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電影市場不缺錢,但好片子還是要靠價值觀!」

「中國電影市場不缺錢,但好片子還是要靠價值觀!」

3月3日,第三屆德國中國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王小列導演、評委萬瑪才旦導演受邀做客法蘭克福孔子學院,與中德影迷暢談中國的電影製作及其國際影響。法蘭孔院德方院長、電影節評委王璟翎主持見面會。

成功商業片的元素

「從中國電影行業的蓬勃發展,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中國社會欣欣向榮的發展。」王小列說道。

他表示,中國電影市場不缺少熱錢,但不意味著有錢就能拍出好的電影。只有做好電影資源的分割和配比,才能獲得口碑和市場的青睞。

《戰狼2》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商業片例子:首先是成功的選題,軍事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受到觀眾青睞;其次是大家認可的導演和演員,這是票房的保證;再次是影片的類型,符合市場的商業元素;當然也要獲得發行方、院線的認可,這樣才能擁有足夠影響力。

王小列介紹到,除了商業片外,很多投資人也願意投資拍攝文藝片,展示公司的品味和作品的品質,與青年導演共同成長。總的來說中國電影市場是非常豐富的,充滿活力的。

左起:法蘭孔院中方院長金日教授、萬瑪才旦導演、王小列導演、法蘭孔院德方王璟翎博士

要實現自身的價值輸出

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電影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王小列認為,中國電影行業仍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從一億到十億、再到幾十億,大片不斷刷新著票房紀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票房的增長主要是因為電影屏幕的增多,並不意味著質量的提升。

我們未來的著力點在於,要拍出輸出價值觀的好片子來,這非常的不容易。真正好的電影內容上「陽春白雪」,但在形式上一定要「下里巴人」。思想和價值觀需要很巧妙架構在通俗的表現形式上,這樣才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

中國觀眾逐漸養成了去影院觀影的習慣,這為中國電影在未來更加多元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小眾電影也有一席之地

2005年以來,以漢語、藏語書寫藏地情懷的藏族作家萬瑪才旦,開始使用「電影語言」表達個人情懷裡的藏地風情,傳統與現代融合過程中的思考為其中主線。

「當時尋找資金和資源是非常困難的。」萬瑪才旦分享道,「起初拍電影是出於情懷,希望用母語反映自己生活的地方。」

他說,從第一部電影開始,無論是寫劇本還是拍攝,都會照顧廣泛的受眾,不僅僅是給藏人看,而是向世界展現藏族的宗教、文化、生活和情感。

萬瑪才旦的處女作《靜靜的嘛呢石》以及2011年的《老狗》被認為是傑出作品,它們與《尋找智美更登》一起成為其「藏地三部曲」。它們都在大的漢語環境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提倡創作,鼓勵年輕」

王小列表示,德國中國電影節要越辦越好,就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風格。作為本屆評委會主席,從選片之時,就希望為電影節打上「提倡創作,鼓勵年輕」的烙印。年輕既是作品的年輕,更是創作團隊的年輕,未來屬於年輕的電影人。

他說,德國中國電影節不跟風成熟的電影節,而是吸引更好更新的電影作品,尤其是有才華、有潛力導演的處女作。

本屆電影節將有《村戲》《被陽光移動的山脈》《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七十七天》《西小河的夏天》《塬上》《引爆者》《二十二》《暴裂無聲》等9部2017年新片參與競賽單元的角逐。

王小列說:「就像金球獎之於奧斯卡一樣,希望德國中國電影節能成為未來『中國名導演』的風向標。」

導演資料:

王小列,中國內地導演、攝影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曾擔任多部電影攝影師。1999年,執導劇情電影《遙望查里拉》,該片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第7屆入選作品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2017年,擔任動作電影《戰狼2》的攝影師。

萬瑪才旦,生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人,中國作家、編劇、電影導演,執導過多部藏族題材的影片,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2005年憑藉短片《靜靜的嘛呢石》獲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2015年憑藉《塔洛》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贏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並得到第52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三項提名。

(歐洲時報德國版陳磊現場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最火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只因偷超市牛肝,男子被罰21萬歐元
唐人街探案2要在德國加映了!城市和場次由你來決定!

TAG: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