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這檔9.0高分國產綜藝再播,持續火爆!全場多次含淚致敬

這檔9.0高分國產綜藝再播,持續火爆!全場多次含淚致敬

還記得開年那部


豆瓣評分9.0的國產綜藝嗎?




豆瓣超高分9.3!


央視又一檔良心綜藝一夜刷屏,

回溯經典、 追讀詩詞已成生活新潮流!




昨晚,《經典詠流傳》第四期節目


在央視播出,


再次好評如潮 !


網友:可以當桌面壁紙!




《經典詠流傳》全集典藏!附絕美意境海報




和詩以歌

的形式


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相融合,


讓經典具有新時代屬性。




古詩詞

和部分

近代詩詞


配以

現代流行音樂

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


領略詩詞之美。





主持人


撒貝南







四位鑒賞團成員


康震 王黎光 庾澄慶 曾寶儀







經典傳唱人


既有演藝圈資深前輩


也有當紅的青春人氣偶像









昨晚第四期節目在央視播出


再次好評如潮 



毛不易、廖俊濤演繹《月下獨酌》


與李白「對影成三人」




82歲的谷建芬用13年為孩子寫歌


《新學堂歌》中的三首被孩子們詠唱



曹軒賓用陝西方言


與800年前的古琴餘韻交融




龔琳娜夫婦攜龐大編鐘


讓2500年前的「王者之音」再次迴響



張衛健超燃獻唱


致敬真英雄




王迅和4歲詩詞「神童」


 一曲《詠鵝》萌化眾人



當年有這些歌


背古詩絕對不愁




全場多次含淚致敬,

一起來欣賞!




-1-


毛不易廖俊濤與李白


「對影成三人」 

跨越千年遇知音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節選)》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一首《月下獨酌》


在毛不易和廖俊濤的演繹之下


詩中情懷充盈了起來


打破了「舉杯邀明月」的孤獨情懷


彷彿與李白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


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


 「對影成三人」的畫面




讓曾寶儀也忍不住感慨


「詩可以群」







就像廖俊濤和毛不易在


《經典詠流傳》中提到的


兩人作為90後「宅」人群的代表


都是十分容易感到孤獨的人


卻因為音樂相知相交


為了共同的夢想成為彼此最好的夥伴




他們也是用這首歌的演繹


告訴所有和他們一樣的逐夢人


孤獨是一種力量


但是如果有一天


你能夠擁有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向著夢想前行


那麼這種力量會更加強大




 


