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投胎式演技,非奧斯卡新影帝莫屬

投胎式演技,非奧斯卡新影帝莫屬

奧斯卡學院評審團一定沒想到:早在18年前,《老友記》第七季里Joey就神預言了本屆最佳男主角的得主

是的,Joey對面的正是在剛剛結束的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憑藉丘吉爾傳記電影《至暗時刻》榮獲新任影帝稱號的——

加里·奧德曼

Gary Oldman

作為這屆奧斯卡公認的、最沒有爭議和懸念的獎項,很多影迷在《至暗時刻》剛剛上映時,就已經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可18年前Joey的預測的說毒奶,倒也是毒奶。

畢竟這麼多年來,被中國影迷親切稱為「狗爹」的加里·奧德曼,可謂是演繹了太多太多太多經典角色,早就讓他成為了奧斯卡的無冕之王。

包括但不限於——

《第五元素》里髮型驚艷的星際軍火販子,《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哈利教父小天狼星、《蝙蝠俠》系列裡正義凜然的戈登警長;《驚情四百年》里的多情吸血鬼等等

甚至還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里那個聽著貝多芬、嚼著藥丸、一步一回頭打著節奏殺人不眨眼的變態警察。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演員表,你根本不敢相信這幾十年來銀幕上那些或沉穩、或邪惡、或癲狂、或悲傷的角色都是加里·奧德曼一個人飾演。

下圖中狗爹的經典角色大家能認出幾個?你沒看錯,連《漢尼拔》里被毀容的富豪變態狂都是他演的(最後一行左四)

更不敢相信這樣一位被譽為「變態專業戶」的老戲骨,這次能出演英國文化符號傳奇首相丘吉爾。

因為不論是長相,還是身材,狗爹都和丘吉爾都差的太遠了。

丘吉爾體型矮胖,年近六旬的加里·奧德曼卻身材保持的十分健美;更別提兩人幾乎沒有一點兒相似的長相了,要讓觀眾不齣戲簡直是難上加難。

可執導過《傲慢與偏見》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多部人物傳記片的英國導演喬·賴特卻偏偏不信邪。

他特地請來了本已經隱退的日本特效化妝大神辻和弘(Kazuhiro Tsuji)。名字很陌生,但人家可是電影化妝界的大觸。曾是《人猿星球》、《蝙蝠俠與羅賓》、《黑衣人》等多部電影的幕後英雄,還兩次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化妝的提名。

《本傑明·巴頓奇事》里這個布拉德·皮特臉的「8歲老頭」,就是辻和弘參與搞定的

為了把狗爹變成丘吉爾,辻和弘和他的團隊更是煞費苦心。開拍前,他們專門花了超5個月時間,為加里·奧德曼設計妝容。

不僅每天在化妝的時間上就超過3個小時,狗爹的妝發時間幾乎達到了影片總時長的100倍之多,讓影帝成了劇組最早出晚歸的演員。

甚至還前無古人的為狗爹設計了一件超過他體重一半的「增肥裝」,以變成胖嘟嘟的丘吉爾

神似一個米其林

努力沒有白費——當化完妝的加里·奧德曼穿上西裝,戴上標誌性的禮帽、拐杖、雪茄、V字手和黑白濾鏡,說是丘吉爾本爾都不為過。

結果是,這終於讓辻和弘一舉攬獲本屆奧斯卡最佳化妝大獎,成為第一個日本獲獎者。

有一位去過片場的歷史學家,甚至直接把狗爹定妝照錯認成歷史資料

《至暗時刻》不是第一部以假亂真的電影。

眾所周知,好萊塢向來盛產名留影史的優秀人物傳記片,這類電影也屢屢斬獲各項大獎。

而真實歷史人物傳記類的電影,最難的一點就是:像。

為了這一點,中國的影視作品追求的是外貌最大程度接近。從小跟爺爺奶奶看過中央八套主旋律電視劇的小夥伴一定很熟悉,那些革命片里的特型演員們一個個簡直是偉人轉世。

可特型演員在好萊塢,卻並不常見。

他們習慣的是,再通過鬼斧神工的化妝造型技巧和全劇組一個細節都不放過的努力,來彌補外形的不足。

最經典的,有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撒切爾夫人,這讓她一舉拿下了第二個奧斯卡影后。

如果說鐵娘子還符合梅姨女權先鋒的人設,那《跑調天后》里外表滑稽的女高音歌唱家珍金絲,就是絕對的突破了。

真·梅姨站在那兒沒有走動,可她演繹的角色卻一個比一個讓你想不到、一個比一個像本人。

小雀斑艾迪·雷德梅恩在傳記片《萬物理論》里演繹的霍金也是一個,看了下面這張對比,根本不敢相信他也是《丹麥女孩》里的變性人。

連霍金本人看了,都稱讚過——

影后瑪麗昂·歌迪亞在《玫瑰人生》里飾演法國香頌女歌手艾迪絲·皮雅芙,為了達到100%的形似,化妝師特意給她刮掉了眉毛,還剃後了髮際線(本禿頭女孩看了心頭一驚)——

