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剛怒目,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慈悲六道

金剛怒目,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慈悲六道

不顯金剛之怒,不見菩薩慈悲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有一位半神英雄,叫阿喀琉斯,是希臘聯軍第一勇士。阿喀琉斯的母親是海神忒提斯,父親珀琉斯卻有凡人血統。

母親為了讓阿喀琉斯擁有神一樣的不老之軀,在他剛出生的時候,每天晚上用天火對其烤煉。

然而這一行為被阿喀琉斯的父親珀琉斯發現了,他不忍心幼小的兒子承受這種痛苦。母親也就只好作罷。

結果,阿喀琉斯凡是被天火烤過的地方,都成了刀槍不入的精鋼不壞之身,唯獨剩下了腳踵。

後來,特洛伊戰爭爆發。

阿喀琉斯作為希臘聯軍第一勇士,以一己之力,使希臘軍轉敗為勝。然而,在一次戰役中,阿喀琉斯被敵人射中了腳踵。

一代戰神,就因為父親的一念之「仁」,葬送了性命。

善良,有時候甚至是冷酷無情的,然而那可能才是真正的大善。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

慈悲猶如玫瑰,玫瑰最大的特點並非美麗,而是帶刺。

沒有刺的,不是玫瑰。失去懲戒,不是慈悲。

慈悲善良不是無腦無底線,不顯金剛之怒,不見菩薩慈悲。

學誠法師說:菩薩見眾生一切苦,心生悲憫,外相上則不拘一格,「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相」,有慈眉善目,也有金剛怒目。

慈眉善目的菩薩是菩薩,「怒目金剛」何嘗不是慈悲無量的菩薩呢?

《法華經安樂行義》有云:

若有菩薩行世俗忍。不治惡人。令其長惡敗壞正法。此菩薩即是惡魔非菩薩也。亦復不得名聲聞也。

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護法。外雖似忍,純行魔業。

意思是說:

如果菩薩不懲罰惡人,令惡人敗壞正法,這時菩薩也成了惡魔。

為什麼呢?為了世俗忍辱而不能維護正法,看上去是忍辱,但實際是行魔業!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為一商人,名善御,為救五百珠寶商人的生命和財產,殺死一個強盜。

當時如果善御不管,立時就有五百人喪生失財,同時強盜也造下了謀財害命的重大惡業。

如果告訴商人們,仗著人數多,商人們定將強盜殺死。那強盜也終有一死,商人也造了殺業。

最後,善御選擇了自己殺死強盜,救下了500個商人。

他寧願自己犯殺業,承受墮地獄的果報,但這救眾生之心非但沒有使他墮地獄,反而在來世成佛。

不殺生,是慈悲;殺生,也是慈悲。這是殺生,但這更是慈悲。

一時惻隱,包庇惡人,看似小善,實則大惡;懲處罪犯,看似冷酷,實則大善。

對於恐怖分子,普京說:

「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情。而我們的責任就是送他們去見上帝。」

正義得以伸張,惡魔得以正法,就是最大的慈悲。

面對一個飢餓的人,有人給他一條魚,有人給他一根魚竿,教會他釣魚。

前者看似善良,卻只能解決他一餐之飢;後者看似無情,卻能保他從此一生免於飢餓之苦。

不顯金剛之怒,不見菩薩慈悲。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看似嚴酷無情,其實有著仁者之心,它的存在,保護了善良的人,降低和約束了惡徒的惡行,並維護了人性天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這才是慈悲的最高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瞳的野望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神奇的樹集錦

TAG:黑瞳的野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