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件景泰藍:遇到林徽因和梁思成以後

一件景泰藍:遇到林徽因和梁思成以後

獨立思考丨客觀理性丨藏家立場丨專業視角

收藏動態丨藏界熱點丨市場分析丨文化哲學

有廣度 有深度 有溫度 有態度

歡迎關注公眾號:收藏傢俱樂部-總部

那天的北平,跟今天一樣,陽光正好,刮著一溜小風。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海王村古文化市場轉悠,相中了古玩攤上的一個景泰藍花瓶。瓶子雖歷經滄桑,卻依然色彩斑斕、閃耀晶瑩。

(林徽因與梁思成)

「二位有眼力,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藍,別處你見不到了。就是老天利這家大字型大小,也撐不住, 快關張了。」

老攤主一邊把花瓶遞給林徽因,一邊遺憾地念叨:「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GIF

景泰藍曾是明、清兩代宮廷名貴重器,當年宮裡專設生產景泰藍的機構,明代由內務府監造局掌管,清代由宮廷造辦處內專門設有的「琺琅作」,專司景泰藍製作。景泰藍名貴一時,是皇家和王府的專用品,尋常百姓家裡是見不著的。皇帝偶爾把它作為贈品賞給大臣,王公大臣以家裡能擺件景泰藍而炫耀恩寵和尊貴。因此,景泰藍「比珠寶玉石更珍貴」。

據史料記載,景泰藍到清中後期才傳入民間。北京的景泰藍民間作坊最早是清咸豐、光緒年間才有的,當時有名的字型大小有老天利、楊天利、德興成等,他們製作的景泰藍不遜於宮內的「琺琅作」。北京的景泰藍在1904年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和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兩次獲獎。

這可是中華的瑰寶啊,怎能說絕就絕了呢?林徽因與梁思成夫婦回家一合計,申請在清華營建系成立一個美術組, 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

(林徽因)

他們一起跑遍京城,調查景泰藍的生產狀況。僅存的幾個小作坊,幾副小爐灶,產量極低;三五個老師傅,後繼無人,他們拉著林徽因的手說:你們救救景泰藍吧!

(當時北京景泰藍小作坊)

那時候,林徽因已病得很厲害。但她還是強忍病痛,為景泰藍四方奔走。

她找出各種珍藏的歷代裝飾圖案,讓大家分析研究,指導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還成立了景泰藍實驗廠,把被迫改行拉黃包車的老師傅,一個個請回來。

(林徽因設計的夔龍紋對罐)

直到最後,躺在病榻上的林徽因,還是放心不下,她只對美術組留下一句話:「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一句承諾,一生不悔。經過老藝人們的不懈努力,景泰藍工藝終於在新中國傳承並發揚光大。小組終於研究出新中國第一批景泰藍,被郭沫若稱為『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在國際舞台大放光彩。」

器物有魂魄。每一件器物,從設計到製作,到反覆的點藍、燒制,都需要匠人極致的付出。

而每一個步驟,也都有著外人不可知的枯燥和危險。「如果不是真的愛這一行,是堅持不下來的。」

GIF

景泰藍製作工藝繁複,有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十餘道主要工序,如果連小的工序也算上,一件製品要經過108道工序,且全部用手工精製而成。最讓人叫絕的是掐絲與點藍。掐絲的師傅僅憑手中的一把小鑷子,就能把柔軟而有韌性的扁絲七折八擰,彎來彎去變成了一條龍身、一隻鳳頭、一朵牡丹、一株蘭花。然後將一根根扁絲粘在銅胎上,就像繪畫中的白描,它不是用筆勾線,而是用絲來表現。一個光禿禿的銅胎經過掐絲藝人「心運其靈,手熟其巧」的裝扮,山水人物、四季花開、龍飛鳳舞等千姿百態的圖案便躍然胎上,儼然一幅沒有上色的立體畫卷。

GIF

掐絲。把扁銅絲按照圖紙的花紋,用鑷子掰成一段段弧形,然後用白芨糊,一點點粘在做好的銅胎上。

GIF

這是景泰藍工藝中最「魔幻」的一道。

GIF

繁複的花紋,精細的工藝,是對人心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毫釐之間的作品,卻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

GIF

點藍工藝更讓人稱奇。每位點藍師傅的面前都有上百隻盛著釉色的小碟,他們用一種特殊的工具「藍槍和吸管」,將不同的顏色一點一滴的填入鑲嵌在胎上的絲間,絲就是分開顏色的界限,經反覆三四遍的點藍燒制,點完藍的製品表面便如同一幅水粉畫。如果把掐絲比喻成繪畫中的線描,那點藍就如同繪畫中的著色。

GIF

師傅們不緊要洗凈雙手,避免手上的油脂污染,還要屏息凝神,十二分專註。稍有不慎,就會「崩藍」,前功盡棄。

GIF

燒藍更有一種神秘感,一次我們走進車間,正趕上燒藍師傅把一件剛燒好的產品從700攝氏度的爐火中取出,好一個紅彤彤的壯觀景象,但瞬間火紅退去出現褐色,又隨著炙熱的冷卻漸漸還原到應有的色彩。

GIF

水粉狀的表面變成了晶瑩潤澤的凝固的流質,似玉比玉透明,似琥珀比琥珀光彩奪目。燒制過程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由於各種顏色的釉所含金屬元素不同,其熔點也不同,一兩分鐘或二三分鐘,控制好火中燒制的時間,使色釉熔化恰到好處,全憑爐前師傅的眼力。一件製品從第一道工序到完成製作至少10次入火歷練,如果有一次燒制中出了問題就很難修補,甚至會前功盡棄。

GIF

景泰藍無疑是幸運的。它遇到了林徽因,遇到了無數個堅守在一線的景泰藍師傅們。

傳承,遠不是說說那麼簡單。它是幾代人的堅守,是濃於血脈的拳拳匠心。

( 文章源自網路 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收藏傢俱樂部》手機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內參 的精彩文章:

檔次不高 情懷高脹:平民收藏的那些瓷器
建房挖出一個陶瓮:裡面裝著一個震驚世界的大寶藏

TAG:收藏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