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國經濟指標暢旺,但薪資不漲的 3 個理由

美國經濟指標暢旺,但薪資不漲的 3 個理由

美國經濟指標暢旺,但薪資不漲的 3 個理由

【Technews科技新報】美國經濟復甦,企業信心也逐步提升,商業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幾乎來到經濟衰退後的最高水平,失業率也來到新低點,職缺也一直在增加,基本上這已經不叫復甦,而叫走向繁榮,但是唯獨一個指標遲遲沒有進展,就是薪資。

彭博 (Bloomberg) 分析指出,光看薪資可能會覺得蠻樂觀的,但是加上物價一起考量,美國今年 1 月實質薪資其實只有增加 0.8%,只有當月實質 GDP 成長率一半不到。雖然調查指 31% 的企業替員工加薪,但由於幾乎每年通貨膨脹率都是正的,所以雖然薪資每年都會上漲,但並不代表勞工實際購買力增加。

若以實質薪資成長來看,2017 年幾乎沒有成長,若扣除管理職的話,成長率更低。經濟衰退以來實質薪資漲幅最大的一年是 2015 年,當時是因為油價下跌抑制通膨率加上薪資上漲,現在通膨回到正常水平,但是薪資上漲幅度不夠快,所以其實勞工賺到的錢更少。

美國低失業率、暢旺的商業投資、增長的企業信心都到位,為何還無法驅動薪資成長,可能原因包括企業越來越強大。經濟學家認為,競爭人才的僱主數量下降的時候,就會抑制薪資上漲,所謂的供需模式就不再適用,強大的僱主只會給低於市場競爭應該給的薪資條件。

也有可能是低失業率降低勞工生產力,當裁員開始的時候,員工會為了保住工作而努力,但是當經濟達到完全就業,被裁員的壓力就不再。雖然勞動生產力不見得與薪資有關,但經濟學家認為的確會產生一些影響。

第三個可能原因單純解釋為衰退後遺症,由於僱主知道決定加薪之後就很難減薪,因此根據經驗,企業必須確定經濟真的復甦才會加薪。經濟學家們到現在還沒搞清楚真正原因,但除非經濟成長帶動員工調薪,否則在硬梆梆的經濟數字下,許多人只會感到很空虛。

(首圖來源:Flickr/Paul SteinCC BY 2.0)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在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做公關多年,本身對科技新聞很有感,擅長操作科技新聞議題,關心產業趨勢,科技業品牌、行銷、策略布局等,工作之餘喜歡以書寫參與與刻劃時代。

Latest posts by 黃 嬿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針對聯發科 P60 而來!高通宣布新推出驍龍 700 系列
競爭挖礦財,美光駁斥三星與海力士推出新 GDDR6 顯卡存儲器規格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