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能否在發展戰略與巴西所犯的錯誤竟有如此之多的相似!

印度能否在發展戰略與巴西所犯的錯誤竟有如此之多的相似!

巴西在經過1968―1973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的快速發展以後,在 1974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然而此後,巴西長期徘徊在中等收入階段,一直沒能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2002年後,巴西經濟重新開始新一輪高速發展,但是直到2010年人均GDP才剛剛突破10000美元,仍然沒有進入高收入國家。巴西近40年在中等收入階段的徘徊,給它的經濟、社會帶來了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

印度在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經濟進入高速發展之中,但是三大產品發展嚴重失衡,經濟長期依賴服務業的增長,這三大產業現在發展情況如下:

第一產業現狀:科技興農仍任重道遠

客觀地講,印度農業生產率仍然很低,相關資料顯示,印度每公頃1.7噸的單位面積糧食產量與2.6噸的世界水平和5噸多的發達國家水平相差甚遠。開墾荒地、選育良種、改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利設施網增加灌溉面積、保證電力供給、提高糧食加工儲藏能力、完善糧食市場流通環節,是印度農業發展面臨的長期現實問題。

第二產業現狀:新興工業協調不足

目前,印度已經建立了較完善的工業體系,能源工業亦發展迅速,尤其製藥、汽車等領域發展前景更好,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強大 。然而,印度電力供應仍很緊張,此外,以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為主的印度輕工業隨著其整個工業格局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正逐漸讓位於化學、機械電子等新興產業,而這些新型工業發展中,明顯沒有良好的協調發展氛圍,這儼然已經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較大阻礙。

第三產業現狀:印度經濟增長的關鍵

與第一、第二產業相比,印度第三產業的發展現狀是相對樂觀的,而且其優勢也逐漸展現出來。印度擁有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術及英語語言優勢,這為服務業的快速高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服務業勢必會為印度軟體、商務處理外包等IT服務業提供有力支持,進而有效促進其金融市場和旅遊業的繁榮。

那麼我就業分析下巴西在發展中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使得巴西長期處於「中等國家收入陷阱」之中。

巴西從 20世紀 30年代開始實施「進口替代」戰略,以保護民族工業的發展,加強本國經濟獨立自主的能力。「進口替代」工業模式使巴西的工業化快速發展,在1970年代末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門類齊全的基礎工業部門。但是,由於巴西長期奉行進口替代戰略,從而忽視了出口市場,同時,又在相當程度上保護了落後,造成了工業技術落後,技術設備陳舊,產品質量差,成本高,難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不利於工業化深入發展。長期重視工業投資也造成了產業結構失衡問題:第一產業薄弱;第二產業的內部結構不合理,對內缺乏基礎建設支撐,對外資金和資源的依賴性十分嚴重;第三產業由於非正規部門的急劇膨脹,而難於整體性規劃發展,更難替代第二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動力。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這種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加劇。

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使西方國家陷入經濟蕭條,西方國家開始實行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同時,基於微電子技術的信息技術迅速傳播,新技術革命在世界範圍內興起,高技術產業迅速發展,世界產業結構開始進行優化升級。在國內國外的挑戰和機遇面前,巴西依然 「舉債發展」,繼續推進耐用品和資本品的進口替代,未能及時轉換髮展模式,錯失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時機。

20世紀90年代,巴西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並主要以依賴外資為主求發展,試圖穩定經濟,實現經濟現代化。雖然貿易自由化和吸引外資在開始時還算順利,但是1990年代後期,巴西遭受了這樣的結果:國際收支賬戶出現巨額赤字;基於過高估價的匯率手段實現的經濟穩定,附帶了很高的而且是難以彌補的代價——進口的結構性增長,致使本地企業無法抵禦具有廉價優勢的進口產品、組件和散件,它們越來越多地替代國內生產的產品,國內生產多被其摧垮;國際競爭力主要來源於規模大而附加值低的商品生產部門,主要商品部門是原材料部門(農業、自然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等部門),相對而言,產業轉型水平較低。1990年代的新自由主義改革帶來的只是巴西的去工業化。

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後,一國經濟的低成本優勢將會逐步喪失,為與發達國家抗衡,必須提高研發能力和重視人力資本,進行產業升級,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發展中高端市場。

20世紀70年代末的能源危機迫使世界產業結構開始進行優化升級的時候,巴西經濟開始衰弱。1980年代,巴西的投資大幅減少,致使巴西難以引進所需的新技術,持續的財政困難和外部壓力也使主要國有技術研發中心的改革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政府面對外匯與通貨膨脹危機一再引起的困難已經無力做出必要的協調或前後一貫的調整措施。1990年代,受「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巴西政府開始大幅削減公共財政預算,研發投入急劇萎縮,本土優秀研發機構被棄置。同時,跨國公司對巴西本土企業大肆兼并重組,巴西本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被進一步削弱。在這些情況下,巴西已無力構建和培育必要的條件來促成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集群的興起,並進而實現以技術革新帶動新一輪的資本積累。

巴西科技進步與創新長期不受重視,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寒煙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寒煙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