性感炸彈查理茲·塞隆此前一直以美艷著稱,但在《女魔頭》里也能變成披頭散髮、斜叼著煙、殺人不眨眼的女連環殺手——

好萊塢的人物傳記片不僅可以在外表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之間變魔術,鬼斧神工的化妝技術甚至可以超越性別和物種

這可不是開玩笑。不信你看鮑勃·迪倫的人物傳記片《我不在那兒》,電影找個六位明星演繹迪倫的一生,其中還包括直女看了想彎的……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

真·雌雄同體了。

最最最牛X的來了,《象人》裡頭部嚴重畸形的象人竟然也是影帝約翰·赫特演的。要知道,約翰·赫特可曾是電影《1984》的真理部男主,還是《哈利·波特》里壟斷了魔杖店的奧利凡德爺爺。

難以置信早在上世紀70年代,好萊塢已經有技術能力做這麼以假亂真的特型妝容了——

如果說外表的形似在還原歷史人物上佔了30%,剩下70%要靠的就是演員的實力了。

當神級造型師為神還原鋪墊好了物質條件,剩下的就是由演員賦予角色以靈魂了。

首先,很多時候,複製粘貼般的角色形象,離不開演員的敬業精神和巨大的自我犧牲

比如著名氣球型男神1號克里斯蒂安·貝爾,多年來就曾經為了不同的角色需要減肥或增肥,體重變化折線刺激如心電圖,極值之間能差出35公斤之多。

最近一次的「變形計」,是大家發現貝爾在片場照里又圓成了一個球——

據悉他是為了在新片中扮演美國前副總統迪克·切尼而再度增肥。而切尼的體型,長下面這樣。

著名氣球型男神2號馬修·麥康納,曾經為了扮演《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中那個何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鬥爭的艾滋病人,從左邊的正常狀態暴瘦到右邊的親媽不認造型。

別說,除了暴瘦,好像也確實沒有其他辦法能形神兼備地還原出原型的外表。當然,暴瘦本來也是艾滋病人顯著的特徵。

除了改變自己身體的基本特徵,更重要的是演員能否憑自己的真本事維持住這個還原度,不要一動起來就崩。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國產影視里的許多歷史人物,造型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兒,結果一張嘴——台詞拙劣,口音奇怪,立馬全毀。

所以在傳記片里,練習、模仿歷史人物的口音也是一個基本命題。

梅麗爾·斯特里普在《鐵娘子》中扮演的撒切爾夫人就展示了一下什麼叫開口跪。

讓人極有代入感的不止是充滿年代感的髮型和精緻套裝,更讓人折服的是她那一口經過反覆聽撒切爾夫人錄音、反覆苦練而學得的同款英式發音——要知道,普通美國人尬英音之拙劣可是能玩一萬年的梗。

如果你找來撒切爾夫人當年的原音音頻會發現,梅姨幾乎把那種腔調、咬字、節奏感模仿得驚人的一致。

同樣得此錄音機式神演技的,還有前文所說的新晉奧斯卡影帝:加里·奧德曼。

狗爹演丘吉爾面對的難題,可能是演歷史人物最難攻克的了——

一個知名到全世界都知道他啥樣的歷史人物,怎麼演?

《至暗時刻》的一個巧妙處理是,集導演、編劇和影帝之力,塑造出了丘吉爾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不僅讓人物形象更豐富,也免於在刻板印象里繞圈圈。

但是,這些創作依然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上:你要先讓觀眾認同、相信這是他們認識的丘吉爾,那個有鬥牛犬一般兇悍眼神又極富政治手腕的丘吉爾。

面對這樣的挑戰,狗爹選擇了最「笨」、最吃力的方法:他要通過一舉一動,把自己變成丘吉爾。

面對浩如煙海的丘吉爾資料,他幾經周折找到了一位專職研究丘吉爾的歷史學家,篩選出50份最有價值的資料反覆學習和揣摩。

他反覆地看一部又一部超長紀錄片,從分鏡頭來一點點琢磨丘吉爾的每一個神態變化和動作細節,甚至拜訪了丘吉爾在世的家人來請教。

最絕的是他為了模仿丘吉爾說話的腔調,利用鋼琴的音域來找到丘吉爾的聲音規律。

那段時間裡,他的家人都說簡直覺得家裡住進了一個真的丘吉爾,因為狗爹入戲太深,回到家也會繼續用丘吉爾的方式和家人說話。

經過開拍前一年多不間斷的學習和練習,當影片高潮處加里·奧德曼完美還原丘吉爾當年最振奮人心的演講,激情洋溢而堅定地喊出了「我們絕不會投降」的名句,甚至關機後使在場工作人員激動落淚……

