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誰動了你的安全感?學習札記——拆掉思維里的牆

是誰動了你的安全感?學習札記——拆掉思維里的牆

2018年日更第8天

《拆掉思維里的牆》作者古典,新精英生涯總裁,美國生涯教練國際認證CBCC中國首席導師,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培訓師,被業內認為是「中國職業規劃界的新一代領軍人物」。2007年,創辦新精英生涯,希望幫助30%的青年人,成長,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因為作者有職業規劃的背景,所以這本書對於職場人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去年,我詳細了解過新精英的課程,如果有機會還是想去系統的學習一下相關知識。這本書中,隱約可以看到新精英課程的一些內容,價值連城。

01

前幾天,唐山一位收費站大姐火了。

事情的起因是地方政府財政調整,收費站被取消,收費站大姐下崗了。

面對這突如起來的變化,她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了收費站,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有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到什麼東西了。

乍一想,她說的還是有些道理,自己將最好的青春都獻給了自己的崗位。

但再一想,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情理之中的結果了。那個時代收費站,可是旱澇保收的高級工作,在這樣工資高、工作量小、收入有保障的環境中,有多少能躲過被溫水蒸煮的命運呢?

很多時候,穩定和懸崖就像硬幣的兩個面,如果你沒有掌控硬幣的主動權,那你害怕的那一面,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翻上來,還會讓你措手不及。

02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時間,一群退休廣場舞大媽也火了。

起因是淘寶開價年薪40萬招廣場舞大媽領袖。

年薪40萬可以PK掉90%以上的職場人了。況且,年齡還都是60歲以上。

先挑兩份簡歷看看:

83歲的李奶奶,清華大學畢業,做過8年清華大學杭州校友會秘書長。退休後開始學電腦,三年前開始用智能手機。精通網購,還熟悉比特幣、區塊鏈、機器人、心理學等新鮮事物。

這麼大年齡了,還有底氣應聘年薪如此之高的工作。步入老年的他們,依然有一顆不斷學習的心。

職場中,通過持續學習,練就掌控自己的能力,才是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核心競爭力。

03

前幾年,有本小書《誰動了我的乳酪》風靡全球。

書中通過四隻小老鼠穿越迷宮的故事,引出對安全感和穩定的思考。在職場上,「乳酪」就是我們生命中最想得到的東西,「迷宮」的尋找就是我們花費時間與精力追尋你所欲求的東西的地方。

小老鼠門面臨突如其來的變化,也曾陷入迷茫、彷徨中不知所云。但經過努力,他們之中還是有老鼠對這些變化做出適當的應變,並在迷宮的牆上寫下他改變自己的心路歷程及從中所得到的經驗。

當你看到那些牆上的標語時,你就能自己找出處理變化的方法,了解了這些方法,你就可以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擁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職場中,沒有人能拿走你的「乳酪」,也沒有人能拿走你的「安全感」。如果有一天,變化帶走了你的「乳酪」和「安全感」,那你只能怪你自己。

04

套用幾米的一句話:迷宮般的職場,讓人習慣有相同的期待,讓人習慣走相同的路線,到同樣的目的地;習慣讓人的生活不再變。習慣讓人有種莫名的安全感,卻又有種莫名的寂寞。而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習慣會讓你錯過什麼。

關於體制內外之爭,由來已久。不管你在哪裡工作,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會有真正的穩定。

體制內的貌似穩定不過是暫時的麻痹,當變化撲面而來時,也許你連蒙眼狂奔的機會都沒有,就已經跌落懸崖。

如果唐山收費站大姐能在工作最穩定的時候,像應聘淘寶大爺大媽那樣,時刻不忘學習,培養自己的其他工作能力,或跨界其他行業,那她現在也許對於體制內的遣散還求之不得呢。

體制外的顛沛流離不過是暫時的相對「不穩定」,你可以更好的感知「殘酷」的味道,倒逼自己更快速的成長。

世界本沒有「安全感」,習慣的多了便成了「安全感」。但能讓你「安全感」一勞永逸的,只有你不斷彪悍的能力。

05

金句庫:

1、安全感這種東西人人都想要,但過度追求卻可能是有害的,因為過度追求安全感,必定是以放棄很多潛在的機會為代價,這個結論來自於風險和利潤之間的關係。

2、追求絕對的安全感,往往就容易把自己困在思維之牆,做什麼都做不好,甚至有人會因為左選也不對,右選也有顧慮,從而選擇了什麼也不改變。

3、有那麼一些人,因為恐懼,所以一切不在自己掌控範圍內的,哪怕僅有一丁點的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都會非常害怕,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的掌控。

4、有趣之人,人生處處見有趣,無趣之人,人生處處是無趣。

方法論庫:

機會成本:為了某事或某物放棄了另外一種選擇的利益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鑠讀 的精彩文章:

TAG:鑠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