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創新、消費升級,「新零售」模式已成中國經濟增長重要支撐點

科技創新、消費升級,「新零售」模式已成中國經濟增長重要支撐點

新華網昨日發表了一篇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性文章,旨在探討「新零售」創新發展模式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積極意義,並重點探討了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中國企業,踐行創新發展的努力。

本文摘錄了其中一些觀點,整理成文。

自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新零售」成為互聯網發展的熱點,2017年更是爆髮式的發展,各種新的零售創新層出不窮,也引起了國家對「新零售」發展的重視。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更是將「新零售」定義為未來國家的發展方向。阿里巴巴集團將2017年定義為「新零售」元年,2017年天貓雙11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零售」模式,以近1700億的銷售額更是將「新零售」這一嶄新的商業模式推至大眾面前,也讓大家見識了「新零售」對實體經濟的促進和影響。

中國經濟「新零售」模式下的創新與增長


從亞馬遜在大洋彼岸的第一個實驗性無人超市開啟「新零售」大門以來,在阿里巴巴集團、娃哈哈宗盛智能等互聯網公司的推動下「新零售」在中國蓬勃發展,先後出現了盒馬鮮生、娃哈哈宗盛智能、繽果盒子、魔盒CityBox等等全新零售形態,在吸引大眾目光的同時也推動了「新零售」從概念走向實踐。

「新零售」的發展證明,它既不是傳統的零售店鋪,也不是泛泛的網店,而是與實體經濟高度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模式。在傳統製造業領域,娃哈哈宗盛智能可謂是先知先覺,先發制人,依託娃哈哈集團傳統飲料製造商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全方位的渠道覆蓋,與阿里巴巴等互聯網科技企業深入合作,線上、線下聯動,數據實時共享,實現柔性製造、個性定製生產等先進生產和管理技術,推動傳統製造業的技術與管理升級。

而在多年來吵得沸沸揚揚的實體與線上之爭,阿里巴巴集團將海內外超100萬商家線上線下打通,另有近10萬智慧門店、60萬家零售小店、5萬家金牌小店、4000家天貓小店,這些都一改實體店與網店競爭的態勢,將二者有機融合,在帶給消費者最優購物體驗的同時迅速帶動就業,讓創業開店蔚然成風。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農村推廣的村淘已然有3萬餘家村淘站點,配合國家精準扶貧戰略,村淘已經成為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新零售」的發展也表現在對傳統百貨業、超市的變革上,比如阿里巴巴與銀泰百貨聯姻,對三江購物的整合,以及騰訊與永輝超市、萬達、海瀾之家等零售商的合作、都是對傳統零售行業的變革,並以此為契機帶動服務業的整體提升。

「新零售」的實體店不同於傳統的實體店,是以技術創新為出發點,像盒馬生鮮、宗盛智能無人售貨機、無人便利店等,都是突出技術創新與新技術應用,這不僅讓服務升級,更為重要的是在全社會營造出科技創新的社會氛圍,使科技創新成為理念深入人心,讓科技創新真正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以娃哈哈宗盛智能為例,根據國外同行經驗,能在無人售貨機領域獨樹一幟、稱霸一方的必然是傳統飲料製造商,理由頗為簡單:無人售貨機的市場推廣,鋪點布局,極度依賴渠道和供應鏈。同理,娃哈哈宗盛智能作為關注在新零售無人智能售貨機、無人便利店領域的企業,既擁有實在的技術,又擁有龐大的渠道資源體系,在其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對整個社會的消費結構產生巨大影響!

「新零售」已經成為保持中國經濟活力,推動創新創業的關鍵動力。由阿里巴巴首倡的「新零售」,不僅在理念上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更實實在在地成為中國商業進步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新零售」已經成為保持中國經濟活力


正如馬雲所說,「新零售」是一種中國模式,是對全球商業發展的貢獻,需要全社會的力量來推動和實現。

「新零售」的重點在「新」,內容在「零售」。這裡的「新」既需要在舊模式基礎上的改造,也需要顛覆式的原創。無論哪一種「新」,都應該是技術的「新」,管理的「新」,模式的「新」。「零售」的內容也應該是承接前面的「新」,要有別於傳統的零售,應該是一種去中心化,高可達性,易感知,超便利的全新零售,所有這些都需要「新零售」企業去創新,去實踐。參與「新零售」的企業應立足創新,以技術創新為根本,以模式創新為工具,以產品創新為媒介,實現「新零售」中國模式創新,帶動實體經濟的創新和發展。

「新零售」作為一種中國模式,深刻影響未來中國經濟發展

本資訊信息來源於互聯網,由氫創社整理髮布,期待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氫創社 的精彩文章:

TAG:氫創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