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蟄時分,大地回春

驚蟄時分,大地回春

3月5日

3月5號,正月十八,是開學的第一天,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驚蟄。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閑。這時北方還處於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而南方已經是大地回春了。

可別小看了驚蟄這一天,這一天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這天開始,大地開始返春,氣溫回升,要馬上開始農活,要及時做好施肥工作與病蟲害防治。

說到一個節日,當然也少不了民間風俗,其中就有「打小人」驅趕霉、驚蟄吃梨、蒙鼓皮......其中最著名的就數驚蟄吃梨了。

關於驚蟄吃梨有以下三種說法

1、因為驚蟄這一天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吃些梨子可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2、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蘇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並預防。

3、蘇北及山西一帶有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

說到一個節日,古人們當然會暢所欲言,抒發自己的心中所想。

《驚蟄》長卿

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鯽鰣早成蔭。

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

《驚蟄》(左河水)

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

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

驚蟄,這一天你是因為外面的雨而煩躁,還是因為大地的回春而喜悅呢?要小編我說,驚蟄的到來,是大地回春的表現,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為他們點贊。

圖文編輯-陳雅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湘警刑技人 的精彩文章:

TAG:湘警刑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