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消滅了太平天國,擁兵三十萬卻不願當皇帝,原因主要有四點

曾國藩消滅了太平天國,擁兵三十萬卻不願當皇帝,原因主要有四點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嚴重動搖了大清王朝的統治。清朝的八旗軍無法打敗太平軍,只能依賴地方武裝解決問題。曾國藩編練的湘軍應運而生,並快速發展壯大,成為清政府可以依靠的唯一軍隊。

1864年湘軍攻破金陵(也就是南京城),歷時14年的太平天國起義宣告結束,這時曾國藩擁兵三十萬,有了當皇帝的條件。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曾國藩如果不稱皇帝,很可能面臨被殺的命運。

此時,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及眾多將領,確實提出要擁護曾國藩做皇帝,但是令他們失望的是,曾國藩卻對自己的部下大發脾氣,並且讓眾人再也不要提這件事,否則會引來殺身之禍。

筆者認為,當時曾國藩不願做皇帝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一是曾國藩直接指揮的部隊有限。湘軍號稱30萬,曾國藩能調動的僅有10餘萬,嫡系只有曾國荃的五萬之眾。而就是這五萬湘軍,等到攻佔金陵之後,也是腐敗叢生,早已失去了進取之心。

二是對湘、淮軍幾位重要將領,清政府採取了分化瓦解政策,對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等人分別進行了拉攏和扶植,以便於控制和利用。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曾國藩曾評價他好打「痞子腔」,是個典型的滑頭。

三是在軍事上清政府提前進行了有針對性地部署。由內閣大學士兼湖廣總督官文鎮守武昌,據長江上游;江寧將軍富明阿坐鎮揚州,據長江下游;僧格林沁親王屯兵皖、鄂之交,這一切都對曾國藩有牽制和威脅作用。

四是曾國藩自小受儒家教育,忠君思想比較重,曾國藩一直對清王朝忠心耿耿,雖然後來只給自己封了一個侯爵,沒有兌現給予封王的承諾,但曾國藩骨子裡的忠君思想讓他選擇了順從。

同時,曾國藩一向是老成持重,凡事想的比較周全,在分析當皇帝弊大於利時,他對於做皇帝失去了興趣,不可能為之冒很大的風險,他當時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自保,如何讓慈禧太后能夠更加地信任自己,最終曾國藩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做一個對得起清朝的忠臣,並在最後得以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這個連阻擊美軍王牌師七天,戰士陣亡不流血不倒地,嚇跑美軍坦克
普京曾經說過,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看看他成長的經歷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