在和詩以歌中


李白找到了知音


而我們,則在經典中


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唱自己,邀知己,敬盛世




-2-


為了孩子 82歲的谷建芬


用13年編寫50首經典


觀眾三次含淚起立致敬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現年82歲的谷建芬老師


是中國著名音樂家、作曲家


她創作了上千首膾炙人口的作品


可以說大部分中國人


都在她的歌曲陪伴下成長


《歌聲與微笑》《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燭光里的媽媽》《滾滾長江東逝水》


等經典作品代代傳唱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台上


當孩子們用純粹且清澈的童聲


演唱了三首《新學堂歌》後


撒貝南因為一句


「慈母手中線」而熱淚盈眶







《經典詠流傳》中


谷建芬老師談起了自己


創作兒童歌曲的緣起


一位朋友告訴她


「你看現在的孩子都沒有歌唱了」


於是,2005年開始


70歲高齡的她


便毫不猶豫地投入到創作中


譜詩成曲,給孩子創作經典


谷建芬老師總說


「要為孩子們留下歌曲,


要讓他們在歌聲中長大」







13年50首歌曲


平均每年創作大約4首


每首費時3個月左右


可見谷建芬老師對待每一首作品


都不曾馬虎




寫了20首的時候


丈夫擔心她身體狀態


勸她「寫得差不多了,就停停」


可是谷建芬老師還是


一如既往堅持創作


即便熬到凌晨四點,東方發白


谷建芬老師對待給孩子們的歌曲


依舊是一絲不苟







轉眼到了2016年


在歌曲創作到第49首時


谷建芬老師的生活卻遭受了極大變故


相濡以沫的丈夫因為心臟病突發去世


相隔8個月後


小女兒又因為腦出血突然地離開了她


接連的重創讓谷建芬老師十分痛苦


她甚至變得不會彈鋼琴了




50首就差一首完稿


可是卻怎麼也寫不出來了


「老伴,女兒走了以後,


我不想寫,但是寫什麼我也不知道」


回憶起往事谷建芬老師眼中含淚


台下觀眾也跟著紅了眼眶







谷建芬老師的創作之路著實不易


然而即便遇到這樣的打擊


谷建芬老師也沒有


因為悲傷而忘記自己的使命




有一天,她遇到了兩句話


「有種幸福叫放手


有種痛苦叫佔有」


谷建芬老師豁然開朗


決定將痛苦擱下,幸福地放手


於是她又開始了自己的創作


終於在2017年的時候完成了


50首《新學堂歌》




然而已是耄耋之年的谷建芬老師


還是沒有想過停筆


「我想我還要努力地寫下去,


有音樂陪著我,


我一生絕對會長久地走下去」


谷建芬老師這份赤子之心


讓全場觀眾再次起立鼓掌







事實上,從2007年開始


谷建芬老師的《新學堂歌》


就開始在全國各地的


幼兒園和中小學生中普及


甚至推廣到了自閉症兒童的課堂上


經典與音樂結合力量


幫助這些孩子們打開了心靈


真正的大師


正如谷建芬老師那樣


一定是用他們全部的才華


為一個民族的未來工作







-3-


方言和800年古琴


讓一首盛唐離愁絕唱穿越千年打動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被一首盛唐古詩的離愁別緒唱哭


曹軒賓通過《經典詠流傳》舞台


給觀眾帶來了穿越時空的聲音


一架古琴,一首小詩


瞬間讓人進入到那個大漠風沙的畫面里


給人以一種簫瑟的感覺


 


鑒賞團成員曾寶儀禁不住感動落淚







一首千年絕唱何以能打動人們?


原因在於詩的靈魂


在陝西方言和音樂韻律之中被喚醒







這首《別君嘆》


別出心裁地融入陝西話的韻


陝西話為關中方言


是秦腔的標準唱音


陝西自古帝王都


關中方言被稱為「雅言」


歷經十三個朝代,兩千多年歷史


中國的文化、語言、文字


都是在此期間形成和創立的


因此古漢語、史記以及唐詩


都需要以關中方言來讀


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辭彙


詩人王維送別友人所在的渭城


正是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南部


此地將關中方言作為當時的官方語言


因此曹軒賓將《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歌


在節目中用關中方言讀來


更能體會詩中況味


 


「渭城朝雨浥輕塵」


第一句歌詞出來基本上就是


原封不動的陝西話


「高台孤矗昂首望」


「昂」字和古琴的「噹」又互為諧音


通過陝西話改編的曲調演唱


瞬間讓人感受到


這就是我們的語言


就是我們的祖輩在用的語言









-4-


沉睡了2500年的編鐘


再現「王者之音」


讓《離騷》再次震撼撞擊我們的心靈







《離騷》(節選)


先秦·屈原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經典詠流傳》第四期的舞台上


一套曾侯乙編鐘為觀眾呈現了


一首蕩氣迴腸的《離騷》


龔琳娜的聲音感染力十足


老鑼的指揮一氣呵成


跨國夫妻婦唱夫隨


共同將這沉睡了2500年的


「王者之聲」帶給觀眾







 




-5-


超燃!千年《從軍行》


被一群「百夫長」與張衛健


唱給當下真英雄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張衛健與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武警黃金部隊國防生合唱團


在《從軍行》的氣勢昂揚的演繹中


共同描繪縱橫沙場的英雄


表達年輕一輩「寧為百夫長」的報國志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們給我們更多的感動


人們常常問自己怎樣才能成為英雄?


