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當今佛教徒的兩大誤區

當今佛教徒的兩大誤區

假如你有空性見解,是最好不過的,以此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的一切痛苦都是從分別念而來,而分別念則可依靠空性見斷除。聖天論師在《四百論》中也說:虛妄分別縛,證空見能除。

當然,所謂的空性不一定非要證悟一地菩薩那樣的境界,但至少也要對「萬法皆空」稍有了解。所以,希望大家多學一下《中觀根本慧論》、《四百論》。尤其是有些年輕人,皈依佛門十幾年了,對佛教的道理卻一竅不通,只是隨便看幾本書,這樣的話不一定是名副其實的佛教徒。?

如今佛教徒有兩個誤區:一是很多知識分子研究佛教,不像寺院的修行人那樣,在講辯著、聞思修上花很多時間,而是認為得個佛教碩士、博士的頭銜就可以了。如此一來,他們對佛教的認識相當膚淺,寫的很多論文也沒什麼實在意義,可內心的傲慢卻與日俱增;二是有些信眾比較迷信,到處求灌頂、求加持,以為解脫有捷徑可尋。

其實作為佛教徒,若想真正深入佛教,必須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修學。現在世間的義務教育都要九年,讀完後也只是初中畢業,那麼博大精深的佛教就更不可能用短時間通達了。要知道,佛教遠遠超過世間任何學問,假如你沒有系統地學習,光是辦個皈依證、求個灌頂,就自稱為佛教徒,這只是虛有其表、徒有其名罷了。

因此,佛教不像有些人想得那麼簡單,它既要實修,也要聞思,二者缺一不可。對於佛教,只是理論研究並不行,還要有實際修持;只是盲修瞎煉也不行,還要有理論依據。這兩者,任何人都值得下一番功夫。?

話說回來,假如你想消除自己的痛苦,就要對空性有所了解,聞思一些中觀方面的道理。尤其像《中觀根本慧論》,學了以後,百分之百對你有幫助。當年將佛法廣弘於人間的就是這部論的作者龍猛菩薩。以前看過世間、出世間的許多書,但看了它以後,的確能對佛陀生起不退轉的信心。

所以,你們若想了解空性,最好是從《中觀根本慧論》入手。此論開頭的第一句就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簡短的文字便將萬法的真相揭示得淋漓盡致。不管是我們心的本性、痛苦的本性,還是外在萬法的本性,確實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對此,龍猛菩薩從第一品到二十七品之間進行了逐一剖析,任何一個科學家都沒辦法駁倒。?

有人問:「對現在的大學生講一些佛教故事,他們不相信怎麼辦?」 「不用講故事,不然的話,他們聽慣了神話、看慣了動畫,很容易把佛教故事當成這些。若想引導他們認識佛教,就一定要從中觀和因明下手,先把他們的傲慢去除了,再講這些故事,他們才能體會到佛教的偉大。

佛教中的空性見,通過剖析「我」不存在,能徹底斷除一切痛苦。怎樣斷除呢?大家都知道,感受痛苦的「我」與所受的痛苦之間,是一種互相觀待的關係,離開了一者,另一者必然不存在。《中論》也說:離法何有人?離人何有法?現在有些人天天叫苦連天,但痛苦的「我」到底在哪裡?所受的痛苦又在哪裡?通過中觀正理一觀察,最後就會知道,痛苦根本不存在,只不過是自己的虛妄分別而已。

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證悟空性,就很容易追名逐利,將各種虛妄耽著為實有。一旦你能像很多高僧大德那樣,依靠空性斷除了我執,那一切痛苦都會煙消雲散。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希求世間的妙欲,將摧毀自己的一切安樂
修行人四種障道緣

TAG:拜佛去 |