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風十里,終不如你

春風十里,終不如你

廣陵散

 古典名曲

純音樂 

00:00/22:31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在所有寫揚州的詩人中,李白是應該是最有號召力的詩人。

相傳李白曾六次游揚州,第一次花了近一個億。

開元十四年,李白二十七歲,年少氣盛,行俠仗義。有錢的李白在揚州一住便是一年。「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三十萬金是什麼概念呢?有人計算過,按照當時的物價,可購米三十萬石。古代一石是今天的150斤,三十萬金可購米四千萬斤,換成今天的物價標準,合人民幣一個億。

離開揚州後,李白結識了詩人孟浩然,經常向孟浩然講述他在揚州的經歷。孟浩然啟程揚州,後來李白在黃鶴樓為他飲酒話別,吟出了一首千古絕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煙花三月下揚州」,便成了揚州一張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

清.汪沆

|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

|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

也正是這首詩,使瘦西湖得名,併名揚天下。

為什麼稱為銷金鍋呢?想當年的揚州是個風月場,「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瘦西湖儼然就是一個銷金鍋,欲賞美景,欲抱美人,都得大把花錢了。嗯,剛剛說過,李白一年在揚州就花了一個億。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杭州西湖算是當時天下第一西湖,嫵媚豐腴。肥環瘦燕,與西湖相比,瘦西湖自有清瘦的神韻,於是西湖前加了一個瘦字。

唐.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現代多說這是一首寫景詩,截了最後兩句作為描寫揚州夜月的傳神警句來欣賞。其實這是一首言情詩。

詩人離恨綿綿,追憶當日的別情。

萬分思念,更與誰說。 抬頭望月,卻是當時揚州照人的離別之月。 美人嬌美的臉上藏不住眼淚,可愛的眉稍也掛上了一絲憂愁。

本慾望月解憂愁,卻不想月光纏人。其實都是那月亮惹的禍,明月無賴,惱人啊,天下三分的明月夜,那時你竟佔去了二分。

唐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其實這張圖中,並不是二十四橋。

那天遊人略略有點多,等了半響,沒有等到按下快門的點,只好作罷。

二十四橋是彎彎的一拱橋。煙雨蒙蒙里,一邊數,一邊走上了橋,上行二十四個台階,下行二十四個台階。但,這並不是二十四橋名字的由來。

據記載,二十四橋原名為紅葯橋,在熙春台後,橋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而得名。

江南秋盡,回到長安的詩人懷念江南的生活,寫詩寄贈友人韓綽。

秋盡微涼的江南,隱隱綽綽,依然青山與綠水。月光朦朧的二十四橋上,如詩如畫,如夢如幻。吹蕭的美人披著銀輝,彷彿能聽見嗚咽悠揚的蕭聲,飄蕩,迴響在這個已涼微寒的江南月夜。

我的好友,你在何處教美人吹蕭取樂呢?戲謔調侃,卻無不懷念,嚮往。

南北朝.何遜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

|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這是一首詠梅詩。每到冬季回鄉,似乎就被這臘梅的香氣所包圍。隱隱約約,或濃或淡,遠遠近近地沁人心脾,有時候忍不住折枝放入家中,也能香上幾日。

詩人寫這揚州園林里的梅,「當路」、「擬寒」、「卻月」、「凌風」,凌寒獨放又傲雪凌霜。借梅詠志,而清高自負。

比較感興趣的,是詩中的兩個典故。一為漢武帝曾遺棄陳皇后於長門宮,司馬相如為她寫過一篇《長門賦》。另外司馬相如曾在臨邛飲酒,結識了卓文君。想必這裡,詩人以司馬相如來自喻。

