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桃始華,百蟲醒,昨夜那場閃電交加的雷雨來的正是時候!

桃始華,百蟲醒,昨夜那場閃電交加的雷雨來的正是時候!

2018年3月5日23時28分06秒,正式進入驚蟄。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指雷也,「蟄」指藏起來不吃不喝的動物們,So驚蟄驚的正是冬眠的動物們。

當春雷響起,到了驚蟄節氣,在土裡冬眠的百蟲,就會被春雷驚醒,此日變被稱為驚蟄。所以,驚蟄時,百蟲驚醒,天氣自然轉暖,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

一侯桃始華,

桃花從這時候開始綻放;

二侯倉庚鳴,

倉庚即黃鶯,

黃鶯感受到春的盎然之氣後開始鳴叫;

三侯鷹化為鳩,

鷹是比較兇猛的鳥,鳩即布谷鳥。

古人認為在肅殺之氣很重的秋天,

布谷鳥會化為鷹,

待生機勃勃的春天來到時,

鷹又會感應春天的氣機變身成布谷鳥。

驚蟄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那與天地相應的我們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呢?

中醫首經《內經》曾提到:春主肝;春脈又如弦。

那,春脈如弦是什麼意思呢?

經過一個冬天的收藏,此時人體的脈象(氣血)就像剛剛睡醒,有點懵懂,還懶懶的提不起精神的孩子,所以脈象會表現出:中間有點軟弱,有點輕虛,而兩端有點硬,有點點力,意味著具有生髮之力的脈象,這種脈象就像把手輕輕地放在琴弦上,在輕輕地撥動它,所以中醫上稱之為弦脈。

所以春天裡,當你輕摸自己的脈象時,跳動得過於強硬或過於軟弱都是肝氣疏泄有問題的表現。

這時候的養生之道就是四個字:疏肝養陽,讓肝氣調達。若肝氣太旺,頭暈目眩,就可以常按太沖穴;若肝氣不暢,胸脅總有脹滿感,就可以泡一點玫瑰茶疏肝解郁,調氣活血。

此外驚蟄後,氣溫回升,春風徐徐,萬物復甦,看似柔弱,卻也暗藏殺機,因為春主風,而風無孔不入,無孔不鑽,風特別容易侵犯人體,此時百草回芽,百病易發,例如流感,中風,風濕都特別容易在春季易發。

春天也是養肝的好時節

《內經》有云:

病在肝,愈於夏,

夏不愈,甚於秋,

秋不死,持於冬,

起於春,當禁風。

意思就是若肝有病夏天裡還沒有好,就要等來年春天了,當肝氣感應春木之氣,才會有所起色。那如何在春天何養肝呢?

讓肝兒睡個好覺是頭等大事,所以春天更要少熬夜。春天裡更要時時時刻刻保持好心情,這些都是最討你的肝兒歡心的事。

除此之外,讓我們來看看民間驚蟄的習俗。

在蘇北及山西有句老話叫:「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也有說「梨」諧音「離」,意思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但是在中醫看來,隨著氣溫上升,肝火就容易變旺,容易侵犯到肺部,中醫稱為木火(肝火)刑金(肺),而梨性寒涼,能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所以這時候吃點梨既能清熱也能潤肺。

秋天潤肺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為什麼春天也要潤肺呢?因為春主風,春天是風兒當紅的季節,風兒當道就容易燥啊。

此外梨味甘甜,可以補養脾胃,防止肝木克脾土,所以驚蟄時吃個梨真是一舉三得啊,清熱,潤肺,甘養脾胃。

除了驚蟄吃梨以外,

驚蟄這天還有個習俗就是:打小人。

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民間的習俗,據傳統說法,最早源於驅蟲。春雷驚醒了各種各樣的害蟲,到了這一天,挨家挨戶就要拿著掃帚,艾草,熏家裡的每個角落,希望能夠驅走蛇、蟲、蚊、鼠等。

後來,人們認為小人就像害蟲一樣,會在驚蟄那天出口傷人,就開始流行打小人,一般是手裡拿著一隻舊鞋,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地走……」的類似打小人咒語。可以把小人、惡鬼等統統趕走,就不受小人的糾纏,一年就會順順利利。

但,這樣的習俗中醫怎麼看呢?肝在志為怒.喜條達而惡抑鬱,打小人亦是疏通肝氣,怒氣出去了,自然也就不會有肝氣瘀滯的說法了。且肝在聲為呼,邊打邊喊,呼出體內濁氣,疏通肝臟之氣,一石二鳥,豈不美哉?但改革開放那麼久了,封建迷信不提倡。那我們怎麼辦呢?

選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出去走走,振臂高呼!不僅濁氣出,大自然的清氣也在這呼喊之間進入體內。調動精氣神,也使自己順應春天「生髮」!這大抵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了。但是,前提是保暖工作要做好,不然怕是要與邪氣共舞了。

別一驚一乍

淡定才能活得長~

【素問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問軒 的精彩文章:

每天堅持這樣做,睡覺也能排出體內多年濕氣,健康又漂亮
寶媽們千萬要記住:春節里這些年貨不要給孩子吃,一口都不行!

TAG:素問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