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塊廣告牌》當中 警察為什麼一直破不了案?原來美國警察是這樣

《三塊廣告牌》當中 警察為什麼一直破不了案?原來美國警察是這樣

奧斯卡的頒獎典禮已於今日中午結束。令人矚目的最佳影片頒給了陀螺的《水形物語》。這一結果令很多觀眾大呼意外。至少在我的幾個微信電影群、關注的電影博主的眼中,《水形物語》完全沒有獲獎的相貌。

因為,另一部電影則讓人大呼非奧斯卡最佳影片莫屬

這就是拿了最佳女主、最佳男配的《三塊廣告牌》

目前該片正在全國藝術院線上映,對電影有一定追求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看看奧斯卡長相的電影該是怎麼樣的。

電影《三塊廣告牌》講述了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美國小鎮。

一位少女被先奸後殺,屍體被銷毀。因為沒有DNA,沒有目擊證人,甚至連嫌疑人都沒有。

所以在事件發生後 7個月之久,警察仍然毫無頭緒,這件事情就這樣被埋在檔案櫃里,女孩的死漸漸被人遺忘。

所以,女孩的母親米爾德(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飾)決定,以自己的方式為女兒伸冤。

她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上,豎立著三塊廢棄的廣告牌,雖然不顯眼,但足夠醒目。

於是她拿出了家裡所有的錢,買下了這三塊廣告牌。

廣告內容很快便刊登在巨大的廣告牌上,紅底黑字,非常醒目。

每一塊廣告牌上都只寫了一句話,分別是——

被強姦致死。

還沒有抓到疑犯?

威洛比警長到底在搞什麼鬼?

三塊廣告牌一立,在小鎮瞬時掀起腥風血雨。

影片在警長威洛比這個好人警察的自殺當中,被推向了高潮,進而發生轉折。

正如同影片當中母親的質問:為什麼還沒抓到疑犯?

我們也質問一句:為什麼美國警察沒有抓到疑犯?或者說沒有進行更為有效的抓捕?

影片當中,唯一出現警察主動辦案,則是警長拿著受害者資料,在遇害地查看。此時,已離案件發生7個月了。

《三塊廣告牌》通過很直白的手法將美國司法的現狀——效率低下,表現了出來。因為警方的不作為或者是無作為,最終逼的女主選擇自己復仇。

一方面是影片所處的小鎮位於美國中西部,經濟衰退,發展遲緩,失業率高。大量人口,工廠遷出。也就為什麼警長威洛比對女主說「從您女兒離家到我們發現她屍體這段時間,沒有一個目擊證人。」

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的警察制度

美國曆來是個標榜人權與法治的國家,美國法律中程序正義的理念至高無上,「無罪推定」、「沉默權」等規則得到普遍遵行。在程序正義至上的考評體系中,美國警方破案效率之高低,是否影響受害人的生死,則不屬評價體系之重點目標。

事實上,美國警察的首要職責不是保護具體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是要做到遵守法律、尊重程序,這樣做的確是有法律淵源的。1981年沃倫對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案(Warren v.D istrict ofColum bia; 444A .2d. 1,D.C.Ct. ofA p.1981)認定:「警方對於大眾的責任是廣義的,並不存在警方對某一公民的特殊關係,在這一層面中,警察沒有任何具體法律義務的存在」。經過2005年石城鎮對岡薩雷斯案(Castle Rock v.Gonzales,545 U .S.748(2005)),美國最高法院最終確認了「警察在提供警察服務時不對任何一名公民有任何公共責任規定下的具體責任」(thepolicedo notow easpecific duty to provide policeservices to citizens based on the pub-lic dutydoctrine.)這一原則。也就是說,警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沒有保護具體公民不受侵害的義務。

也就是說,美國警察追兇的理由是有人違反了法律,而不是有人被傷害了。對於沒有違法法律,僅僅是嫌疑人的公民,美國警察也就無能為力。

這如同影片當中女主在質疑警長為什麼沒有把鎮上年齡大於8歲的男性進行DNA比對,而警長回答:這違反人權!

程序正義,人權至上,這也就導致了美國廣受詬病的辦案效率低下問題。

同時,2005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警察沒有憲法義務保護公民免受傷害,哪怕是已經獲得法院頒發保護令的婦女,警方也沒有義務去保護她。

最高法院明確表示:「警察的任務是將社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保護,而沒有法律義務去保護任何具體的公民。所以,你,且只有你,有義務保護你的安全,你家人的安全和你愛的人的安全。」

這些來自最高院的言論以及裁定,也就間接或者直接的導致了美國槍支泛濫、種族衝突等問題。

當警察、政府都無法保證你的安全,無法換你一個公道,除了拿起槍保護自己之外,也就沒有選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律師說 的精彩文章:

拒絕幫做題 15歲男生割喉同班女生 法律該保護未成年殺人犯嗎?
女子在美殺死5歲女兒並腌屍,出獄歸國還會接受刑事審判嗎?

TAG:律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