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百年來三元里十五元宵十八鬧

六百年來三元里十五元宵十八鬧

醒獅隊伍來到祠堂拜謁先祖。 南都記者 何玉帥 攝

南都訊 記者劉軍 通訊員 雲宣 5日已是農曆正月十八,廣州市白雲區三元里村的牌坊前一大早就鑼鼓喧天,一會兒迎來一頭獅,一會兒迎來一條龍,送來的賀禮燒豬上都寫著「慶元宵」的字樣。圍觀群眾納悶,元宵節不是早過了嗎?村裡的老人表示,正月十八鬧元宵活動,三元里村已經鬧了600年。

粵桂湘三省區醒獅隊來賀

3月5日是農曆正月十八,這一天是三元里村非常重要的日子,對他們來說,正月十八才是真正的「元宵節」。

昨日早上8點多,三元里村牌坊前便有幾頭本村的醒獅恭候在此,迎接粵桂湘三省區十八個地區幾十條村的醒獅隊。從市內的棠溪村、陳田村,到市外的南海小塘坑口村,再到廣西桂林、賀州以及湖南等地友好村紛紛前來慶賀,而且每年如此。

每支前來的獅隊,都會帶著燒豬、燒酒或者當地的土特產作為賀禮,每當旌旗飄揚的獅隊來到村口,拜訪的獅隊和迎接的獅隊雙方都是一通鑼鼓,非常熱鬧。

舞獅的都是年輕人,三元里村德高望重的長者們則撫撫獅頭,送上新年利是。舞獅隊伍按照歷年傳統,從三元里村牌坊出發,沿著村內的抗英大街徑直走,其間拜會遍布村內的各大宗祠,最終在三元里古廟匯合。

經三元里村的村民提醒,南都記者發現,獅隊的活動根據姓氏是有所區別的,李氏的獅隊會去李氏的祠堂,韋氏會去韋氏祠堂拜謁祖先和長者。祠堂之上,端坐著各大宗族德高望重的長者,年輕的「獅子們」躬身進入祠堂,再三行叩頭之禮,行禮之後退出大廳時不得轉身,需正面退出。「獅子是猛獸,不能掉頭就走屁股對著祖先和長者,猛獸正面躬身退下,代表對長者的充分尊敬。」村裡的老人說,前幾年修村志發現,三元里村一共有56個姓氏,其中大約90%—95%為李姓。

根據統計,當天有來自粵桂湘等省區18個地區38條村的60支醒獅隊和1條龍前來慶賀元宵佳節。

正月十八鬧元宵已延續600年

怎麼正月十八了還在鬧元宵?元宵佳節不是正月十五嗎?對此,三元里村的老村長李國強對南都記者詳解了其中的緣由。

李國強說,以前交通不方便,村裡的外嫁女,外地嫁到本村的人家,在端午和元宵這兩個重要的節日,都會進行集體的交流和探訪,所以端午節的時候,珠三角地區的龍船景,元宵節的時候舞獅舞龍都是源於這種交流。

三元里村靠山無水,所以沒有龍舟,自古以來和兄弟村、聯姻村的交流主要是在元宵節。「有時候是兄弟村到我們村來,有時候是我們村到兄弟村去,所以我們的老祖宗就商量定下了規矩,王聖堂村定的是正月十五、我們三元里村是正月十八、蕭崗村是正月十九鬧元宵。」

據了解,湖南有些地區的元宵節舞龍交流活動是從正月十一開始,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而廣州的一些地方是從正月十五開始延續到正月十五之後。

李國強說,三元里正月十八鬧元宵的習俗從小時候就是如此,祖輩們介紹已經持續了600年。那為什麼這麼多兄弟村來訪?還有那麼多廣西、湖南遠道而來的兄弟村呢?

對此,李國強解釋,三元里村位於以前廣州老城區北部的咽喉,交通非常便利,歷來也重視與兄弟村的交流,所以1841年三元里村民能夠迅速組織珠三角地區103鄉的民眾抗擊英軍。而從那以後,各村的聯絡也更為密切。湖南和廣西等地來訪獅隊則是村裡韋氏家族成立的宗親組織在全球發帖邀請組織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高德地圖發布擁堵排行榜,惠州排全國16名!你覺得堵到心塞嗎
掃黑除惡發現涉及「保護傘」線索將納入巡視巡察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