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地1》「啟示錄」DLC評測

《戰地1》「啟示錄」DLC評測

《戰地1(Battlefield 1)》新DLC「啟示錄(Apocalypse)」主要是一個地圖包,因為其中有兩張尤為搶眼的地面作戰地圖,不過兩張簡單的空戰地圖只能算作真實戰爭之餘的消遣。

「啟示錄」中的三張地圖「索姆河(River Somme)」「卡波雷托(Caporetto)」「帕斯尚爾(Passchendaele)」都是為征服模式(Conquest)設計的標準《戰地(Battlefield)》地圖。它們都以同樣的方式向玩家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地圖相對開放、沒有指定的進攻路線,而且掩體十分有限。與之相比,以前的地圖中會給玩家們提供指定的進攻路線和大量掩體。新地圖中,尤其是在「帕斯尚爾」里,玩家可以毫無阻礙地直線沖往下一個目標點,但這樣做也會讓你成為狙擊手的活靶子。

「帕斯尚爾」已經成為了社區中最受玩家們喜愛的地圖之一,其原因不難理解:它是《戰地》系列中最好看的地圖之一。地圖的一邊升起可怕的綠色毒霧,而另一邊則是一片火海。你需要選擇其中一條路,在這片泥濘破敗的無人地帶中戰鬥。這可能是《戰地》系列史上最好看的地圖了,遊戲美術設計在製作這個經典的一戰戰場時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在這張地圖上,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在D點包抄敵人完成的三連殺了。當時一隊友軍火力壓制住了一隊敵人,於是筆者就從敵人後方包抄了上來,收割了這幾個殘餘敵人,讓我方成功佔領了據點。不過筆者幾分鐘之後就被從反方向復活的敵人毫不客氣地殺死了。「帕斯尚爾」這張地圖就像是絞肉機,即便在死亡後也能很快加入戰場,這讓筆者樂在其中。

「卡波雷托」這張地圖也很不錯,但似乎是三張地圖中最不平衡的一張了。地圖中留給進攻方的入口像瓶頸一樣狹小,所以防守方可以很輕鬆地守住陣地並獲勝。但多虧有萊文斯毒氣發射器(Livens Projector)的加入,給這張地圖增加了不少樂趣。因為友軍和敵人都可以讓地圖布滿毒氣,所以玩家們需要時刻注意周圍狀況。對於不熟悉地圖的玩家來說,想要找到萊文斯毒氣發射器可能有點困難,不過一旦你熟悉了它們的位置,就可以給盤踞在據點裡的敵人造成災難性的傷害。

「索姆河」設定在法國的麥田上,這場戰役打響時正是一戰最激烈的時期,儘管沒有其他地圖那樣有亮點,它仍是《戰地1》中的傑出地圖之一(部分歸功於它明亮的配色方案)。

和其他DLC一樣,「啟示錄」也為玩家提供了許多新任務和解鎖項目。DLC中還有許多新武器,不過它們都沒能給遊戲帶來什麼大的改變。支援兵(Support)、突擊兵(Assault)玩法都沒有什麼變化。得到新的左輪手槍或切肉刀(meat cleaver)也不會對你的遊戲體驗產生什麼質的改變。但是有新道具可以解鎖總是好的。

DLC的另一半內容是讓人無感的空襲模式(Air Assault),玩家會循環地在劇情模式任務「至上權威(Friends in High Places)」的兩張地圖中進行空戰對決。這一模式的主要問題在於,《戰地1》的飛機操控手感一直不好,而該模式只對殺敵和傷害有獎勵,既讓遊戲的目標直接而簡單,也讓人感到沮喪,因為實在很難瞄準敵人。

「剃刀邊緣(Razor』s Edge)」這張空戰地圖只不過是空戰版的死亡競技模式。而另一張空戰地圖「倫敦的呼喚(London Calling)」則更複雜一些,其中加入了飛艇作為額外任務目標。對於傳統空戰模式而言,這雖然是一種有趣的改進,但飛艇的血量實在太高了,相比之下還是擊落敵機更簡單一些。然而,上述這些都只能讓空戰模式成為遊戲的一種點綴,僅此而已。新加入的幾張地面作戰地圖才是入手「啟示錄」的主要理由。

評測成績

作為《戰地1》最後一部DLC,「啟示錄」做得很出色,因為它沿襲了最初讓《戰地》系列備受歡迎的要素。但在將遊戲拓展到空戰領域的時候,糟糕的飛行手感和單薄的遊戲內容並沒能讓這一模式發揮出它應有的潛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GN娛樂 的精彩文章:

《絕地求生:大逃殺》1.0版測評
《最終幻想:紛爭NT》中文版測評

TAG:IGN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