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棺材一直未落土,遭潑漆後人怎麼看?為啥不移靈大陸?

蔣介石棺材一直未落土,遭潑漆後人怎麼看?為啥不移靈大陸?

蔣介石1975年4月5日逝世後,至今43年仍未入土安葬。

他的棺材暫厝在台灣省桃園縣大溪鎮慈湖寢陵。

蔣公死前交代後人,有朝一日把他遷回大陸。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後,也交代後人將來葬於大陸奉化老家,「葬於母親身旁,生生世世再也不離開她老人家」。

(台北蔣公銅像)

然而,世事變幻天翻地覆,蔣家後代不再從政,親日台賊開始搞破壞。

前有蔣公銅像被撤,後有銅像玷污砍頭,今又有人到寢陵朝蔣公棺材上潑漆。

遙想蔣公抗日居功厥偉,退台後兩蔣重建台灣,美帝面前始終堅持一個中國、民族大義。

而今棺內屍骨未葬,外面瘋狗已咬到身邊,槨內兩蔣怎得安息?!

實際上,兩蔣逝世30年來,蔣家後代多次提及移靈事宜。

最早在台灣正式場合提出兩蔣棺槨奉安的,是蔣緯國。

1996年7月,蔣介石的養子、80歲的蔣緯國「資政」,在國民黨相關會議上首次動議蔣介石棺材「奉安故土」,比照孫中山的陵墓進行安葬。

此事台灣當局商議後決定「就地奉安」,葬於台灣,在五指山選好了墓地。後在蔣經國之妻蔣方良的支持下,開始了動工。

(蔣緯國,1916年10月-1997年9月)

但這遭到了蔣介石唯一在世的孫子蔣孝勇的反對。

1996年他雖然患癌,但仍召開發布會,表示「蔣家堅決同圖謀分裂中國的『親日分子』抗爭到底。」

並宣布「兩蔣遺志是回大陸安葬,蔣家絕不違背先人遺願,堅決反對『就地奉安』。」

對於坊間流傳浮棺風水之說,患癌的蔣孝勇看得很開,說:

祖輩父輩留給他們的恩澤已很豐厚,「人生在世要靠自己努力,即便有所謂的風水,蔣家後人也絕不會因為祖上庇蔭,而有違先人遺志。」

蔣經國1988年去世後,他的3個兒子在10年不到的時間裡都患絕症英年早逝,不僅讓人想起「棺材不入土,後代不長壽」的說法。但蔣孝勇在臨危之際說出這3句話,著實令人感佩。

2004年,隨著蔣方良的去世,五指山移靈一事也停了下來。

之後,蔣孝勇遺孀蔣方智怡多次回大陸考察,並提出移靈大陸的說法。

此舉招致與蔣方智怡不甚和睦的蔣孝嚴的反對。

他本是蔣經國庶出,身份一直不被蔣方良等承認。

但蔣方良逝世後,蔣孝嚴改姓為蔣,正式認祖歸宗,成為蔣家後代。

此時的蔣孝嚴是唯一從政的蔣介石後代。他針對蔣方智怡的說法進行表態說:

兩蔣移靈大陸是個敏感的問題,現在談,不合時宜。

(蔣孝嚴回大陸掃墓祭祖)

2007年在公開場合紀念日活動中,他以蔣經國之孫的身份向媒體表示:

移靈大陸要考慮3個條件:一是島內政局,二是兩岸關係,三是大陸局勢。或許三五十年後可行。

「以目前時刻,我不考慮、甚至反對兩位老人家移靈大陸。」

(昔日蔣介石全家福)

到了第四代,蔣家仍然只有一個從政的,就是蔣萬安。

2018年2月底發生的蔣介石棺材遭潑漆一事讓他痛心不已。

他向媒體表示:

蔣經國先生認同這塊土地。而自己身為蔣家後輩,也希望祖先能入土為安,但必須尊重長輩們的想法,由家屬共同決定。

(蔣萬安)

第四代中比較活躍的還有蔣友柏。

他是蔣孝勇之長子,台灣橙果設計的老闆。在早年出版的《懸崖邊的貴族》一書中,他曾這樣評價移靈一事:

「要處理兩蔣移靈這件事,首先要請有關政府部門響應對這件事的定位,是當做『國事』來處理?還是看作蔣家的家務事?」

蔣友柏說,若是「國事」,處理起來也不複雜。台灣領導人不止兩蔣,還有嚴家淦,他安葬在了五指山。

(蔣家第四代,右二為蔣友柏)

他表示,如果當局要比照嚴家淦的安葬方法,把兩蔣移靈到五指山安葬,蔣家也會尊重當局的意思。

而如果讓蔣家後代當做家務事處理此事,那就更好辦。找長輩們商量一下就成了,按照蔣介石的意思,以個人身份移靈大陸,到浙江奉化縣老家安葬最好不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宋美齡算不算是小三?
為什麼日本人也嫌棄東條英機?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