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淳安余氏:獅山余氏

淳安余氏:獅山余氏

存譜

上海圖書館藏宗譜提要記載,收藏《獅山余氏族譜》四個版本:

1、《獅山余氏族語》

六卷,首一卷。(清)余郁文等纂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嘉會堂木活字本,二十二冊。書名據版心、卷端題,目錄題獅山余氏重修族譜。本族始祖:子文,又名永文,字國器,號三樂,為蘿蔓塘萬福後裔,南宋初遷居遂安獅山。卷首序、跋,卷一祖訓、家規、世系圖等。卷二世系考,卷三人物考,卷四祠墓、祠規、祀田,卷五至六傳記、詩文、墓志銘,有錢謙益文。

2、《獅山余氏族譜》

六卷,首一卷,(清)余炳虎等纂修。清道光八年(1828)嘉會堂木活字 本。十六冊。書名據版心、卷端題。目錄題獅山余氏重修族譜。

3、《獅山余氏族譜》

六卷,首一卷。(清)余承柱等纂修。清咸豐十年(1860)嘉會堂木活字 本,二十冊。書名據版心、書名頁、卷端題。目錄題獅山余氏重修族譜。

4、《獅山余氏族譜》

(清)余正等主修,余任賢纂修。木活字本,一冊。存卷首、卷一、二 。書名據版心、目錄、卷端題,記事至清道光間。 卷首譜序、傳記、藝文等。卷一至二世系考。

概述

上海圖書館藏家譜全文選覽網站上傳余炳虎、余郁文、余承柱修譜之譜頭。據譜序及題名,獅山余氏又稱城東余氏(東門余家)。族譜初修於明永樂、萬曆年間。清朝五修:乾隆十八年癸酉,纂修余任賢,主修余猷正、蛟正;嘉慶四年已未,總纂大覲;道光八年戊子,纂修炳虎;咸豐十年庚申,總纂承柱;光緒二十三年丁酉,余郁文。

光緒餘郁文修譜22冊,目錄作《獅山余氏重修族譜》。卷首:

序、舊序、家規序、分郡序、氏原、複姓始末、源流辨、征重修族譜舊引、重修族譜舊題名序、譜後舊序、譜後舊記、譜後舊跋、凡例。

卷一:恩綸、遺諭、祖訓、家規、古世系考,古世系共六圖一世至四十世,世系圖四,一一世至八世、二八世至十五世、三十五世至二十二世、四二十二世至二十八世。卷二:世系考,共十五冊,一世至二十八世。卷三:人物考(科甲、明經附例貢、仕宦附職銜、孝行、敦義、儒林、文苑、節烈。卷四:祠墓考附祀田戶籍(祠規、祭文、重建嘉會堂舊記附捐輸名數、勸捐祭資舊引、重修嘉會堂舊記、重建嘉會堂題名、序、祖墓、祀田、義田、戶籍、居址。卷五:藝文{傳附節烈傳序頌、行述、說、序、乞言、引、銘、贊、詩。卷六:墓志銘、 董事題名、給譜號數、跋。

族譜卷首有古世系考和世系表。大致與汾口松林、大墅儒洪相似。其中世系考與世系表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摘要如下:

古世系考:自仁瞻公自下邳遷泗州始。蟬公遷許州。宏略公仕潤州,卜居京口,為江南始祖。大康於唐天寶十四年避祿山之亂遷新定(遂安)之蘿蔓塘九勢山下居,為蘿蔓始祖。瑤,一名端,字開說,生六子鎮、永、遠、周、訥、同(炳虎纂譜古世系,瑤生鎮遠永旿鼓陸,鼓生以仁、以禮、以義)。同,名旿,又名仝,由蘿蔓塘遷余村橋瓦片丘居,葬許由山,為瓦片丘始祖。生以仁、以義、以禮。以禮,字博文,號婺峰居士,葬白羊坂。生子萬榮、萬頃、萬璧、萬福、萬壽(炳虎纂譜古世系順序為萬福、萬頃、萬璧、萬榮、萬壽)。萬福,以禮四子,字多祐,仕吳越,為婺州司戶參軍。後為吳越王殿前侍御史。致仕歸。宋太祖建隆二年復征為吏部郎,賜衢州官田二十頃。配吳興沈氏,遷居龍游東郭。宋丞相端禮,子工部尚書嶸,清翰林恂達,皆其後也。子元惠。元惠生大寶,大寶生世法、世官、世則,世法生仲穆、仲邕。仲穆生承敬,承敬生舜友,舜友生子文。子文,一名永文,字國器,號三樂,任建德路兵馬司,配樊氏北關千戶英女。公嘗督賦抵遂,路經蘿蔓九勢山下,見舊家故址,賦詩云:捧檄經山路,重來訪舊家。根源從泗水,蘿蔓遍天涯。故址生蓬蓽,荒塘吐藕花。豪華無處覓,勒馬久咨嗟。載縣誌。後居獅山,是為獅山始祖。乾隆任賢譜序,總之為十派:德一、德二、德三、美一、美二、美三、宏一、宏二、友一、友二。炳虎序對始祖子文公進行了考證,未有找到確切證據。

