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學習「弟子規」

為什麼學習「弟子規」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對我們提高道德修養、為人處事很有幫助和啟發。是中國古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本經典,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我們一定要抽時間認真學習,認真體會,學以致用,做到學習傳統文化,提高道德修養。像我們的孩子更應該學習,因為小孩一生出來,他沒有受到社會的污染,他很純潔。在這個時候就要好好的教育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惡,他就變成惡。你教他讀書,他就會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姐妹友愛,他就會友愛。你講故事給他聽,他能牢牢記住。所以如果小孩錯過學習得這個時段,就真的非常可惜。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是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得和諧。

剛讀《弟子規》我就被它所震撼,我得承認自己才疏學淺,到現在才結識《弟子規》這本好書,其實它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面鏡子,是我們養成良好個人行為的指南,是檢驗我們道德品質的一個標準,也是我們終身受益的良師益友。做人要懂得感恩,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人生就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懂得反省自己,時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個真正無愧於心的人!只有這樣,我們的家庭、事業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覺悟才會越來越高。

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歷來重視家道的建設,樹家風、立家規、傳家訓,在中國人的概念里,最大的家庭資產不是錢財,而是家教和門風。家訓是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家規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風是家族子孫代代恪守家訓、家規而長期形成的具有鮮明家族特徵的家庭文化,是一個家族最寶貴的財產,是每個家族成員自豪感的源泉,是每個家庭成員樹立正確「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石。良好的家風是民風、社風的根基,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古人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沒有好的家規家風,既難以清白做人,也無法專心做事。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一破,污穢盡來。那些辱先敗家的子孫,都是忘了祖宗之德風,三觀扭曲,做人沒譜了。

「家之興替,在於禮義,不在於富貴貧賤」。知禮儀、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因家風清廉質樸、善良守信、進取有為而贏得讚譽的古今名人不勝枚舉。好的家風如同無聲的教誨,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讓後人銘刻在心、代代受益。一個家族的命運,是建立在祖上教導子孫的心性上,德澤之淺深,固然是指積德的多少,最重要的還是祖上之德風是否深植於子孫心中,以及子孫能否奉行不易,而不是指富貴的長久與否。子孫若個個賢德,即使一時貧窮,門祚仍能興盛;子孫若代代不肖,即使現在富貴,也會很快走上衰亡之途。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家庭是人生的起點和歸宿,家教和門風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家規嚴、家風正,家庭、事業才能枝葉茂盛。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做一個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尊敬師長、誠實守信、勤奮學習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來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父母和孩子之間……

TAG:來來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