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木匠在餘姚開了個博物館,裡面竟然藏著那麼多秘密,你一定不知道!

老木匠在餘姚開了個博物館,裡面竟然藏著那麼多秘密,你一定不知道!

手藝的醇熟需要時間來證明,如何抵得住時間的枯燥和寂寞?木匠便是如此,心性要足夠沉澱,如同打磨人心一樣。

欽木堂的黃正財先生從小耳濡目染,少年時入行,後又遠赴他鄉,雕琢技藝,創造自己的事業。三十多年的鑽研與沉澱,他也創作出了無數的藝術珍品。

1965年出生的他自幼隨舅舅學藝,他算是第三代傳承人了,主要精研明清傢具、海派傢具。代代相傳的木匠手藝,經過時間的洗禮,如今對他而言,傳承的不只是技藝,還有一種文化。

多年前,他跟隨舅舅去了上海。1986年,黃正財先生正式出師,創辦了第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創業雖然艱難,但他始終堅持著傳承與創新,超越與探索。

「我做的作品身邊很多人喜歡,即便我回到了餘姚,仍有一大批老顧客追隨我,一起聚聚,交流明清傢具的新想法。」2016年上海廠房即將拆遷,正好藉此機會,他選擇回到家鄉,繼續他的木匠生活。

▲準備修繕的桌椅

「這套傢具是上海朋友的,不久前特意送到我這來,請我幫他修繕一下。」雖然不是自己的作品,但朋友很認可他的手藝。所以,做傢具是一個人的事,但被喜歡被肯定,這便產生一股能量,促使黃正財回到家鄉後,仍然不停手。

而木匠人得到認可和尊重,不僅僅是在時間和勞作上的付出,更是因為技藝本身帶來的奇妙感。

▲明式傢具

他特地帶我們去看了幾套特別中意的作品。「這套明朝傢具別看簡單,其實,對木匠的手藝十分考驗。比如桌子的轉角弧度要全部一樣,各個合縫要很嚴實,以及桌腳要四平八穩,光做到這些功夫,一個木匠沒有一定的功夫真的很難做到。」

▲上海老式傢具

這套正宗的老上海傢具讓黃正財也頗為喜愛。像四門大櫥柜上的葡萄雕飾,象徵著子孫延綿,枝繁葉茂;九抽鏡台屬於民國時期的風格,那時鏡子來自英國,以前也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

黃正財把自己的工廠打造成了一個明清傢具博物館,說起每一款傢具,他都有講不完的故事,彷如他便是傢具的心靈,也向每一個人傳達著木匠的心聲。

木匠活如同在研磨時間,做一套傢具並非三兩天便可完成,在經歷設計、界木、開料、雕花等一系列繁複的工序後,才能展現雛形。有些雕花可能要花上數年時間才能完成,而一個小傢具最短用時起碼要六個月才能完成。

因而,對黃正財來說,做木匠活是一輩子的事情,因為鍾愛,也因為這是一種匠人匠心的傳承。在廠房裡,做一套傢具是一種勞作的手藝,是磨練心性的方式,更是對專註一件事而帶來內心的寧靜。

▲烤漆

黃正財說:「每天,耳畔除了工具打磨交錯的聲音,我還能浸泡在一片木香中。」在這有聲有色有味的方寸之間,就是他的世界。

我看著他走過一件件傢具,撫摸傢具的神情,彷彿在他心中,每一件傢具不只是木料的堆積物,而被當作了有情感的物件一起去愛惜。

Time醬猜你喜歡

1.有人在銀億四明廣場「撒錢」,市民驚呆了!

2.驚爆!泗門居然有人吃孔雀,還發朋友圈炫耀!這下火了......

3.供不應求!這藏在餘姚深山裡的「鄉餑餑」竟有如此魔力,背後卻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姚時光 的精彩文章:

TAG:姚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