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驚蟄,全家一定要這麼做!保你一年不生病!趕緊收藏

今日驚蟄,全家一定要這麼做!保你一年不生病!趕緊收藏

微雨眾卉新

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

耕種從此起

春雷響,萬物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古人稱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為「蟄」。當春天的第一聲雷響起時,冬眠的動物被驚醒,人們便稱這天為「驚蟄」。

2018年3月5日23時28分,驚蟄。

驚蟄節氣,有許多預測氣溫的諺語。「冷驚蟄,暖春分」、「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可見這一節氣前後氣溫多變,正處於乍寒乍暖之際,氣溫升幅、降幅較大且迅速,建議大家不要過早收起冬裝,按溫度變化來增減衣物。

驚蟄三候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

「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鵬)鳴;三候鷹化為鳩。」

一候桃始華

桃始華,即桃樹開始開花,於驚蟄之際開始開花。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候倉庚(黃鸝)鳴

黃鸝最早感知到春陽之氣,黃鸝開始鳴叫,動物開始求偶。

三候鷹化為鳩

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鳩,即今天所講的布谷鳥。有人認為,鷹每年二、三月飛返北方繁殖,已經不見跡影。只有鳩飛出來,於是古人以為春天的鳩是由秋天的老鷹變化出來的。這是一個比喻,意為春氣溫和,連鷹都變得像斑鳩一樣溫柔了。

驚蟄氣候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閑。驚蟄期間,我國除了西北東北還較為寒冷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南方,都已呈現出芳草泛綠,蟲飛蝶舞的春日景象。春雷響起,大地回春,但此時還有可能會出現乍暖還寒的現象。

驚蟄養生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行,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點要點。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要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

驚蟄的主要習俗有祭白虎、驅蟲、炒蟲、打小人、吃梨等。吃梨最方便,春干天燥,梨子的清甜多汁,可以讓人潤燥清肺,振作精神。

煮梨子水,是熱食中最簡單的一種方式。

先在砂鍋中將薑片煮5分鐘,之後放入雪梨塊煮開,再加入冰糖調味,最後放入枸杞,小火燉20分鐘即成。

此外,這些養生法也可以借鑒:

春養肝,就是養自己的血海

女以肝為用,肝為血海,主疏泄。肝氣條達,肝血充足,皮膚紅潤白皙,頭髮亮澤茂密。春季養肝並非養肝臟這麼簡單,它是在調理全身的血液。

愛生悶氣,按太沖穴疏肝解郁。常常鬱悶、生悶氣的人,肝氣不能疏泄,瘀滯不通,會出現經前期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胸悶愛嘆氣,消化不良等癥狀。愛生悶氣的人容易得乳腺增生,就是這樣長久的不通導致的。太沖穴是人體的出氣筒,可有效排出淤積的肝經毒素。

所以,對愛生悶氣的女性來說,每天多按揉太沖穴是一個很好的補救方法。太沖穴按起來會很痛很痛,一定要把痛點揉到不痛。每天按揉5分鐘,堅持按幾天一般就消散了。

疏肝養氣,勤做拉伸

日常伏案工作,可以隔一小時起來做伸展。這個動作可以拉伸兩側的肝膽經絡,對精神壓力大的上班族來說,有很好的減壓、降火功效。

站起來,雙手合十舉過頭頂,手臂伸直,緊貼雙耳,腰往左側彎到極限,感覺整個脊椎向左側拉伸,好像風吹過大樹。

保持這個伸展的姿勢15秒,放鬆,再換到右側,同樣保持15秒鐘。

宜多食枸杞,平補陰陽

枸杞入肝經,能補血,入腎經,能滋陰,是平補陰陽的好東西。30歲以下的人,多少歲就吃多少粒,年齡大的每次吃三四十粒即可。年輕人火力壯,最好用水煮,可讓枸杞藥性有沉降之力,能補到肝腎里,既補得踏實又不會上火。

吃枸杞,要把水和枸杞果都吃了才好。眼睛乾澀、疲勞精力不濟時可以吃一段時間。春天其實不需要特別補什麼,脾胃和暢、氣血流通就是最合適的。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健康舒適地迎來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睡獅」:科幻隱喻的驕傲和擔當
這麼無聊的玩具,也只有俄羅斯人才能想的出來吧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