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貨幣「感冒」了 不能讓區塊鏈「吃藥」

數字貨幣「感冒」了 不能讓區塊鏈「吃藥」

徐曉蘭

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2018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作為多年投身科技領域的專家,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委員徐曉蘭今年關注區塊鏈的發展,帶著新鮮的提案內容做客《兩會問道》。

●區塊鏈是顛覆性技術 不等同於數字貨幣

徐曉蘭委員說,今年特別關注到區塊鏈技術的原因:

▼大家對區塊鏈有誤解,事實上區塊鏈不等同於數字貨幣。

▼區塊鏈技術會構成未來數字經濟和誠信社會的最基礎的顛覆性的系統架構。

區塊鏈究竟顛覆了什麼呢?徐曉蘭說,顛覆了互聯網時代的契約方式,帶來了數字的有價值的交易。在數字時代,大數據如同石油、天然氣,它是有價值的資產,誰具有擁有權誰具有使用權。

●數字貨幣「感冒」了不能讓區塊鏈吃藥

數字貨幣真的有價值嗎?徐曉蘭梳理了區塊鏈發展歷程的四個階段:

技術起源階段

數字貨幣階段

智能合約階段

社會治理階段

她說,在智能合約階段,如果沒有很好的約束和引導區塊鏈的發展,那麼數字貨幣的階段是走不遠走不穩的。

現在中國的區塊鏈技術跟世界其他各國應該是屬於同一起跑線的,所以不是說數字貨幣 「感冒」了讓區塊鏈去吃藥,這樣可能就會喪失在國際上的競爭機遇和話語權。

●區塊鏈讓人人參與生產製造全流程

徐曉蘭說,區塊鏈除了應用在金融領域裡,提升了金融效率降低了成本外,在其他領域也帶來了應用紅利。比如,在智能製造的應用中體現出幾大特性:

提質:對整個製造質量全流程管理

增效:降低企業與企業之間、系統內部之間的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

降本:從生產、設計、製造、銷售和服務,全流程的成本都得到有效控制,且有效防控工業控制安全

眾創:實現個性化定製,人人可參與到生產全流程

●徐曉蘭委員對未來推進和規範區塊鏈發展的建議

加大對區塊鏈前沿基礎技術和戰略發展方向的預判

加大基礎技術研究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立法工作投入

加大風險監督和防控的系統工程建設

加緊部署區塊鏈標準、推進國家標準體系建立

主持人:張言    編導:張丹丹、宿嫚    後期:任彥芳

責編:周海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冒 的精彩文章:

舉手之勞防治感冒
感冒為什麼不能輸液?

TAG: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