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身高150cm的矮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身高150cm的矮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上學的時候

班上總有那麼幾個矮同學

有意無意的

他們成為了全班的調侃對象

「冬瓜」「矮人」葫蘆娃」

這些因為身高被調侃的孩子們

做錯了什麼?

從小便要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因「跑男」而走紅的王祖藍

身高只有1米62

對於自己的身高

王祖藍也是自卑了很長時間

「心裡有怨氣,為什麼我長得不高也不帥?」

長期處於自我否定的情緒里

他甚至想到了自殺

如果說「矮同學」們在學校面對的只是調侃

當他們長大走入社會

面對的是更赤裸裸的歧視

有調查顯示

90%以上的矮小症患兒都存在

自卑、自閉、抑鬱等不同的心理障礙

此外,身材的缺陷

也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升學、就業、交際和婚戀

關注孩子們的身高刻不容緩!

一旦發現孩子身高增長速度緩慢

一定要及時就醫

不要等到骨骺閉合才追悔莫及

要讓自己的孩子也達到理想的身高,就一定要抓住後天干預的機會:

在骨骺線閉合前,孩子發育前就及時檢測、管理,越早干預效果越好!

目前國內外專家比較公認的身高最佳診治時間是4-10歲,一些性早熟的孩子12歲骨骺都閉合了。部分疾病如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綜合征(Turner綜合征)、出生時體重不達標(小於胎齡)等導致的矮小一經診斷就可以開始治療。

很多家長固守「二十三,竄一竄」的老觀念,不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以至於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傳統觀念上認為「晚長」的孩子,醫學上稱之為:體質性生長發育及青春期延遲,的確有85%以上的孩子會達到正常遺傳身高的範圍以內,但是會有10-15%無法充分發揮生長潛力,最終身高明顯落後。目前醫學上對於這部分孩子的生長發育模式還不是特別了解,只能說有晚長的家族史、骨齡低於實際年齡2歲左右、青春期發育明顯延遲的孩子有較大的幾率可能達到正常身高範圍。

據研究表明,春季是孩子長高的最佳季節。

專家教您如何塑造滿意身高

各個不同時期關注的重點不同。嬰幼兒時期:合理餵養,適時引入輔食,防止營養不良和肥胖症;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睡眠習慣、均衡飲食、戶外活動等等;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避免濫用糖皮質激素,正確治療喘息發作性疾病等慢性病;早期識別相關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Turner綜合征等。青春發育之前:睡眠、飲食、運動;心理健康;;早期識別性早熟;正確處理體質性生長發育和青春期延遲問題。青春期:睡眠、飲食、運動;青春期心理引導。對於矮小症的治療,專家會依據病因不同,選擇針對性的治療。

編輯:翟昶宇

編審:王金方、鍾軍

終審:王安忠、高華

新聞熱線:42211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宜城 的精彩文章:

銀裝素褁美宜城——一組震撼的雪中美景!

TAG:雲上宜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