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久見!民國老北京中 有一種路邊攤叫「瞪眼食」

活久見!民國老北京中 有一種路邊攤叫「瞪眼食」

看到標題後,有網友在想:吃飯就吃飯,幹嘛還瞪眼呢,又不是不給錢!說對了,這個「瞪眼食」的來源還真是賣家擔心錢的問題。

「瞪眼食」盛行於民國時期的老北京城,而且分布點集中於比較貧困的地方。因為這個「瞪眼食」不同於其它食物,它的吃主主要是拉車師傅、賣青菜的老大爺、收破爛兒的老太婆。不難看出,「瞪眼食」的顧客主要就是窮人,所以它也叫「窮人樂」。

那為什麼叫「瞪眼食"呢,我們不能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難不成吃個飯你瞪著我、我瞪著你,這不就是干架的陣勢嘛!「瞪眼食」賣的的大鍋菜,由賣主挑著擔兒走街串巷、吆喝買賣。顧客開吃時,會用筷子從鍋中夾菜,關鍵來了,此時買主和賣主都要緊盯整個吃飯過程中,買主到底從鍋中夾了多少次筷子,結賬就以最終的夾筷數量決定。

試想,在這樣的計費模式下,無論是買主還是賣主,誰敢掉以輕心,多一筷子少一筷子,那都是命啊!如果當時有串串就好了,就像今天一樣,吃多少拿多少,最後商家數簽簽兒就好了,不然吃個飯真的就是遭罪了!與今天的串串店相似的是,當時「瞪眼食」賣主的心算能力、記憶水平沒那麼強,一個鍋旁圍了那麼多人,咋記得過來,是不!所以,賣主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用事先準備好的竹棍計數。

說完了怎麼吃,那他們到底吃的什麼呢?伙食還真心不賴,可謂葷素搭配,基本齊全!鍋里一般煮有肝、腸、肚、肺,外加各種時令蔬菜。注意,跟今天一樣,葷素的價格也是不同的,具體怎麼計數就不清楚了。老馬猜測,也許賣主會用多根竹棍來計算葷菜價格。

有意思的是,買主夾菜時不能後悔,伸手一夾,夾住哪一塊就是哪一塊,這個規定已經成了大家心中的默契。你想啊,還是跟今天的串串、火鍋差不多,也許這一筷子肉多一些、下一筷子還不夠塞牙縫,遇到這些情況都很正常。但是,只要你夾到了,不能再重新丟回去,這個規則很像賭博了!而且,買主還要眼疾手快,看到鍋中一漂浮起來大塊的肉或菜時,就要立馬動手。想想那場面,就覺得很有趣哈,比今天吃飯「熱鬧」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馬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末年 這人堅信自己是孫悟空轉世 可以掄70斤重的鐵棍
此人之後中國歷史再無宰相 被朱元璋處死 牽連三萬多人陪葬

TAG:老馬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