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默克爾四度出任德國總理已無懸念

默克爾四度出任德國總理已無懸念

3月5日,默克爾在黨總部發表聲明。德國社民黨4日投票通過了與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之間的組閣方案。 圖/視覺中國

德國組閣僵局破解,社民黨投票同意與聯盟黨組成大聯合政府;分析稱默克爾執政挑戰不小

德國社民黨4日宣布,該黨投票同意與現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組成大聯合政府。新一屆德國政府有望於3月底組建完成,而默克爾第四次出任總理已無懸念。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進展將給德國政局和歐盟改革帶來利好,但艱難的組閣過程也預示著默克爾未來執政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社民黨達成組閣協議

社民黨公布計票結果顯示,約37.8萬社民黨黨員參與投票,投票率約78%。其中,近24萬名黨員支持再次同聯盟黨組建大聯合政府。

社民黨領導人安德烈婭·納勒斯告訴路透社記者:「很高興投票結果支持與聯盟黨聯合組閣。」社民黨將有三名男性和三名女性進入內閣,執掌包括財政部在內的重要部門。

去年9月,德國聯邦議院舉行選舉。雖然聯盟黨、社民黨分別保住聯邦議院第一、第二大黨地位,但得票率大幅下跌。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則歷史性地躋身聯邦議院並成為第三大黨。

社民黨雖保住聯邦議院第二大黨地位,但僅獲得20.5%的選票,為社民黨在聯邦德國歷史上的最差結果。時任黨主席馬丁·舒爾茨隨後表態不會加入默克爾領導的大聯盟政府。

聯盟黨曾與自由民主黨和綠黨嘗試組閣,但未獲成功。隨後,社民黨響應黨內外呼聲,與聯盟黨艱難推進組閣談判。社民黨內部「青年團」和左翼陣營反對與聯盟黨聯合組閣。

今年1月,聯盟黨同社民黨展開試探性組閣對話,並於2月初就聯合組閣協議達成一致。社民黨此次全黨投票就是對該協議進行表決。

各方歡迎組閣僵局破解

目前距離德國大選已過去半年時間,在二戰後的德國歷史中,鮮有德國政府如此「難產」,這也使得一些重要決策被拖延。同時,由於德國在歐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他歐盟國家也都在焦急等待德國的組閣結果。

正因如此,在社民黨4日宣布將同聯盟黨再度聯合組閣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說:「不安和不確定的階段結束了,這對國家來說是件好事。」

法國總統馬克龍主張在歐盟進行更大膽的改革,並視德國為推動改革的關鍵合作夥伴。他在獲悉德國社民黨的決定後說,這對歐洲是個好消息。

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委員皮埃爾·莫斯科維奇也對這一結果表示歡迎,祝賀德國社民黨作出了「負責任、果斷的決定」。

默克爾第四次出任總理已無懸念

德國聯邦議院定於3月14日選舉總理。當地媒體普遍認為,默克爾再度當選已無懸念,這也將是她第四次出任德國總理。但分析人士指出,在新任期里,默克爾將面臨更大的執政阻力。

首先,儘管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仍保持聯邦議院第一大黨地位,但得票率從四年前的41.5%大幅降至33%。議會席位的減少讓默克爾不得不對合作夥伴作出更多讓步。

媒體預測,在新政府中,財政部長和外交部長預計都將由社民黨人出任,另一個重要職位內政部長則由聯盟黨內偏保守的基督教社會聯盟佔據。而在未來施政方針上,聯盟黨也在難民、財政和教育等領域向社民黨作出了明顯讓步。

依據組閣協議,德國新政府將支出460億歐元用於增加養老金、支持住房建設、擴大鄉村地區寬頻網路覆蓋及加大教育投入。新政府還將採取減稅政策,對只與員工簽訂短期僱傭合同的企業採取限制性措施。

分析

漫長組閣分歧加劇

這次漫長而曲折的組閣過程也反映出社民黨與聯盟黨之間分歧加劇。

在去年大選中,社民黨儘管保住了聯邦議院第二大黨地位,但選情之慘淡在該黨歷史上少有。社民黨將其歸咎於此前與聯盟黨的共同執政導致該黨喪失自身特色且日益被邊緣化,因此一度不願再與聯盟黨聯合組閣。早在剛開始同聯盟党進行組閣談判之時,社民黨領導層就一再強調,如果參與組建新政府,將會更加堅持自身立場,不再輕易妥協。

其次,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成為最大反對黨,雖然它可能難以在聯邦議院中產生太大的實質性影響,但仍將是一支不可小覷的政治力量,會給默克爾執政帶來阻力。

最後,對默克爾的認可與擔憂並存是當前德國社會的普遍看法,這意味著她在執政中必須更加謹慎。德國電視一台日前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65%的受訪者認為默克爾是一位「好總理」,但同時有67%的受訪者認為她作為總理的最好時光已過去。49%的受訪者支持默克爾完成下一個總理任期,而45%的受訪者對此並不看好。

據新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駐敘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敘利亞
重回五棵松老馬再殺熟?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