清·龔自珍

|春燈如雪浸蘭舟,不載江南半點愁。

|誰信尋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揚州。

小金山下,是一彎拱門,人多,我只取半圓。初春的屋檐依然帶著冬的氣息,白草如霜。

相傳,當年揚州和尚不服鎮江和尚說「多少峰巒不過江」,下棋打賭,贏了,便將此景定為「小金山」,「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只用了一個「小」字,把鎮江的「金山」引渡過來了。

古詩里的蘭舟,總是那麼美。

蘭舟上春燈如雪,明亮的,不解江南的愁。

略略苦悶的詩人,誰相信這一貫尋春的狂客,此時卻似乎看透了一切,喝著茶,念著佛經,來到了揚州。

北宋.秦觀

|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傍船明。

|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

水似乎還是那個水,但時光似乎已經過去了近千年。我匆匆從這片積水路過,蘆葦水邊,煙雨蒙蒙,水天相連,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

那年,稱為邗溝居士的才子少游也來到這裡。

深秋的夜晚,江水清寒,霜落霏霏,一隻孤單的小船在水面上划行。看不見別家船隻,只有夜空中寒星閃爍,映在水中,微微的光,依傍著小船。

微風吹過,菰蒲飄動,一望無垠,似乎沒有了盡頭。詩人百無聊賴,行入菰蒲的深處,忽然聽見水邊人家傳來的歡聲笑語。

孤單夜行里,那偶遇的歡笑,是無比的溫暖吧?

唐.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散步到刺繡館。

一幅幅精美的花鳥,山水刺繡迎面撲來。綉工精緻,色彩美妙。

都說揚綉受揚州歷代文化的影響和揚州八怪畫派的熏陶,追隨中國畫的文化內涵和筆墨情趣,素有」針畫「的美譽。

我們來繼續說詩。

詩中的兩個典故。楚腰,「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掌中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都在誇揚州姑娘的美吧。

而詩人卻是落魄的,潦倒在江湖,借酒澆愁,流連在秦樓楚館,各種美女嬌娃,過著放浪的生活。而時光不等人,匆匆十年過去了,那揚州的往事不過是一場夢而以,連曾經迷戀的青樓也責怪自己薄情負心!

十年一覺帝都夢。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暫,自己又幹了些什麼,留下了什麼呢?

唐.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均窯一片」。

其實這只是青花瓷的茶盞一隻,售價依然不菲。輕薄,透亮,花色雅緻,握在手裡,定令人愛不釋手。即便是清水一盞,也有茶香吧。

走題了,我們說詩吧。

還是那個在揚州俊賞的杜郎,來禪智寺看望生眼疾的弟弟。

秋後的禪智寺空寂人稀,風中搖曳的松枝、桂樹,秋風冷雨,一兩聲凄咽的蟬噪。台階長滿青苔,寺里的白鳥徘徊,不願離去。寺樹林茂密,陽光不透,夕陽西下,暮靄頓生。透過暮靄深樹,一抹斜陽的餘輝。

一幅空寂人稀,幽靜的禪智寺圖。到這裡,文章似乎已經做完。

然而最後一筆,才是神來之筆。詩人大筆一揮,寫道,坐在如此寂靜幽冷的寺中,秋風裡,傳來了遠處揚州的歌吹之聲。

而此後,竹西,並同廣陵,准左也成了揚州的代名詞。

.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最後一張,美人篇。

春風十里不如你的出處,便是這裡了。

回家的日子,似乎都在雨天,和妹妹雨中閑逛觀音山,佛牆,拱門,湖水,竹林。

鏡頭裡,妹妹回眸的微笑,便是卷上珠簾總不如了吧?

寫到這裡,深深覺得中國古詩詞太美,其中的意境,留白,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即便寫了這麼多,覺得自己的文字,只是蒼白。

過年回家,隨拍的幾張,配了幾句古詩,算是裝了迴風雅。

忽然覺得自己像個老法師,哈哈哈。

弟弟也給我拍了一張,貼這裡吧,大家雅俗共賞下 ^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居 的精彩文章:

我們為什麼拍照

TAG:小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