答案其實很簡單


只要你全力以赴去追逐夢想


每一個人擁有自己夢想的人


每一個不怕挫折的人


每一個不怕狂風暴雨的人


每一個最終能成就自己心中彩虹的人


那麼他就是自己一片天空里的真英雄






-6-


4歲詩詞「神童」攜手王迅


一首《詠鵝》讓世界都萌化了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充滿了童趣的小詩


象徵著數千萬中國人


「人生的第一首詩歌」


而王迅與四歲的詩詞「神童」王恆屹


用一種特殊的展現方式


給觀眾們帶來了一場


不一樣的精彩演繹,萌翻全場







本期節目播出後,節目官方微博分享手機壁紙:







是不是太美了!












往期經典回顧:




一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詩,


很多中國人記住了它




《經典詠流傳》已播出四期


讓我們再回顧下前三期中的經典




一首20字小詩《苔》


被鄉村老師梁俊和山裡的孩子小梁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台重新喚醒


孩子們最樸質無華的天籟之聲


唱哭了庾澄慶和曾寶儀


也讓很多中國人


都在這一刻被感動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梁俊老師想通過這首詩


告訴這群山裡的孩子們:




我們即使擁有的不是最多


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樣綻放


我們不要小看了自己




梁俊老師給了孩子們希望的種子


於是,種子種在了每一個孩子的心裡


在他們的生命中開了花







說是鄉村教師梁俊選擇了《苔》


不如說是袁枚的《苔》選擇了梁俊







2013年梁俊帶著新婚的妻子


來到貴州省石門坎


2年的鄉村教書時光對他們而言是快樂的


因為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孩子們


而對於孩子們來說


遇見梁老師則是一種幸運







梁俊骨子裡的文人風骨讓他堅信:


讀古詩,是為了更好地做一個現代人


於是,他嘗試唱著古詩彈著琴


一首一首把它記錄下來





 


「我們遲早有一天會離開烏蒙山


不能教他們一輩子


起碼要讓孩子們想我的時候


能夠唱出這首詩」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深受觸動







聽到梁俊的故事


《經典詠流傳》鑒賞團成員曾寶儀為之動容







除了《苔》


梁老師在2年的支教生涯中


為孩子們帶來了100多首詩詞


其中50首譜成曲,在大山裡迴響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唱著詩歌的梁老師和孩子們


其實並沒有音樂基礎


卻唱出最動人的旋律


讓專業歌手庾澄慶熱淚盈眶


 讓很多中國人成為知音 







—THE END—

互動


今天,我們發起一次這樣的

互動




說一首迄今為止,影響你最大的一首詩歌吧!




在評論區說出來,分享給灼見的小夥伴們吧!我們還會把精彩的回答整理出來,推送給大家看哦~




?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編輯:張力友)綜合整理自微信CCTV經典詠流傳(ID:cctvmxhct)、微博@CCTV經典詠流傳、央視網、騰訊視頻、QQ音樂、新浪微博。



MORE

灼見熱文 


??一位市委書記的開年講話,闡述「六大工作方法」,也許有幫助!


??豆瓣超高分9.6,這對八九十歲的老夫妻,過上了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


??為了孩子82歲谷建芬用13年編寫50首經典,觀眾三次含淚起立致敬


??生活的樣子,這位上海交大學子的故事感動了千萬人!


??44歲的黃渤憑什麼能像陳道明葛優受邀進中南海參加座談?


??朴樹突然現身後海街頭為路人歌唱,寒冬里讓人聽得熱淚盈眶!


??剛剛刷屏的《苔》,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愛情不是文藝的表演,不是煽情的告白
「凌晨四點半座無虛席」?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哈佛大學圖書館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