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出滴滴窩,又入阿里口,ofo想要的獨立太渺茫

未出滴滴窩,又入阿里口,ofo想要的獨立太渺茫

在兩個月前,如果有人說ofo拖欠供應商貨款、賬上現金只能維持一個月,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說不定對方還會找你掰扯掰扯,但有些事情終究是瞞不住的。最新的工商信息將ofo面臨的困局暴露無遺。

相關信息顯示,ofo創始人戴威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先後兩次以共享單車資產為質押物,獲取阿里巴巴共計17.66億元借款。

第一筆質押發生在今年2月5日,ofo將北上廣深等地的400多萬輛自行車作為資產抵押給了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獲得5億元,債務履約期限為2017年12月8日至2018年6月7日,為期半年。

第二筆質押發生在今年2月12日,ofo再次將共享單車(浮動數量)抵押給了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獲得12.66億元,債務履約日期為2018年2月9日至2020年2月10日,為期2年。

如果拿第一筆錢對應的車輛數來折算,ofo為了獲得這17.66億元,抵押的自行車數量在1000萬輛左右,這基本上與ofo在市場上投放單車的總數量相差不多;而以此前媒體報道的ofo每月4億元左右的運營成本來算,加上前期的供應商欠款,新到的這筆續命錢最多也不過能支撐ofo再持續運營三個月而已。

只不過,隨著共享單車使用狀況的回暖,以及ofo的騎行價格恢復原價,ofo或許能維持更長的運營時間。但隨著第一筆質押6月7日到期,留給ofo的時間確實不多了。

動產質押是什麼,ofo為啥選擇這種方式?

不得不說,ofo為我們上了一課,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動產質押」。名詞解釋來了~所謂動產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中國《擔保法》的規定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看到的小黃車基本已經不屬於ofo,而是阿里巴巴。除非未來ofo能如期將17.66億元還給阿里巴巴,否則阿里巴巴就有權把小黃車賣了以獲得賠償,這可比投資的風險小多了。

其實對於ofo來說,除了動產質押之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股權質押,只不過動產質押更易於操作。據說,在兩個月前傳出阿里巴巴投資ofo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但大股東之一的滴滴並不願意阿里入局,所以阿里巴巴只有靠動產質押的方式曲線進入ofo。

關於股權質押,早在2016年6月,鎚子科技CEO羅永浩就將手中所持的205.38176萬股鎚子科技股權質押給了阿里巴巴,換得了來自阿里巴巴的10億元現金,這也幫助羅永浩成功度過了難關;最終,羅永浩在2016年10月贖回了質押給阿里的股權。

不管是股權質押還是動產質押,阿里巴巴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雪中送炭的角色,ofo也因此得以短暫續命。

得到喘息之機 ofo該怎麼辦?

前面已經算過,目前ofo所獲得的融資最多只能維持3、4個月的運營,在這段時間裡,ofo必須尋找到新一輪的融資;抑或通過自身的運營達到收支相對平衡的狀態。

目前來看,第一種更為靠譜些,畢竟對於共享單車這樣一個高運營成本的行業,即便目前ofo恢復原價運營,想迅速達到收支平衡也並非易事,要不然共享單車這樣一個生意也不會「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不過,ofo想找到新一輪融資也並非易事。目前大股東之一的滴滴不鬆手,ofo想獲得自由身很難,要不然這次ofo也不會用動產質押的方式獲得資金,稍微放低點姿態,滴滴說不定新一輪的融資就到位了。

但ofo去年年底與滴滴的關係已經劍拔弩張,如果這個時候放下身段就和徹底服軟沒啥區別了。因此,ofo選擇了死扛到底,即便拿不到阿里的融資,通過動產質押的方式也要拿到這筆救命錢:被滴滴在旁邊看哈哈笑的滋味太難受!

現在的戴威哪還有什麼堅持,只不過就是死扛而已。但是,再扛幾個月之後該怎麼辦呢?

阿里終入局 ofo能在阿里和滴滴之間找到平衡點嗎?

此前,筆者曾撰文分析,對於ofo和摩拜的投資方來說,推動兩家公司合併是將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方案之一。只不過,這符合資本的意願,但並不符合ofo戴威、滴滴程維等人的意願,再加上還有一個後來的攪局者哈羅單車,共享單車市場比起攜程去哪兒、美團點評、滴滴快的、58趕集等合併案發生時的市場情況要複雜得多。

今天阿里巴巴通過曲線入局已經一隻腳踏進了ofo的門檻,至於另外一隻腳能不能邁進來,既然短期內不好辦,那就慢慢來嘛。比如,ofo再次遭遇資金鏈緊張,大不了阿里巴巴大手一揮:「車我也不要了,再追加一筆錢,折算多少多少股份吧!」

這對於戴威自然是最好的結局,畢竟通過引阿里巴巴入局可以平衡滴滴的勢力,從而在阿里和滴滴之間周旋,並確保ofo獨立運營的地位。說實話,不管是滴滴還是阿里,都不是什麼「白衣騎士」,而是各懷虎狼之心。要在這兩大勢力中間取一個平衡,戴威並不好辦。

滴滴是想讓ofo成為自己業務的一個補充,甚至想藉此合併摩拜,徹底吞下共享單車領域;阿里巴巴拿下ofo則是為了藉此涉足共享單車這一高頻應用場景,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要不然也不會在投資ofo不成的情況下巨資投資哈羅單車。

如果阿里入局ofo,然後推動ofo和哈羅單車的合併,最終再打包賣給滴滴,或者增強阿里在滴滴的話語權,這筆買賣也不錯。問題是,在這個各懷心思的共享單車領域,阿里、滴滴、ofo、摩拜、哈羅單車……這麼多勢力糾結在一起,就是馬雲也無法做到快刀斬亂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出行 的精彩文章:

瞧你們這德行,鎮東單,鎮西單的,告訴你,我們滴滴全鎮

TAG:大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