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上幼兒園後,這三個方面的變化很重要

孩子上幼兒園後,這三個方面的變化很重要

文|育兒匠人

幼兒園已經開學了,孩子們有沒有乖乖的去幼兒園?每當到了開學季,孩子們或多或少都有抗拒心理,一是因為無法接受突然離開家長,二是因為不想受到束縛。因此幼兒園開學的時候,總有些孩子也會編好各種不想上幼兒園的理由,讓家長和老師聽了都笑哭不得。不過孩子想不想上幼兒園是一回事,最後上不上幼兒園又是另外一回事。孩子到了該暫離家長的時候,我們還是得遵循教育規律,讓孩子接受現實。

雖然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會出現很多狀況,比如又哭又鬧,滿地打滾,甚至出現攻擊行為等,但是幼兒園是讓孩子脫離父母,培養獨立性的成長樂園。上幼兒園意味著孩子又長大了,不是每天被爺爺奶奶抱著,也不是坐著等媽媽把飯喂到嘴裡,這一切都得由自己來完成。孩子突然被送到這陌生的家園,出現不適宜也是比較正常的情況,但是家長也應該明白,不適宜只是暫時的,是時候讓孩子在這裡做一些改變了。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們要著重關注孩子下面三個方面的變化。

一、交際能力。

語言能力不強,比較內向的孩子往往在入園前,會出現比較抗拒的情況,這是孩子交際能力相對較弱的一種表現。如果孩子的交際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在幼兒園也容易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擠」,因此經常關注孩子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家長除了通過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在孩子回家時,也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變化,通過比較恰當的方式來和孩子交流,比如問孩子「今天又認識了哪幾位小朋友啊?」最好不要用比較負面的方式問孩子,比如「小朋友們和你玩嗎?」總之,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也是需要很多技巧的,從這些方面也能加強孩子的交際能力。

二、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是孩子幼兒園時期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歷。在家裡,孩子只要一哭,爸媽就會儘力滿足自己,吃飯也得爺爺、奶奶追著喂。到了幼兒園可不一樣了,一切都規範起來,到了吃飯時間,小朋友們就得乖乖的坐在一起按時吃飯,孩子想要喂飯,老師可是不會輕易妥協;孩子得不到滿足就哭,那就讓他(她)哭一會,老師們有經驗讓孩子改掉愛哭的習慣。在幼兒園裡,孩子的獨立能力會在老師的監督下變得越來越強。總有一天,家長們會發現孩子回家後會自己脫鞋子,洗手自己洗,吃飯也不用餵了,這就是幼兒園的「威力」。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要經常關注孩子獨立性的變化,如果很久都沒有變化,就得和老師溝通一下,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才是上策。

三、孩子的性格變化。

都說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在這裡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快的。孩子們在集體生活裡面找到了自己的小夥伴,開始學著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開始有了合作意識,這些都是孩子性格的一個良性發展。不過入園時,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們,就容易「落單」,從而影響其交際能力。家長們對孩子的性格情況是最了解的,在孩子入園前,就該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的情況,讓老師有一個思想準備。對於這類孩子,家長們也需要「特殊」關注,必要時,可以到幼兒園去看看孩子的情況。樂觀的性格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塊墊腳石,它能讓孩子更自信,抗挫敗能力更強,是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感的橋樑。因此關注孩子的性格變化,也就成為了家長們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

幼兒園不僅僅是一個替家長們看孩子的場所,更是一個給孩子打下良好基礎的家園。在這裡,孩子們能改掉自己的一些「壞毛病」,也能找到興趣相投的小夥伴,這將是孩子們踏上社會的共同起點。家長們,你們的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如何呢?不妨分享一下,討論一下關於孩子的話題。

這裡是育兒匠人,這裡只聊寶寶,我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寶寶那些事,如果你喜歡本文,就關注我,然後分享給朋友,最後再點個贊,你們的支持是我堅持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匠人 的精彩文章:

3歲孩子手不離口還發火,家長萬般無奈,這也不怪娃
無論你是誰,都該學會用這6種方式與孩子相處

TAG:育兒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