余炳虎重修獅山余氏族譜序

昔朱文公修家譜,溯至茶院府君,不能更推而上,事紀其實,不敢附會誣其先世也。吾宗至唐宋時疊經播遷久矣,世遠難稽,前輩修譜自受姓以來,另列為古圖,遷遂始祖斷自三樂公,守其墳墓,世祭勿絕。亦朱子紀實之意矣。顧譜載三樂公,諱子文,又曰一名永文,由龍游適居,曾任建德路兵馬司,督賦至遂,經蘿蔓故址,賦詩。後居獅山,為獅山始祖。言似明確,無容多有異議。惟查吾郡,自宋宣和二年改睦州為嚴州,迨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始改嚴州為建德路。八世祖雲林公譜載生於順帝至元元年,距世祖至元十二年僅六十一年。以前並無建德路之名。唐宋以來,牧民督賦之官,皆避本貫。子文公為龍遊人,焉能任建德路兵馬,其訛錯不辨自明。查邑志注蘿蔓古迹,子文公為睦州兵曹,過此賦詩。曹掾原屬本貫,其說近是。但其詩,各宗均載藝文,注子文公為萬福公後裔,由萬福公傳至子文公,其間世系譜載多有缺略。是吾始祖為賦詩之子文公,不能無有疑義。又偶檢舊祠主所祀始祖,諱敘福公,曾任本邑司訓,傳至子文公,計四世,其間世次名目更屬不經。譜自乾隆癸酉虞卜公重修後,至嘉慶已未,奉府君命隨同復纂,底冊將成,府君以本源多有牽合,癸酉以前舊譜又無片紙存,命炳虎親往龍游,向各宗稽查,亦無實據。炳虎隨即赴選,致未告成。迄今已三十年矣。茲奉諱里居,亟以此事謀諸合族,適侄衡平禮闈返,與有同心,遂互相考訂,遍搜舊聞,偶於殘籍中拾得術軒公後裔景山公手錄舊譜小本,載子文公曾任雲南按察使,以後世次符合以前世系,名號大相徑庭,足見世遠年湮,在當時已難詳考。傳聞異說早有牴牾。斷以文公譜意,惟知有三樂公而已。其諱子文公耶?為永文公耶?或有二名,不可輕易。其為兵馬司之子文公耶?為按察使之子文公耶?既無確據,豈敢妄擬。夫譜以傳信,疑者闕焉。吾有始祖之來歷,自有始祖所自出之根源。紀其所可考,刪其所不能稽。斯闕疑即所以存信。若勉強牽引,誣其先世,難免識者譏焉。溯三樂公以上,前有五代之亂離,後有南北之播遷,遠代世系不無承訛襲舛,仍另列古圖,存而不論。自三樂公以後二十六代,世次名諱昭穆秩然,迄今村落十餘處,子孫數千人,簮纓世繼,名業輝煌,早已稱為望族,非由先人世德遺,安能奕葉而流光者歟!嗣後為吾祖子孫者,讀書力田,型仁講讓,以期不墜家聲,斯即祖宗之所深望。若徒以遙遙華胄誇耀世家,支派繁衍,輒稱巨族,區區修譜之意,豈謂是哉。今屆告成,謹綴為序。

時道光八年歲次戊子仲秋月,敕授文林郎升中書科中書前四川興文雲南恩樂各縣知縣歷署四川石泉高縣富順合江雲南鎮沅直隸州各印務前翰林院待詔二十一代孫炳虎謹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被嚴重低估!它不是「弱宋」而是文人和小資最好的朝代
1000年前的宋代官窯,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