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康夫婦接連生出聽障兒女,專家建議:有家族史人群應考慮行基因篩查

健康夫婦接連生出聽障兒女,專家建議:有家族史人群應考慮行基因篩查

南方農村報訊 每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

「主動預防,是從根源上減少聽障殘疾的最好辦法。」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官萍提醒,新生兒出生72小時內一定要接受聽力篩查,必要時考慮基因篩查,避免錯過語言發育的關鍵期。此外,還要避免某些後天因素可能造成的聽力損傷,包括長時間的噪音刺激,鏈黴素、慶大黴素等耳毒性藥物,以及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遷延不治等。

先天性耳聾:出生72小時內篩查聽力

先天性耳聾是引起兒童聽力障礙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我國每年出生約3.5萬患有聽力障礙的新生兒。

潮州一對聽力健康的夫婦,生下的一對兒女卻都患上先天性耳聾,大女兒要植入人工耳蝸,大兒子則要佩戴助聽器。2012年,媽媽意外懷上了第三個孩子,對於孩子的健康十分憂心。

在張官麗的建議下,這對夫婦接受了產前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夫妻倆是大前庭水管綜合症的基因攜帶者。這是一種先天性內耳畸形性聽力障礙,患兒出生時聽力接近正常,一般在2歲左右開始發病,聽力逐步下降,最終可致全聾。

幸運的是,三胎寶寶的檢查結果和爸爸媽媽一樣,不會發病,夫妻倆這才鬆了一口氣。孩子出生後聽力正常,如今已經準備上小學了。

「新生兒出生72小時內一定要接受聽力篩查,若通不過,需要在出生42天進行複查,及早干預,避免錯過言語發育的關鍵期。」張官麗表示,家族中出現過先天性聽力缺陷、無明顯外因漸進性聽力損失,用藥後聽力下降的先例,特別是已生育過聽障兒童的人群,生育前還應考慮進行基因篩查。

後天性耳聾:遠離噪音環境,避免葯毒

小黃跟大部分年輕人一樣喜好音樂,近半年經常每天戴耳機聽音樂超過4個小時,而且音量較大,甚至戴著耳機聽音樂睡覺。春節期間,小黃返鄉歡聚,放鞭炮、KTV高歌等排期緊湊,他開始出現耳鳴,回到安靜環境才有所緩解。節後回廣州連續看了3場電影后,小黃髮現左耳已經聽不到了。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喉科雷蕾博士介紹,雜訊性耳聾是由於聽覺長期遭受雜訊影響而發生的緩慢進行性感音性耳聾,早期表現為聽覺疲勞,離開雜訊環境後可以逐漸恢復,久而久之則難以恢復,嚴重時可導致不可逆的神經病理損害,甚至終身失聰。

雷蕾博士建議,日常應控制噪音來源,減少噪音接觸時間,做好降音防護。在噪音較大的場所使用耳塞,對於保護聽力有幫助。

此外,生活中造成聽力損傷的因素還有很多,如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造成的病源性耳聾,服用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引起的耳毒性耳聾,都應提高警惕。

老年性耳聾:重度患者宜人工耳蝸植入

耳聾在老年人群發生率更高。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彭宏表示,老年性耳聾屬於自然衰老過程,是不可逆的退行性變,「我國60歲以上人群老年性耳聾發病率達60%左右。」

老年性耳聾的典型癥狀是不明原因的雙耳對稱性、逐漸加重的感音神經性聾,它不僅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甚至增加老年痴呆、高血壓、糖尿病的患病幾率。

「對於聽力障礙已經影響生活質量的老年性耳聾患者,藥物治療收效甚微,只有通過聽力康復干預措施得到改善。」彭宏表示,對於重度以上成人語後聾患者,即使最高配置的助聽器也無效,可以選擇人工耳蝸植入。

據了解,人工耳蝸植入是當前治療重度和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最有效也是唯一的手段,絕大多數患者通過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都能得到滿意的聽覺補償。當患者確定無法獲益於傳統助聽器時,宜儘早到正規醫院耳鼻喉科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記者 朱斌 方壯瑋 通訊員 高龍 朱璐詩 戴希安 吳佳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村醫 的精彩文章:

打火鍋需因人制宜

TAG:南方村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