這樣的情景一點也不奇怪。

這個工程之艱難,連狗爹自己都說:「這是我從影以來面對的最難的一個角色,過程真的很可怕,有時候我都在想幹嘛接這戲,自己折磨自己。」

可是自我折磨的盡頭是完美的演繹,連奧斯卡影帝獎盃都會自動往你懷裡跳。

說來有趣,三年前,「小雀斑」艾迪·雷德梅恩同樣是靠這種笨方法,出演霍金的傳記片《萬物理論》,斬獲了奧斯卡影帝。

霍金也是一個傳記電影老大難角色:在世,聲名顯赫,而且因病坐在輪椅里但睿智的形象深入人心。

簡單來說,觀眾瞟你一眼就知道你演的霍金有幾成像。

巧了,小雀斑自稱最愛這種命題作文:「我在學校是那種喜歡寫命題作文的人,你給我一個角色,我就會去仔細揣摩,並交一份最滿意的答卷給你。」

為了交好霍金這份答卷,小雀斑可謂啟動了他身為劍橋學霸的一切buff:

補習了所有能找到的關於霍金的資料和有關視頻,讀霍金著作遇到困難時還專門請了帝國理工學院的物理學教授來指導他;

花了四個月,跟曾為《殭屍世界大戰》里的殭屍設計動作的舞者亞歷克斯·雷諾茲學習肢體語言;

前往倫敦運動神經元疾病診所,親身觀察盧伽雷氏症患者。了解到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病症、而霍金恰好眉毛比較靈活後,就對著鏡子苦練面部表情;

長時間模仿霍金在輪椅中的坐姿,把自己的脊椎都坐出毛病了……

這些付出,使得小雀斑精準地把握了霍金在不同患病階段的不同表現。初期的勉強支撐、手指和腳的細節——

逐漸越來越像我們熟悉的霍金的坐姿和面部狀態——

再到與愛人分手時形神兼備、感情複雜的表演——

連本尊霍金都曾給電影公司寫郵件說,「在觀看影片的某些時刻,看著雷德梅恩就像在看我自己。」

這樣的評價大概比奧斯卡影帝還珍貴。

當然,塑造得令人驚艷的歷史人物也不止是複製粘貼,高級的藝術創作同樣很重要。

有些傳記片,論外貌的還原度實在排不上號,但它可貴在能向觀眾娓娓道來、能讓你相信,一個你不熟悉的歷史人物應該是什麼樣的

比如,令英國老戲骨科林·費斯斬獲奧斯卡影帝的《國王的演講》

它講的是二戰期間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也就是當今英國女王的親爹)克服口吃的故事。喬治六世長這樣(左一),長臉帥哥一枚。

而科林·費斯,人稱臉叔,方臉帥哥一枚,本片造型中他的臉也是一如既往的方。

外貌不相似不要緊,科林·費斯全靠精湛演技把這個「英國不知名歷史人物」演活了。

喬治六世在英國王室歷史中的存在感很低,連科林·費斯自己都說,那個年代的巨頭人物太多了,而喬治六世,「我們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人」。

更要命的是,他作為一國之君卻口吃,連在自己的國民面前做一次流暢的演講都做不到。

影片開頭就是他以失敗告終的對公眾演講,在臉叔的表演中,他的眼神中全無王室成員的威嚴和自信,反而寫滿了不該有的惶恐和猶豫,嘴角蠕動了半天也吐不出一個字。

影片前期,臉叔把國王的壓力、焦慮和慢慢克服障礙的努力演得淋漓盡致,讓人很深切地感受到國王也是人,像極了每一個背負了期待卻無法達成它的普通人。

事實上,確實經常有人評價喬治六世之「平易近人」,在於他那種戰勝自我的經歷是最能讓人找到共鳴的。

而為了演好後期國王通過訓練逐漸改變口吃的經歷,臉叔同樣做足了功課。如果和喬治六世現存的錄音對比一下,那種口吃患者緩慢而認真吐字的感覺在影片中臉叔反映得很逼真,沒有半點誇張。

這種還原人物特點的用心,其實從影片中這樣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來了:

連喬治六世幼年雙膝外翻、曾被矯正的細節,都在他的坐姿中表現出來了。

這種傳記片的精彩之處在於,看之前你不了解主人公,看之後卻覺得,電影中的這個人就是他該有的樣子。

樣貌像不像還只是給造型師出的難題,對於演員來說,真正的大考還是用心的揣摩、精準的人物塑造,不然造型師再怎麼努力也空有一副相似的皮囊,而無真正的靈魂。

前面誇過的這些戲骨,不管怎麼誇他們演得好、演得像,像得把歷史人物「重生」了,其實本質不過是一句話:他們是好演員。

相比於國內影視圈動不動就喜歡吹的「整容式演技」,上面這些老戲骨簡直可以說是「投胎式演技」了。

或許也可以誇一句他們遇到特定的角色會變成神奇的「特型演員」吧——只是特型的不是這張臉,而是塑造好角色的天賦和決心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大年初四,我們講講這些你不知道的真實故事
社交神器的勝利:陌陌、探探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