蓋了二三十層的居民樓以及別墅區、體育館、圖書館等,成為了居民居住、鍛煉的好去處。鳳凰橋南面曾經也只是幾棟矮樓,而火車站在鳳凰橋南面,距離縣級市的中心(在鳳凰橋北面)較遠,南面同時具備學校(鳳城五中、鳳城六中)、醫院等居民生活所需場所,如果沒有很好利用是一種浪費。

二道河南面

如今,天河灣、銀河灣等高樓密集的校區均坐落在此處,既拓展了居民居住範圍,也為人們帶來了方便。與此同時,房屋的質量也得以提高,十幾年前建的六層樓房多數保暖、防震並不到位,近幾年修建的樓房在蓋樓同時外層加上保溫牆,材料選用混鋼凝,保溫、安全比較到位,居民居住質量得以提高。

今鳳凰橋

鳳城市的房屋變遷既有水平佔地面積範圍的變化,同時也有豎直方向高度的變化。

原城區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陸陸續續均得到開發利用,建起了質量較高的居民小區,順著二道河流向,城市居民建築向東、西方向拓展,由於南面的鳳凰城站火車站與後修建的東北面的鳳城東站高鐵站,南北方向區域的居民用房、商業用房也相繼建起。同時,樓的高度從原來的農村小土樓,到後來的六層小樓,再到現在三四十層的高樓,樓的高度可謂變化迅速。

原鳳凰山前

同時,學校、醫院等場所的建築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我高中階段就讀的鳳城一中為例,幾十年前的校門是如今校園內部的欞星門,之後校園面積擴大,保留原來的欞星門作為校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原鳳城一中

新建一校門,保留並維護了古建築魁星樓,增加了四百米跑道、足球場、籃球場,於十年前翻修了體育館,修建了如今的高三樓—致遠樓,五年前年又將舊教學樓改建成如今高一、高二的八層教學樓。學校在保留代表學校歷史悠久的建築的同時,煥然一新。

鳳城一中

房屋的變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這座縣級市的發展以及人民需求的變化,居民居住區域擴大、樓房高度增高、居住條件不斷優化,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下,這座縣級市漸顯大氣秀美,煥發生機。

文案 高克

排版 陳天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骨不止三班斧 的精彩文章:

TAG:新骨不止三班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