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該給孩子留點什麼?

父母該給孩子留點什麼?

上帝的選民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猶太人,這幾個名詞最近似乎頻繁出現在我的眼前。最近開始讀《思考的快與慢》,作者提到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可以追述到他在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任教時期的一場研討會。讓我想起《人類簡史》的作者也是在希伯來大學任教,《向前一步》的作者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也是猶太人。

猶太人只佔世界總人口的0.3%,卻獲得過154個諾貝爾獎,占獲獎人數的33%。在其它頂級國際科學獎項中,這個比例也非常高,例如在數學方面的菲爾茲獎和計算機方面的圖靈獎中猶太人獲獎比例都超過了四分之一。

猶太人這個民族為何如此厲害?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因為猶太人特別重視教育和精神財富的傳承。我不禁要問,為什麼猶太人如此重視教育?這種傳統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出埃及

據《舊約》出埃及記記載,

猶太人本是埃及人的奴隸,

被上帝選中、受上帝指引逃出了埃及。

查閱猶太人的歷史會發現,猶太人雖自稱是上帝的選民,但卻是個多災多難、屢遭蹂躪的民族。猶太國在公元前722年後一直保持獨立,而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征服了以色列,攻破耶路撒冷城後巴比倫國王下令將俘獲的猶太人全部押送至巴比倫淪為奴隸。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戰勝巴比倫,居魯士大王下令釋放猶太人,才允許他們回到以色列。

回到以色列的猶太人重建了耶路撒冷城。到了公元前4年,猶太國被羅馬帝國征服。公元66年猶太人發動叛變,4年後耶路撒冷被前來鎮壓的羅馬大軍攻破,羅馬軍隊摧毀了耶路撒冷城,如今耶路撒冷著名的西牆便是那時猶太聖殿殘留的一部分基礎。耶路撒冷被羅馬攻破後,猶太人被驅逐出耶路撒冷地區,被迫再次流亡。

西牆

西牆又稱哭牆,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時在這裡禱告、哭泣。

流亡的猶太人遍布中東、北非和歐洲地區。生活在伊斯蘭教地區的猶太人過得相對安寧,可是生活在基督教地區的猶太人就悲慘了。公元一世紀後,興起的基督教和猶太教出現徹底對立。由於基督徒相信猶太人害死了基督,千百年來基督教國家對猶太人一直是歧視和厭惡的。在重農抑商的古代,猶太人只被允許從事商業,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可正是這種賤業卻給猶太人帶來了大量金錢,這又更加激起了基督徒對猶太人的仇恨。中世紀時期(五至十五世紀)尤其是宗教混亂和十字軍東征期間,基督教國家中的猶太人遭到了嚴重的迫害和屠殺。直到近代,在二戰中發生的納粹對猶太人大屠殺的大部分原因仍然是宗教對立和仇富。

1948年,猶太人雖然復國建立了現在的以色列,但和巴勒斯坦以及周邊阿拉伯國家至今仍然衝突不斷。

說完了猶太人的歷史,回到我們的問題:猶太人為何特別重視教育和精神財富的傳承?

以色列

地處亞非之間的以色列乃兵家必爭之地

我認為與以色列所處的地理位置有極大的關係。以色列所處的地方正是亞洲和非洲交接之處,又與歐洲文明發源地希臘同處地中海東部。這使得它成為了歐洲文明(希臘、羅馬)和兩河流域文明(巴比倫、波斯)的必爭之地。頻繁的戰爭引發了猶太人的悲慘歷史。在不斷經歷的巨大災難中,一切物質財富都無法保留。這樣,猶太人自然而然變得極為重視知識的累積和精神財富的傳承。對教育的高度重視以及大量投入,造就了猶太人在科學領域的巨大成就。

精神財富的力量

在這世界幾千年的戰爭與紛亂之中多少民族消亡殆盡,不管是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古埃及人還是曾經有著強大戰鬥力的匈奴人都已不知蹤影。而弱小的猶太人在遭遇了如此之多的劫難後不僅頑強生存還能培養出眾多優秀人才,不得不讓人驚嘆。

猶太人的祖先編寫了《舊約》,自詡為上帝的選民,並把它變成了一個人人都相信的故事,一代代傳承。他們虔誠的相信自己是上帝最喜愛的人,相信上帝絕不會將他們拋棄。就是因為這樣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艱難時刻,使他們在歷經磨難後還能再次崛起。

我們中國作為現今僅存的文明古國,老祖宗也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精神財富。儘管我們的武力不是最強大的,歷史上也數次遭遇入侵和統治,但我們的中華文化卻異常強大,中國故事如此吸引人,一次次將外族融合到我們中華文明中來,成為我們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中國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取得巨大的經濟成就,同樣也離不開祖先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只要想到我們五千年輝煌的歷史,想到我們曾經幾千年都是世界第一,頓時就對我們民族復興信心滿滿。

又想起前段時間看過的一段劉強東的訪談錄。訪談中劉強東提及自己小時候的經歷,說到那時他們山村裡的窮困,談到離家時爺爺對他囑咐,要他努力重振家業。我當時很驚訝於劉強東的爺爺這樣一個山村老人為何會說出「重振家業」這樣一番話,後來才知道劉強東的曾祖父是經營船運的大商人,只是由於時代變革,家業衰落了,但從劉強東爺爺的話就會發現他們家族中的自信和自豪從未衰落。也許正是這種家族傳承的自信心給了劉強東創業的勇氣和力量。

在歷史的長河中多少宮殿樓台灰飛煙滅,而那些深刻的智慧和偉大詩篇卻能萬世流傳。民族和國家要講好民族和國家的故事才能更好的發展,一個家也要有一個家的故事和精神傳承來激勵和幫助後代,使他們在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時保持一顆堅定、樂觀和自信的心。

*****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譚 的精彩文章:

TAG:博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